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作为债券投资者的债权人与作为负债方的股东或经理就必然存在利益冲突。优化设计债权契约可以避免企业经理或股东对债权人的财富进行掠夺,或把债权人的财富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债权契约的创新性设计主要是在债权契约中加入可赎回条款和可转换条款等内容,而所有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即让债务人说真话。  相似文献   

2.
债权融资契约产生代理成本的方式。债权融资契约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债权人与股东的行为目标不完全一致,当企业以债权融资契约形式融入资金后,代表股东利益的经营者就会实施有利于股东而有损于债权人的决策,从而产生一定的代理成本。由于股东的代理人问题而使债权融资契约产生代理成本的具体方式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出发,基于手工搜集的公司债券契约条款信息,创新性地将企业成长能力与财务杠杆、债务期限、契约条款三个财务政策变量视为联合内生,研究企业成长能力与财务政策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契约条款保护程度随着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而增加,同时契约条款保护债券投资者的力度越大,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就越有利;契约条款作为缓解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的一种机制,对短期负债具有替代效应;而且契约条款和短期负债可以减弱成长能力与财务杠杆之间的反向关系。该研究对于我国企业如何通过契约条款缓解代理冲突、优化财务政策,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债权人的财务风险源自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转移,由于存在着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承担了与其收益不匹配的财务风险,治理权后置是导致债权人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债权人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债权人对其财务风险的管理关键是将公司的剩余控制权从股东手中转移一部分给债权人,让债权人拥有更多的经营信息,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股权和债权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监控弱化问题的提出债权人作为上市公司利益群体中的一员,在上市公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债权人的立场和态度将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上市公司自身发展也会对债权人产生重大影响。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债权是公司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通过债务契约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责任及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可依据这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条款,特别是债权人可以采用使经营者面临巨大压力的破产机制并且处理抵押资产,对企业及其经营者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但是从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发展来看,目前主要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债权人监控弱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债权人在企业经营时对经营管理层内部监督的缺失。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只有债权没  相似文献   

6.
在契约理论的框架下,企业可视为一个法律虚构,其功能是作为企业的各方参与,如股东、经理、债权人、雇员与政府机构等之间的一组复杂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在企业这个契约连接点中,企业的各方参与,按所订立的各种契约来取得其于企业中分配现金流量与其他资源的权利。瓦茨与齐默尔曼认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在于为企业中的各类契约的订立与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然而,在企业之中,经理拥有“自然控制权”,这其中也包括了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操作。那么,在自利意识的驱使下,经理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操纵会计数字,以使各种契约关系的实际执行出现有利于己的结果。这种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操纵如果恶化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7.
王佳 《新理财》2007,(7):68-69
业绩预告的作用——从需求方分析 业绩预告信息的需求方主要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包括股东、潜在股东、债权人、政府和其他中介机构,其中最主要的是股东或潜在股东,而供给方是公司管理当局。不管是信息的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在搜集信息或提供信息时都要做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信息需求方的信息使用者,在选择信息时,首先看所提供的预测信息是否有用,而在会计领域评价信息的有用性有两种基本理论——信息观和契约观。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财务契约包括股权契约、债务契约和管理者报酬契约.股权契约规定股东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协调机制;债务契约规定债权人权利、义务和债权相机治理机制;管理者报酬契约规定管理者权利、义务和报酬.由此可见,财务契约与公司融资、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财务契约不仅是公司取得融资的基本保障,而且规定了股东、债权人、管理者之问的责权利关系,奠定了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结构基础和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淅琴  罗卫红 《财政监督》2004,(4):50-51,30
1、客户通过契约对独立审计的约束。按照信息传递理论,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上卖者对自己的产品比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对上市公司而言,产品就是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卖者是公司的发起人或经理,买者是股东和债权人。但由于买者对某一产品的不了解,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  相似文献   

10.
证券设计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设计出一种最优契约,在投资和股东之间最优地分配现金收益流,或及时地将企业的控制权由股东转移到债权人手中,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从而使得投资愿意提供足够数量的资金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广义的资本结构在形式上表现为债权比例(狭义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但背后却反映了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中的契约关系,即收益索取权与控制权安排。股东享有剩余收入索取权和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控制权,债权人享有固定收入索取权和企业不能偿还债务时的破产权,从而形成了股权治理和债权治理。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股权治理效率的研究上,如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公司绩效)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选取浦东建设资产证券化作为典型案例,对"企业资产证券化是否会增加发起人的股东和债权人的财富"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浦东建设资产证券化给其股东带来了平均0.154%的财富增加;在资产证券化当年,浦东建设资产证券化给其债权人带来了正的财富效应;但在资产证券化后,对债权人产生了负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史永东  田渊博 《金融研究》2016,434(8):143-158
本文着眼于债券契约条款具有保护债权人权利的本质属性,将公司债券的总价差分解为信用价差和非信用价差,通过手工整理数据,应用组合排序法及Fama-Macbeth方法,研究了债券契约条款对债券定价影响的途径和程度。结论表明:债券契约条款由于能够保护债权人的未来权益,减少债权人承担的风险,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债券的信用价差和非信用价差,并且债券契约条款对信用价差的影响程度更大;通过信用价差和非信用价差两种影响效应的叠加,债券契约条款同样能够显著降低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总价差。  相似文献   

