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晓真 《上海质量》2009,(7):40-42
7月3日,美国质量协会(ASQ)新任全球管理总监罗伯特·乔克(Robert Chalker)先生访问上海市质量协会.在为企业做了一场“变化的推动力——未来的质量管理”讲座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关于“预见未来”问:美国有个电影,叫“预见未来”。美国国防部也有个“预见未来”的活动,他们搞了一个“模拟环球经济战”,我们这里也有所耳闻.据说是由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2.
李冬洁  松涛 《英才》2008,(9):86-88
远见,不仅是一种眼光,一种战略,它还是风险的避风港和创新的源泉。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的企业将越长久,怀有远见的企业家对未来更主动。从本期起,我刊将开办《远见者》栏目,通过报道众多富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将他们对于未来的预见和智慧传递出去,为在成长中的行业和企业提供更开阔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物业管理》2014,(12):J0001-J0003
一夜之间,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已经不再是海市蜃楼,而成为众多物业管理公司的实际行动。从本期人选的企业案例可以看到,随着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科技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正在向提升管理技术,降低管理成本转型,一些先进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表率。可以预见,智慧型、技水型、集约化的物业管理一定是未来规模化物业管理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4.
陆建华 《英才》2004,(6):67-67
国家统计局授权《英才》权威发布1000大工业企业,旨在为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把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够进入中国1000大的企业,都是值得所有人未来高度关注的产业明星。他们到底有多大?他们到底有多强?谁是1000大真正的冠军企业?  相似文献   

5.
看见未来     
《财务与会计》2015,(15):1-1
从前,人们关注未来却很难准确地预见未来。今天,当一个无比巨大的转型时代遽然来临之际,人们发现,推动这个时代到来的根本力量--互联网,在向社会各行各业展现其神奇魅力的同时,更让人们看到了许多原本无法预见的未知和可能。会计行业身处其中,也正在试图看见并把握这充满变革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远见,不仅是一种眼光,一种战略,它还是风险的避风港和创新的源泉。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的企业将越长久,怀有远见的企业家对未来更主动。从本期起,我刊将开办《远见者》栏目,通过报道众多富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将他们对于未来的预见和智慧传递出去,为在成长中的行业和企业提供更开阔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纳爱斯和隆力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采用完全不同的策略获得了成功,但增长的困境同时不期而遇,他们面临的瓶颈也是惊人的相同,这不是巧合,这其实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一个行业内所有的企业热衷于相互模仿,竞争便注定了沿着同一个方向没有赢利地赛跑,日本失败的经验如是,中国企业当引起警醒。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一五”规划中能耗和环境指标的提出,节能降耗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全社会的能耗指标能否降低,地产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能否把节能降耗进行到底,也是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管理创新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可以预见,创新,将是未来企业管理活动中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要想预知未来,中国企业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学会“从后向前看”,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去预见、掌控未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和行业自身内在的变迁,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行业性的大调整。如何在行业调整过程中实现房地产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要考量的关键问题。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已经成为该行业的一个项目管理创新点,很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自身管理策略的提升,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房地产企业仍然需要基于建筑设计角度对房产企业项目管理策略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准确地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前瞻性地预见行业未来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富力,是见证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个标志性企业。其创始人之一李思廉,一个在复杂局面里仍能保持冷静头脑的传奇性人物,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有着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几乎每天都有关于3D打印的新闻。这项快速制造技术被冠以了可以想象到的所有荣誉。但是,这些概念与现状相差有多远呢?在走访在一线使用3D打印技术的企业后,发现事实是,在可预见的未来,3D打印不会在中国颠覆任何行业。  相似文献   

15.
当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性作用在于培养员工具备一种精神状态,这种心态能够确保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面对变化,没有常胜的企业,只有在企业里拥有常胜心态的员工。员工的这种精神状态,使他们能够预见变化,做出反应并且成功地应付变化。下面就是处变不惊常胜者的7种共同特征。有成就感,无满足感面对变化,常胜者拥有自我成就感,却很少有自我满足感。他们总是努力超越自己以往的业绩表现,他们具备了做任何事情都会尽最大努力的干劲。每一次取得成绩,他们又会设定更高的目标。他们陶醉于对目标的追求过程之中,而不是沉迷于实现目标的快乐中。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夜之间,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已经不再是海市蜃楼,而成为众多物业管理公司的实际行动。从本期入选的企业案例可以看到,随着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科技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正在向提升管理技术,降低管理成本转型,一些先进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表率。可以预见,智慧型、技术型、集约化的物业管理一定是未来规模化物业管理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暮波 《中国企业家》2008,329(23):66-69
他也曾失败,也曾痛苦,也曾忧郁,也经常被妖魔化,但他以自己沉默的力量,影响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也正在影响全球的通讯行业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舆论界流行着一个看法,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亚洲人的世纪,中国则是亚洲未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一看法也引起了一些异议。无论这一看法正确与否,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我们必须就其所可能带来的历史机遇和巨大挑战作出预见,思考如何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和文化冲突中,以中华文化作为雄厚资源,吸收融汇西方优秀文化,树立中国企业具有自己独立特色的、崭新的世界形象,奠定中国企业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交流中的优势地位。我们必须就此提出有效的对策。具体而言,我们必须认真探索如下几个问题:一、如何以中国传统文化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维迎 《经济界》2010,(2):23-24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中国过去30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一个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励炼成熟的过程。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明白中国企业家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可能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物业管理发展30周年之际,展望未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管理的实践经验表明,单纯预测未来,对于企业的发展并无意义,但是基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采取面向未来的行动措施,则可以创造出属于企业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