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借鉴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一般路径,以佛山传统产业——陶瓷产业为例,以微笑曲线为基础构建了佛山传统产业升级线路图.在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佛山陶瓷的生产制造环节(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生产技术调整、产业转移)、价值链两端环节(品牌、营销、研发设计)、产业链条升级(陶瓷文化旅游、下游服务外包产业)入手,探索研究佛山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为其他区域实现相同产业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企业迁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战略决策的结果,是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进而促进企业持续成长而进行区位调整的决策过程,企业迁移区位选择是多方面因素权衡的结果。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企业迁移现象变得异常活跃,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迁移数量不断增多,迁移方式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佛山,中国1000多个建陶品牌的故乡,也是全球建筑陶瓷企业最密集产区。  相似文献   

4.
龚亭亭  何维湘 《新经济》2006,(12):66-67
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是“中国陶瓷第一镇”——佛山市南庄镇的一家老牌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建筑用外墙砖装饰产品系列,其旗下“石湾”和“溶洲”两大知名品牌产品,在全国众多名优工程项目中被广泛选用。当国家政府对环保日益重视的今天,溶洲陶瓷顺应时势,致力于打造一家为佛山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环保建筑陶瓷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于潭翔 《广东经济》2016,(12):75-76
目的:目前中国陶瓷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产品多为中低档,而高中档产品几乎被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产业集群垄断,陶瓷产业竞争力不强[1].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GEM竞争力模型,通过专家对佛山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分,来对其竞争力进行定量的分析,为其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GEM理论与产业集群的结合添加实证研究.方法:运用GEM模型构建评分体系,通过专家评分法收集数据并计算竞争力总得分,对分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结果:佛山陶瓷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得分是526,说明其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但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较大.结论:佛山陶瓷产业集群应着重于外部市场和厂商结构与战略方面的发展.外部市场方面,陶瓷企业应加强应用技术创新,机械化工业加强研发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区域品牌.厂商结构与战略方面,陶瓷企业应注重信息管理和品牌建设,创建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瓷都”这个响亮而悠久的名字跟随景德镇已有千年历史,这个不论是从陶瓷技术还是材质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的都城,如今面对日益壮大的潮州日用陶瓷产业、佛山建筑陶瓷产业、石湾的艺术陶瓷产业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景德镇陶瓷产业究竟何去何从,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今后景德镇陶瓷发展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双转移”策略下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伟  周锦源 《当代经济》2009,(16):96-97
本文研究在双转移策略下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原因、状况、转移给转出地及转入地带来的影响及政府在转移中的行为分析,为其他传统产业进行转移提供经验,也为政府的转移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由佛山陶瓷产业现状出发,点明佛山陶瓷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和在参考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佛山陶瓷业产业升级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统探讨了中国企业迁移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决定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引导企业迁移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企业迁移经历了单一行政搬迁时期、境外迁入为主时期、内外资迁移并重时期和企业迁移加速时期四个阶段;中国企业迁移活动日益频繁,迁移方向主要是下行流迁移,迁移方式以扩张性外迁为主,具有距离衰减特征,行业分布和目标区域呈现多元化;影响中国企业迁移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是企业内在因素以及外部资源票赋、成本差异、环境变迁、政府政策、企业间相互依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企业迁移将会进一步加速,并呈现出日趋多元化的趋势。作者认为,为积极引导企业迁移尤其是“东企西移”,要实行东西部地区互动,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国家政策,防止出现污染转移。  相似文献   

10.
在对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表征题项构建了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和加权平均,计算了广东佛山、四川夹江、福建晋江、山东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  相似文献   

11.
覃成林  杨威 《经济前沿》2012,3(4):115-124
论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探析1993—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对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进行空间和收入来源的二重分解,分析这种变化的空间和收入来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但自1998年以来下降幅度很小。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之间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平衡是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这四大区域内部的不平衡。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是导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规模、结构和方式等方面形成显著的特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呈快速递增态势,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投资主要由政府控制。相关分析对企业对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阐述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进展,对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启发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包括中小企业外部政策制定者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切实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从而使中小企业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危机的影响及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减慢,许多专家学者指出融资难问题是其中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融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然后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柯  祝建军  蒲素 《经济地理》2006,26(6):1047-1050
在产业簇群理论、旅游生态学和旅游地理学等理论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理论,包括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的概念、成因、特征和发展动力。根据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就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簇群,对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主体三个角度提出发展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以广西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梧州市为例,通过对梧州市2006—2009年招商引资的数据分析发现:梧州市承接转移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资源禀赋相关性强,产业转移来源地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梧州产业集聚的拉力因素,开放程度提高与资源依赖性增强、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集聚成为可能。寻找企业最小综合成本的区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因此,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是地域功能属性、综合成本和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花俊  顾朝林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1,21(6):696-699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势和区域分异,并利用Granger因果性检验法检验了我国各区域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西部地区较之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据此,笔者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外资的经济影响的角度给予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我国民营企业高度发达的省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富有独特魅力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拉动浙江经济不断攀升的主要力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引进并留住最优秀的人才是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战胜对手的最佳途径。因此,认真分析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中小民营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家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地带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如何有效整合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片区,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整合对策是关系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拟通过对河西旅游资源的概念性评价和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根据西部实际,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分析并总结了现阶段的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指出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是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