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遵循着农业可能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形势,通过构造抽象的生产函数,运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和边际收益法剖析了2000—2007年中国26个省际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出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不同的边际收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二五"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对未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方向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山区五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实际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GDP数量关系的变化,并且定量分析了各分项财政收入对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贡献。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都是农业大国,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农产品贸易增长路径,对扩大出口规模,加深两国农业合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从三元边际的角度分析了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数量边际对中哈两国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保持在较高水平,价格边际持续增长,数量边际呈现"增降交替"趋势,其出口增长主要源自数量增加;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大幅提高,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分别呈"W型"和"倒V型"的变化趋势,出口增长主要源自种类扩展。因此,中哈两国应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种类和数量,加快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的财政分税体制和以GDP考核政绩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必然依靠其对土地的垄断权力获取巨额土地出让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这就是土地财政。为使土地财政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通过抬高土地出让底价和人为限制土地供应数量等方式造成土地市场的稀缺,从而拉高地价推高房价。应从改革和完善分税制、地方政府考核机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消除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当前分权背景下,县级地方财政自主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文章较为罕见的将研究主体定位在直接面对居民的县级政府,并首次构建了一个全面评价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综合指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自主权对地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还梳理了一系列控制变量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得出人口规模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以拥挤效应较为显著,以及加快城镇化率对非经济性公共品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等结论.文章建议上级政府不能期望通过限制下级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来改善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而应通过控制人口规模、推进城镇化、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和建立健全地方民意表达机制等合理措施,来力求提高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6.
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论——以旅游合同为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苷用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2-15
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实际上触及了传统民法上违约救济与侵权救济二元体系分离的一个边际问题.文章以违约情形下的非财产损害赔偿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合同为例证,主张非财产损害赔偿并不是先验的永恒的属于侵权法的范畴,在法律逻辑不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情形下,应通过扩张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来解决一些侵权法问题,以应社会变迁对法律变革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7.
农地权益实现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农地权益参差不齐,具有非生产性、非统一性、非公平性特征.基层政府应公平农村土地代际分配,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物权债权化,保障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土地财产权益.输出地和常住地政府应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纳入公共预算,以就业和住房问题为核心,发展农村“两后生”职业教育,分类分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新常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民工群体逐年壮大。当前,农民工的消费边际倾向大幅低于城镇居民,研究如何释放农民工的潜在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详细分析外来农民工消费现状,通过对比外来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进一步分析外来农民工消费的影响因素、制约因素。文章最后给出加快释放外来农民工消费潜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数据,对影响安徽省居民消费率因素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①城镇化水平、劳动流动性、财政倾斜度、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所占GDP比例、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城镇恩格尔系数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具有正向驱动效应,其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2409、0.012198、0.001261、0.020864、0.012618、0.043926、0.000054;②少儿抚养比与城镇居民消费率具有负向关系,其边际弹性系数为-0.001697;③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例、劳动流动性、城镇化水平为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7月开始,我国的工业附加值增长率突然大幅度下滑,表明GDP函数存在着边际阶跃点。该文通过人民币升值对GDP影响的特点推导出中国GDP函数的边际阶跃的特性和各种生产条件对边际阶跃的平移原理,将多元的GDP函数阶跃特性表现在平面曲线上。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表明,阶跃特性是由中国出口产品市场特性和出口企业面对的劳动力市场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针对农民工的公共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培训师资匮乏、培训教材不够通俗易懂、培训内容单一等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整合培训师资,共享培训资源;完善教材,丰富教学资源;丰富培训内容,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永刚 《特区经济》2007,(12):149-150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政府针对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农民的涌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这些举措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显得不足。所以,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政府目前应分类分步骤从民工子女受教育、民工工会组织建立、民工权益保障立法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从产业发展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能否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的大局。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角度,论证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撑,并从政策鼓励、利益驱动、创业培训方面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琦 《特区经济》2006,213(10):119-121
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转型之中,现阶段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农业与转移劳动力的两难课题、改变地方政府城市偏向的政策偏好、扭转农村与农业剩余通过金融渠道向城市转移的现状等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现阶段的政策选择,应侧重于建立农村人力资本的良性积累机制,构建协调地方政府在工业反哺农业中关系的利益调整与补偿体系和建立与反哺农业战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三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建立一套以政府为主体、城市社会为补充、兼之以农民工自身不断完善的三维对策。文章认为,政府方面应采取相关经济政策扶植中小企业,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并为其提供相关培训,建立健全针对农民工的各种保障体系等;城市方面则应首先从心理上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帮助他们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农民工自身则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6.
李爱  张春玲  张平 《乡镇经济》2008,24(9):26-28
文章立足于对山东烟台中小企业的调研结果,阐述了城市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民工荒的出现,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等,有的是基于烟台本土现实的,比如,大多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地方政府职能缺位等。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分四个层次来说明。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draws on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12 cities across four major urbanizing areas in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 consump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survival consumption. These families tend to live frugally in cities while engaging i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n their rural hometowns. The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 families' consumption is mainly shaped by their income stability and wealth levels rather than their current income level. Moreover, migrant worker families with high educational levels and those who intend to settle permanently in cities are likely to allocate substantial expenditure to status and hedonic consumption and to upgrade their urban consump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韩艳红 《特区经济》2011,(5):193-194
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但自2009年以来返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本文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种趋势的必然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安居存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权益保障、土地制度、管理制度等障碍和制约。构建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法律保障体系,要清理并修改已有的法律制度,加紧制定新的法律制度。要强化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执法力度,必须建立一种城乡统一的制度,让农民工自然而然地进城稳定就业、乐于安居。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政府作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改革与战略》2011,27(2):33-36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如何科学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应当在制度、组织、职务三大方面加强作为;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政府应依次按照开拓者、规范者、协调者的角色作为;评估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作为绩效应以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心,综合考虑政策保障、旅游宣传促销、经济业绩、学习与成长、游客评价五个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