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压力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综合适宜性状态,基于此划定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协调发展三个土地空间配置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景观健康影响评价,发现以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对未来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选择协调方案作为天津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和功能分区的首选方案。研究结论:基于DRSIR模型进行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针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特点选择评价内容与指标,而且可定量化评价土地空间配置方案的潜在生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空间配置优化方案选择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以土地资源配置方式遵从优势区开发原则到服从主体功能区分工协作规则演进规律,解释现行中国治理模式下国土空间管理逻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传统优势区开发理念为早期区域发展带来了集聚与规模经济效益,但其内部仍存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失衡等问题,降低了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传统优势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理念转型,是中国特定时期具有国家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明确地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核心定位,应以法律规范"央地"土地关系、差别化实施政策制度安排、引导公众参与规划决策、创新生态(经济)补偿机制。研究结论:不同分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关系协调是世界性问题,转型时期中国国土空间优化和规制治理重点在于厘清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精准落地县域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主体功能配套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对宿迁市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制措施,优化区域土地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测定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通过农用地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互斥性矩阵分类,将宿迁市区分为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和农用地重点保障区域等6种类型区.研究结论:基于宜农和宜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对区域土地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由适宜性分区得到的类型区,从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到农地保护重点区域,分区引导方向由建设用地开发向农用地保护转移.  相似文献   

4.
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近日发布。《规划》对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划分做了阐述。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用地的变化规律,界定建设用地理性目标,破解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难题。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函数模拟法,模型计量法和多方案比较法。研究结果:2010年和2020年南京市建设用地理性目标分别为1.69×105 hm2和1.94×105 hm2,2006 — 2010年和2011 — 2020年间南京市新增建设用地至少要保持在2.41×104 hm2和3.02×104 hm2规模上。研究结论:(1)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2)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明显的理论预期。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利用1999—2008年分省固定资本存量、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和建设用地面积统计数据,估计、比较不同生产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系数,揭示近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研究方法:应用空间计量分析、聚类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影响。研究结果:(1)2000—2008年建设用地扩张全局Moran’s I指数达到0.3023,显著高于固定资本和二三产业就业人数,说明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间建设用地规模差异持续扩大;(2)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关系时,需考虑空间变量的影响;(3)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建设用地扩张显著地表现为中部、北部地区低—低集群和东部地区高—高集群。研究结论:(1)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比较优势差异、土地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和以国家计划为主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是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与固定资本和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国家应重视土地发展权集中配置可能引发的区域发展过度失衡、局部地区生态压力过大等潜在风险,改进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7.
陈磊  姜海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1):10-18
研究目的:从国土空间开发优势区原理出发,探究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改进路径,提出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需求下国土空间开发强优势区治理模式的政策机制,为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理论演绎与分析。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开发强优势区是对传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思想的深化,是集传统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一体的具备区域空间比较(主导)优势的一种空间(经济)单元,表现一种约束和引导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的专门化配置方案;在传统经济优势空间格局配置的基础上配以差别化政策体系,具有土地资源主体功能分工协作效率的比较优势,具备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改进的时代意义。研究结论:在综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追求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理念下,加快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形成地域空间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强优势区治理模式,应构建以土地市场机制、政策(政府)调控机制、社群监督机制协同并进的国土空间治理政策(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省级行政区建设用地及各功能用地的单/多中心两种配置模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静态面板模型、正反论证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在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及其工业和居住用地多中心配置提高了技术效率,商服用地多中心配置则相反,且随着多中心配置指数提高,居住和商服用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强度呈倒“U”型变化。(2)在区域层面,东、西部与全国的规律基本一致,但东部建设用地及其分功能用地多中心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强度最大,西部随着建设用地多中心配置指数的提高,其对技术效率的积极作用逐步凸显,工业和居住用地多中心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性相对较弱;中部建设用地多中心配置主要源于居住用地促进技术效率,而工业用地多中心配置抑制技术效率,商服用地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及三大功能用地空间配置对技术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地方政府需因“地”制宜地进行空间配置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9.
