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基于组织行为理论与双元学习视角,挖掘动态能力的前因变量,探究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在负绩效反馈与新创企业动态能力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并利用429份新创企业数据验证假设。基于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负绩效反馈能够积极推动新创企业动态能力建构与提升,负绩效反馈正向影响新创企业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分别在负绩效反馈与新创企业动态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创业领域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其内涵、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试图发现新创企业动态能力的独特性,并指出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明确未来研究方向,同时为创业者制定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于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进行了文献研究和问卷设计,然后构建了关于企业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国内汽车产业供应链联盟企业动态能力对于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是只有组织学习能力维度显著正向影响联盟绩效,而整合能力以及重构与转变能力维度则对于联盟绩效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EPC对于提升装备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极为关键.本文通过对EPC内涵和企业动态能力维度的界定,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的特性,分别从环境变化、柔性组织、人才、需求创新四个维度分析了EPC提升动态能力的路径;并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为例,验证了EPC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在实践中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首先阐述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内涵和本质,界定了其影响因素;然后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种子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接着构建了种子企业动态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针对影响中国种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即信息技术水平、信息化程度、研发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小科技企业治理特征与开放式创新环境,构建了中小型科技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分析了创新开放度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京津和江浙沪地区高新技术开发集群的129家企业的调研,实证检验了相关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中小科技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各维度对创新绩效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创新开放度能显著正向调节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7.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组织文化、组织过程、资产和技术状况、成长路径;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具备的5个能力特征,并对我国企业如何在动态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培育与再造动态能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面对动态、复杂、不确定环境,动态核心能力重构成为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保持与提升的关键。围绕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提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重构的关键维度,构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周期性重构方式,并设计相应的重构支撑策略,旨在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有效重构提供理论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章界定了测量企业动态能力的五个维度,通过建立格特曼测试表,以"柯达"公司为例,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实现程度及特征进行了测评和辨识。  相似文献   

10.
新创企业的知识、能力和战略是影响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选择重庆市238家新创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探讨了知识、能力和战略对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证实了因素之间的影响路径。结论表明,知识和能力不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战略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知识和能力通过战略对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新创企业可沿着知识管理→能力演进→战略竞争→竞争优势这一路径争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以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及企业家精神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陕西、浙江、江苏等地108家国际化中小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家关系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国外横向关系和国内纵向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国外纵向关系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国内横向关系对其无显著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各维度在企业家横向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动态能力中的搜索吸收能力、整合转化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在企业家纵向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网络协同能力则无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技术能力到竞争优势转化过程中,商业化战略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新技术企业创业机会与过程的独特性使其战略选择区别于一般的新创企业。基于此,本文认为应该从创业机会的类型入手选择有针对性的商业化战略,并按照技术属性与产业技术环境两个维度对机会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二者匹配视角下的机会导向型新技术企业商业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界定了新创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将其划分为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构建了虚拟化导向、组织学习与网络能力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以315家新创企业为样本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化导向不仅对新创网络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影响,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对网络能力产生间接促进作用,组织学习在虚拟化导向和网络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境动态性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外在驱动力,但动态能力的培育更加离不开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基于此,笔者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论证了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明了组织情境因素在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丰富和完善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如何理解和运用动态能力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已成为企业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引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在权变视角下研究企业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机制,发现企业动态能力可以从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四大维度进行测量,动态能力及其维度能力与企业的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都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而且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企业非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存在调节作用。鉴于此,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应侧重于从感知、学习、协调整合和创新变革四大方面构建动态能力,并关注动态能力与环境动态性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6.
从新创企业用以创造价值的资源入手,根据企业资源异质性和互补资源可得性两个维度,将新创企业的价值创造路径划分为创业拼凑、聚焦专长、网络整合以及专长联合4个基本类别。利用典型案例验证了这一分类,并结合案例探讨了每种路径的主要特征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从新创企业用以创造价值的资源入手,根据企业资源异质性和互补资源可得性两个维度,将新创企业的价值创造路径划分为创业拼凑、聚焦专长、网络整合以及专长联合4个基本类别.利用典型案例验证了这一分类,并结合案例探讨了每种路径的主要特征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案例嵌入式统计研究方法,探究酒店动态能力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如家酒店为探索性单案例的研究对象,运用ROST CM 6.0内容分析软件进行编码,析出酒店企业动态能力的3个结构维度——顾客需求感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构建酒店动态能力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模型,进而利用大样本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的3个维度对酒店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知识吸收能力构成维度的研究现状,在Zahra和George关于知识吸收能力维度能力划分的基础上,构造了知识吸收能力构成维度的组成要素,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分析了维度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潜在吸收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且其对应用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对转化能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以提升其动态营销能力成为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家IT企业中高层营销经理的访谈数据,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动态营销能力影响因素模型,认为市场感知、供应链响应、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研究开发四种能力是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重要构件,市场环境动荡性是驱使企业提升动态营销能力的强大外力,而高层管理者认知与决断力、文化与经营理念、资源及其调配、情报与IT应用、组织架构与制度适配以及组织学习平台与氛围则直接影响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