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构成。根据占有和使用资产单位的不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党政机关占用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它是指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关、政治协商会议机关、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党派等组织机构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等。(2)事业单位占用和使用的国有资产。中国的“事业单位”是指由在政府人事部门核准设立并进行政策管理的事业机构,以及在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大部分“社团”组织所组成。它主要包括各类由国家及全民所有制单位举办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经营这笔资产,已经成为各级机关单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各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实践谈谈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也称之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由各级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公检法机关、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以及事业单位所依法占有。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1.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形成要科学、使用要合理、处置要优化、监督要公正、管理要高效。(2)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建章立制、配置资源、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存量搞活、优化增量、资产台账、信息网络、申报审批、资产评估、资产处置、执纪执法、管理体系等。(3)建立国家统一所有、各级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7)
固定资产作为行政机关的一项实物资产,它既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行政机关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目前,尽管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行政机关的固定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且财政部全面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对各行政机关也提出了新要求,但鉴于我国行政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仍存在资产背景不清、会计核算不统一、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运用内部控制制度统一行政机关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原始单据,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使固定资产合理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独立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独立地管理各自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2)赋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独立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地位,不能成为财政管理、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一是理顺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二是制定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财政部2006年6月23日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是2007年上半年,开展了资产清查及工作,下半年开展了资产核实工作,为全面做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1.产权意识淡薄。不少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产权管理缺乏应有重视,存在着重预算申请、轻资产管理的现象。一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特别是土地、房屋等)最初都是通过无偿划拨等方式取得的,当时很多单位认为资产都是国家给的,办不办产权证无所谓;另一方面,这些单位长期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逐步形成了单位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依法行政概念的界定依法行政,是指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自身职责,管理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保证政府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一)宪法和法律是依法行政的依据。行政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之"的原则。在各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行政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宪法更是最终判断标准。(二)法定的权限是依法行政的活动范围。行政权力必须受到制约,行政活动必须有其范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力,均由人民通过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也可委托下一  相似文献   

10.
张红国 《时代经贸》2009,(10):118-118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保证。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实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杜秉花 《经济师》2008,(2):185-186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直集中于经营性国有资产,而对于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则远远不够。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比如部分单位领导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畅以及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和损失。因此,为了保护国家所有者利益,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转变观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国有企业为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如何正确的认识和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强化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新型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的国有资产拥有量已达到 46 663 79亿元 ,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净值3 8 2 99亿元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8 3 64 79亿元 ,还不包括资源性国有资产、军队、企业所属事业单位和海外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集中分布在全国各省 (市 )、区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手中 ,如何管理好、运作好这些国有资产 ,任务十分艰巨。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时 ,明确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序莹 《当代财经》2005,(11):43-47
行政性国有资产在没有统一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制度制约的情况下,管理混乱,漏洞很大,如账外资产大量存在、国有资产产权混乱、管理方式落后等。为此,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借助它我们才能为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制定正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行政单位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文章从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上,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理念,其目标是要管理使用好国有资产,建立节约型社会。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五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制性原因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无法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一直缺乏统一与有效的管理。在2000年机构改革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名义上由原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宏观管理,各专业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二者的职能分工并不清晰,职能交叉、管理界限不清、管理越位和缺位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两个办法”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我在近年参与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深深感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为政府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相比,存在着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配量不均、闲置浪费、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分析上述问题,顺应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改革的需要,实行政府财政直接监管,以“金财工程”建设为载体,以2007年全国范围的国有资产清查为契机,建立资产管理科学先进的新模式,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行政性国有资产具有通用性、可比较性、相对固定性和非营利性。我国建立行政性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加快修订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配备标准,在"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体制框架下,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的资产管理体制;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统一的原则,确保增量管理与存量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行政性资产处置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全部上缴财政。  相似文献   

20.
一、黄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阶段(2001年以前).早在1988年,湖北省黄石市就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属财政局的二级单位),当时主要承担着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产权管理、资产评估管理,并负责市属重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