14.
陈智  陈学广  邓路 《会计研究》2023,(6):150-166
近年来,在债券违约频发的背景下,公司债券契约条款作为平衡债券投资者和发行方利益的机制引发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债券契约条款成为聚焦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理论,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是否影响公司债券契约条款的设置。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通过改善公司的信息环境、降低代理成本等机制,显著减少了债券契约条款的设置,这种影响在承销商声誉较低时较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公司自身层面能缓解股东和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通过债券契约条款的增信措施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较为有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理解公司基本面特征如何影响债券契约条款的设置以及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陈蓉 《上海会计》2007,(2):20-22
在企业管理中,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代理关系。代理关系系由某一当事人(委托人)聘用另一当事人(代理人)完成某项工作,并赋予其一定的决策权而产生。由于委托人很难具体跟踪和控制代理人的活动,双方只能通过共同认可的契约来明确两者的权责利关系。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中,股东作为委托人提供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本,拥有盈利的分配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他们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治理结构来维护自身利益代理人即经理人员受委托人所聘用,按契约规定获取报酬。他们享有委托人赋予的决策权,这些决策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决策过程中,委托人有无法及时或不可能了解到的与决策有关的各种信息,因此对委托人而言,代理人的决策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观察性。本文探讨企业代理冲突的产生和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解决这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债券不但是企业融资方式之一,而且也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务能减少股东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影响企业外部控制权市场的作用以及决定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和投资决策效率。发展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有助于完善中国公司治理机制,为此,必须放宽对企业债券发行方面的限制、发展债券品种、完善债券的契约条款和制定有关债权人保护方面的法律。  相似文献   

17.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企业的投资策略一般是由企业的经理和董事会制定,股东大会对投资决策具有表决权,债权人不直接参与企业投资决策。因此,当经理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时,企业投资决策目标将变为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而忽略债权人的利益,进而造成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国外研究文献表明,如果企业存在负债,企业很可能放弃现金流稳定且净现值为正的项目,而接受现金流波动较大但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转移给股东,从而损害债权人和企业整体利益。1972年,Fama和Miller在《财务理论》一书中首次讨论了股东、债权人冲突在企业投资决策上的表现。他们认为,债权人偏好收益不确定性较小的项目,股东则偏好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这是因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企业选择收益不确定性较小的项目,则企业整体风险较小,负债市场价值较高,但其股票市场价值则相对于选择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时为低;而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正好相反,企业整体风险增加,负债市场价值降低,股票市场价值升高。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股东与债权人利益产生了冲突。Jensen&;amp;Meckling(1976)明确提出了股东-债权人冲突对投资决策的两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淑惠 《新金融》2006,(2):58-60
随着经济的发展,母子公司在公司体制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与子公司其他债权人的债权的冲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然而公司法中没有一个有效处理母子公司债权的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美国为母公司可否向子公司主张债权以及母公司的债权是否应该居次于子公司其他债权人或者优先股股东的债权受偿提供一般原则的“深石原则”进行考察、分析,为我国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受偿顺位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EVA(经济增加值)设计长期激励契约和激励比率,引导经理适度举债经营和投资决策能使双方利益趋于一致问题而建立的3个命题进行的逻辑推理证明:(1)在新兴的中国资本市场,高管激励机制不要盲目搬用西方激励方法,长期激励方案具有引导经理准确应用融资优序理论并适度举债,既能激励经理更为努力工作,又能将经理利益与股东利益更紧密融合在一起;(2)合理确定长期激励比率和建立适当的奖励薪酬金额上下限模型,为具体设计激励方案提供理论依据;(3)长激励方案能引导经理的投资决策选择投资项目的条件与股东财富最大化一致.  相似文献   

20.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有序化、法制化、规范化 ,当前一些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会及债权人同意 ,提出要求将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负债转作债权人对公司的资本投入。这些债权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既是公司债权人 ,又是公司的股东 ,他们除已投入公司其认缴的资本(股本)外 ,还与公司发生经济往来 ,从而又成为公司的债权人 ;另一类是纯粹由于与公司发生经济交往而成为公司的债权人。这些债权人同意将其债权转作股权的主要原因有 :(1)债权人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 ,欲通过债权转股权参与公司的决策、管理 ,以达到获取较高的投资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