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乃发展动力之源.创新活动已经通过银行卡业务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创新有时是从遵循规则管理的需求中创造出来的,有时却是从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比如在美国次贷危机中,为应急救市,美联储推出了短期标售工具(TAF)、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初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和定期同购协议等新货币政策工具,为美联储在未来持续监管并盘活市场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美股研究报告>(Channel Capital Research)首席投资分析师DougRoberts认为,"TAF是联储三四十年来最伟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根据本国金融市场变化情况,在《联邦储备法令》的授权下,创设了包括定期标售工具、定期证券借贷工具、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在内的7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旨在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及恢复金融市场功能。该文详细介绍这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规则及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又陆续推出拍卖式融资便利(TAF)、主经纪商融券便利(TSLF)、主经纪商融资便利(PDCF)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该文通过对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层面较为细致的分析,详细介绍了美联储所推出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廓清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并对政策背后的真实含义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实施了以"信贷宽松"为特征的货币政策,并创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审视2007年至2009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应该说是成功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美国经济正在走出衰退,美联储已开始酝酿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战略。  相似文献   

6.
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次贷危机的应对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激进、灵活,与正常时期的渐进主义策略大相径庭。文章在对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机理,发现在危机时期,美联储始终坚持其担负的目标,货币政策体现为及时的、决定性的和灵活的。最后,文章探讨了美联储的危机时期政策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次货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走低,荧联储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期救助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在美国政府注入流动性的过程中,除了改革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窗口外,美联储还创新了定期贷款拍卖、定期债券出借和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等新政策.而对于出现坏账拨备需求的银行也可直接得到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8.
美联储负债表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通过多种手段向金翮机构及其他市场注入资金。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大,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为了压低市场利率,从紧急救助计划变为购买美国国债、抵押支持证券(MBS)及政府机构债券,从“救急”变成了市场的主导者,通过多轮量化宽松刺激借贷和经济增长。至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到了超过4.5万亿美元,而次贷危机之前这一数字还不到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美国这次由次贷产品创新、次贷业务蔓延引发的次贷危机并演变为金融危机,暴露美国多年来“重创新、轻监管”的金融发展与监管模式的严重缺陷。美国这种金融发展与监管模式的确立,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长期奉行的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对短期利率的管理能力等,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透露将可能使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即固定利率全额供应隔夜逆回购协议。文章分析了该工具推出的原因,总结了美联储在使用该工具过程中对其所做的主要调整,并评价了该工具的使用效果,梳理了各方关于该工具使用前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危机状态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以来,美联储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有些是定制的创新工具,有些是对传统工具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这段时间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总体特征为:针对性、超常规和高度宽松。随着美国金融和经济在2009年进入复苏周期,市场越来越关注这些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以及美联储超常规、高度宽松政策的退出时机。  相似文献   

12.
李娜 《国际融资》2012,(10):39-41
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两天会议后宣布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巨大冲击,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将进一步推升通胀,另一方面,汇率波动将使得出口型经济体雪上加霜。无论QE3还是QEn都是美国转嫁自身危机代价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联储传统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和证券借贷业务,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最初几个月(2007年8月~12月),美联储应对信贷紧张所使用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仅限于这三种,只是规模较以往大幅度扩大。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和蔓延,美联储陆续推出一些新的流动性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债券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的冲击,美联储迅速开启多种流动性工具,除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外,还重启了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FF),并首次推出了用于支持实体企业债券发行的一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PMCCF)和二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SMCCF)。美联储推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针对金融动荡、信贷收缩和经济减速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对提供额外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改善金融市场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分析美国回购市场的基础上,对美联储回购/逆回购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详细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回购和逆回购仅是美联储临时性政策工具,总体交易规模很小。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国债隔夜回购的市场交易利率能预测美联储国债隔夜回购利率变动,且美联储的国债隔夜回购利率相对更高。2013年8月,美联储推出隔夜固定利率全额(给定额度内)供应逆回购工具,为将来美联储退出QE过程做准备。2013年最后两个交易日,该工具操作规模分别约为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引发市场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6月中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eralRe Serve)主席本·姒南克(Ben Bernanke)曾试图通过这样一个隐喻来解释美联储的意图,他说:“我们将调整工具组合,因为我们要努力让飞船在航空母舰上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18.
小额支付系统的有效推广,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了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清算服务,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跨行支付清算和业务创新创造了安全高效的公共平台。特别是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联系的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简称小额定期借记)业务,为公用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提供了便利的结算服务。但因小额定期借记业务涉及到法律准备、合同号编制、合同号数据库建立、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送达、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创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实施了高度宽松的刺激性货币政策。随着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羡联储已开始酝酿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战略。本文在阐述关联储采取的各项刺激性政策的基础上,对刺激政策的退出展开分析,以此为中国的刺激政策退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林欣 《武汉金融》2012,(6):14-17
金融业务的创新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导致了金融危机救助方式发生重要的转变。传统的救助四原则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而在2007-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所实施的救助较好地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但在工具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是对古典四原则现实约束的突破和改进。这些对中国的危机救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