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我国长期处于"政府主导型"的环保模式中,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简单的政企双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局中人混合策略解的基础上,对影响政府监管与企业排污概率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企业排污处罚金及政府监管成本等参数,是提高政府监管概率、降低企业排污概率的有效途径。进而,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若干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企业的非法排污行为,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监管企业排污行为的博弈模型,对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排污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偷排、超标排放污染物事件屡有发生,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本文通过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排污与监管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指出政府应加大惩处监督力度,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提供低廉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才是根治企业排放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勇  陈洪航 《金融评论》2021,13(3):35-55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环保费用数据,运用ABJ模型实证考察企业环保费用"粘性"的存在性及其属性,并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环保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保费用存在"易跌难涨"的反粘性,而政府补贴则能够抑制企业环保费用反粘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通过提升企业环保投入的资金能力与弱化企业通过环保费用进行盈余管理的意愿发挥抑制效应.另外,该抑制作用在高法制化进程地区的企业、低行业集中度的企业与高污染行业企业表现得更显著,表明上述抑制效应的发挥还依赖于外部法制环境与行业环境.本研究从环保费用粘性的视角,揭示了政府补贴这一政府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作用机理及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为优化政府补贴政策,强化企业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李哲  王文翰  王遥 《财经研究》2022,(2):78-92+108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部分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存在"说得多,做得少"的"多言寡行"行为,这种现象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存在不协调之处。文章研究了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是否会影响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结果表明:(1)环境责任表现"多言寡行"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2)"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帮助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效应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来看,政府可以识破"多言寡行",消除这种资源获取效应。(3)中央环保督察显著抑制了"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4)"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在污染严重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与环保补贴相比,"多言寡行"对非环保补贴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决策和实践表现提供了新的解读,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环保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的根本是高新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因而环保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协同创新十分必要。对近年来环保产业数据的定性分析可知,环保产业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能繁荣发展的;政府可通过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建立有利于环保产业协同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扩大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项支出和提高对排污企业污物处理要求,加大对环保产业协同创新的资金补助和税收减免、制定贯穿环保产业协同创新始终的法律政策等,发挥对环保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华  樊沁怡  龚强 《经济科学》2023,(5):183-198
本文利用新颖的企业排污和媒体报道数据研究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如何影响企业减排绩效,以揭示国有企业在执行政府环境政策中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与国有企业排污量呈现更强的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可以影响国有企业排污量,最终降低这些企业的生产利润,这部分解释了地方政府和国有金融机构为何给它们提供经济支持。政府环境关注度增强时,成立年份较早、上年污染较多、总资产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减排量更大。媒体监督是影响企业排污行为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8.
李利军  李艳丽 《经济论坛》2004,(20):129-130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问题。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凭借强制力直接限制企业排污、排污收费、征收环境税等措施。美国还率先提出了排污权这种新的产权形式。本文拟对该制度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排污权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政府、企业与公众环保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 《经济问题》2008,(6):20-2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将公众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其参与环保行为多是依赖政府设计的制度框架,与企业环保行为间博弈选择的结果.在政府不参与模型中,公众也不会自觉参与环保,企业更不会停止污染,必将导致"公地悲剧";而在政府参与模型中,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力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环保行为的选择.由此提出制度设计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更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自从"城市化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潮期.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型的"国家城市化",那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思考如何定位政府在城市化中的作用、角色,避免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平,成为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应该注意培育市场力量,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近海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在近海污染防治中,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十分必要。它不仅能够协助政府监督沿海工业企业的排污,而且还能够以其超越“地方主义”和“GDP主义”的优势监督沿海地方政府切实担负起防治职责。此外,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治;促成沿海地方政府在防治中的跨区域合作;筹集防治资金;以及利用专业知识协助政府开展防治等方面它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探讨了政府、企业和环保NGO在淮河污染治理中的结构与作用力,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环保NGO之间多重博弈关系,发现污染治理陷入了"囚徒困境",并基于"永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构建了三大行为主体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模型,以走出"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国内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都要求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排污权交易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的国家的成功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治理污染的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政府作为公民环境权的委托方,拥有环境容量资源的管理权。政府要保证初始排污权分配的公平性,并且对排污交易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在排污交易中,政府的行为并不总是会促进交易的市场发展,作为环境管理权的委托方,政府也有自己的利益。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政府与企业之间会博弈,可能产生权力寻租问题,因此,政府的行为也必须通过政策和法律加以界定,公众与社会舆论的参与以及政府与企业行为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标准构造断点回归设计,考察政府提高征税强度如何影响企业的排污行为。实证发现:税务部门的重点监管行为会显著提高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机制分析表明,重点税源企业通过超排污染的方式缓解税负压力;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放松了对其环境外部监管,最终使企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保投入。本文还发现,随着税收优惠的落实和政府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税收征管对企业污染行为的溢出效应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5.
尚虎平 《财经研究》2007,33(12):128-139
我国各地广为诟病的重复建设、无用建设、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层出不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区分"政府绩效行为"与"政府非绩效行为",然后找到地方政府非绩效行为的根源。文章在构建了一个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发现这种"非绩效行为"绵延不断,日益翻新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处在横向和纵向行政职位晋升激励当中的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在信息约束和风险规避下作出的理性选择。他们为了取得组织部门任职、升迁考察所需的"绩效",就要同时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看着竞争对手所在地方政府的"出牌",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不被竞争对手拉下。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发起某种政府行为的地方政府与模仿的地方政府行为同时落在了"政府非绩效行为域"中。  相似文献   

16.
染源监测与报告的责任主体是排污单位,政府应发挥监督、检查的职能。水污染源监测五级监测网络框架包括水污染源分级监督监测与质量检查、环保主管机构间的监督与质量检查、水污染源监测与报告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保障水污染源五级监测网络高效运行,水污染源监管制度对排污监测的需求应更加明细化,尽快修订《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明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相关规定,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专职人员制度,提高企业自行监测能力,建立污染源监测激励处罚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环保投融资渠道不畅、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不到位,是导致全社会环保投入不足的重要因素。文章将环保投资主体分为政府、排污企业以及治污企业三类。政府投资渠道包括部门预算资金、环保专项资金、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留存收益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票据贴现融资、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收费权(排污权)质押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政策性贷款、民间借贷、资产典当融资、融资租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以及上市融资等。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政府投资渠道和企业融资渠道种类、特征、现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环保投融资渠道更加顺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胡锦涛总书记作过重要批示,明确要求环保部门对在督促检查中责令停产整顿的企业要有后续督察措施,对拒不执行的要依法严肃处理。温家宝总理明确指示,对恶意排污行为要实行重罚,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为开好这次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副总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他充分肯定环保专项行动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指出当前违法排污还相当普遍,突发环境事件仍时有发生,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9.
企业影响政府的轨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和政府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主体,它们之间的影响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作者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入手,研究企业在市场中如何与政府进行博弈的过程,也就是说,研究企业影响政府的轨道选择问题。作者通过从企业应不应该影响政府谈起,进而分析了企业在影响政府过程中存在的两种轨道,即"阳光轨道"和"黑色轨道",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影响政府轨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调整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区均衡污染治理博弈的可能性在于:政府在对污染企业适度的监管调控保护中,促进社区发展繁荣;污染企业与社区在"双赢"中良性合作互动。居于强势地位的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博弈可能导致社区的生态环保利益受损。而随着社区参与污染治理博弈的均衡作用发挥,寻找到三者利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艰难平衡,可改变三者间的博弈失衡格局,促进生态环保污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