规划空间耦合是国土规划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土空间类型划分,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自然地类为基础评价单元,从微观尺度梯次开展生态重要性、耕地适宜性和建设适宜性评价,进而获取生态保护空间、优质耕地空间和建设开发空间,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对应的空间类型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微观尺度评价下的空间分区比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划分更加精细,对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沙 《农业经济》2016,(4):39-41
以旅游功能区规划为视角探索农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管理,有助于树立整体规划、和谐规划、系统规划的意识。按照旅游功能区划分,尊重生态环境基本规律,建设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可分为核心空间、过渡空间、边缘空间,改变当前以核心空间为主,忽视边缘和过渡空间建设的问题,将三个空间区域紧密相连。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三大空间主体,即游客、目的地、村民及管理者。为此,我们应注重空间系统与空间主体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打造和谐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利用偏移份额模型研究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为区域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偏移—份额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偏移份额比在空间上差异巨大;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农村居民点用地、特殊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属于衰退性结构;各地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研究结论: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域经济要素、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偏移—份额模型将区域空间和建设用地结构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揭示了一段时期内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和空间配置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用以衡量城市的土地利用水平.利用SPSSl3.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选取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找出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密切相关的主成分,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主要集中为:单位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城市建设总体规模、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口因素等;城市土地总体利用水平为:中、东、西部依次降低,三大地带在各主成分上表现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空间扩散方程的天水市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天水市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平衡研究,解决同一区域内不同城镇基准地价客观反映城镇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地价水平的问题。研究方法:多维城镇土地分等指标体系,非均质地价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结果:天水市商业地价与城镇之间质量及距中心城镇距离成负相关性,商业基准地价平衡前后差异较大,但平衡后地价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论: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位于“强场强区”内的城镇,其地价主要受中心城镇扩散的影响,而位于“弱场强区”内的城镇,其地价是中心城镇扩散和周围城镇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平衡前后地价变动的主要因素为城镇质量(综合分值)和距中心城镇距离,且与城镇本身的区位交通条件关联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多时相Landsat、TM/E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GIS软件提取泰州市建设用地多时相的用地信息,运用扩展强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方法分析泰州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规律,并提出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泰州建设用地在扩展强度上经历了缓慢扩展—中速扩展—缓慢扩展的过程;挖掘出3个内在扩展模式:点状扩展、轴间扩展、网络扩展;泰州建设用地扩展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海陵区、高港区和姜堰市,冷点区主要集中在兴化市北部和靖江、泰兴、姜堰3城市之间的空隙地带;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综合提出了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的4个重要的驱动因子:经济集聚与扩散、人口扩张、交通脉动、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15.
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城镇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镇发展用地合理布局和科学评价提供有效范式。研究方法:以GIS栅格技术为支撑,利用多因素加乘复合算法和互斥性矩阵分类方法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利用对比分析法佐证评价方法与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平谷区城镇建设空间布局可优化为优先建设区、适度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适度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禁止建设区,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22.97%、12.15%、11.69%、9.93%、12.90%和30.31%;城镇建设用地适宜程度在空间上呈圈层分布特征,由平原向四周的半山区和山区逐渐降低;评价结果与平谷区城市规划成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论:提出的评价方法对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有效的,评价结果可以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方法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发展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方法。研究方法:在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确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建设用地总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考虑区域环境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自下而上"、直观定量地确定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研究结果:规划的建设用地弹性边界与北京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布局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结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应用前景。如果能够在该方法定量确定的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自然边界和交通、绿化隔离带等人工边界,进一步综合修改完善,将有可能明显提高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研究合理的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分析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及潜力指标的内涵、关系,设计土地利用状况描述的4元组模型、单项潜力评价的指标增量模型,综合潜力评价的分析模型及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流程,并对基于加权距离的指标空间聚类、基于用地依赖的功能分区聚类、应用叠置法划分潜力评价单元、土地潜力分级与挖潜改造决策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研究结果:研究方法能保证评价过程透明和评价结果科学,在实践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索城市群工业用地市场发育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为实现工业用地市场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以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溢价率表征市场化水平,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在全国及五大城市群层面均呈上升态势,但增长幅度在城市群间有较大差异,珠三角城市群增长幅度最大,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小;(2)泰尔指数在研究期内阶段性特征明显,工业用地市场发育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其差异受到城市群内以及城市群间差异的双重影响;(3)全国及五大城市群层面均存在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说明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在缩小,但各城市群空间收敛进程并不一致,这与城市群间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各方面存在关联性。研究结论:应在充分考虑各城市群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差异性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化工业用地政策,通过加强城市群协调合作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的空间联动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的空间错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国34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指数,探索2000—2018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各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的差异减小,总体呈现从沿海城市向内陆递减的特征;正向错位区域增加,分布从东部沿海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负向错位区域减少,零星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呈现集聚格局,且集聚格局变化较大;高值集聚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加强,低值集聚区由四川周边城市集聚转变为以四川为中心的周边省市集聚的格局。(4)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影响变强,而劳动力规模、交通条件、技术创新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影响变弱。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存在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