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建设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城投研究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的分支机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设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是以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问题为中心,以城市改革开放、建  相似文献   

2.
孔繁来 《财贸经济》2004,(9):F002-F002,F00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经济日报导刊部共同承办的“首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中国青岛”,于8月22—24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3.
《商》2012,(20):34-34
《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2011年香港仍是列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首位,而北京超过上海成为内地最具竞争力城市。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今年已是第十次。蓝皮书介绍,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城市综合增长、经济规模、经济效率、发展成本、产业层次、生活质量和幸福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指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昨日表示,过去十年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人才竞争力变化率则是城市竞争力综合水平变化率提升最大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4.
《财贸经济》2011,(7):138
2011年6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简称“财贸所”)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1/2012首发式”在京举行。会议由财贸所所长、学部委员高培勇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和经济学部主任、原副院长陈佳贵研究员莅会并致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研究员和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对报告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5.
《财贸经济》2005,(4):F002-F002
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南开、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于2005年3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的“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上首发。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司长黄朗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王振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  相似文献   

6.
《财贸经济》2012,(7):134
2012年6月27—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社科论坛(经济学2012):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院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卫国,美国巴克尼尔大学教授彼得·克拉索莅会并致辞。联合国人居署、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哈佛大学、悉尼大学、首尔国立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相关学者,国家相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贸易》2011,(9):19-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近发布的《2011年城市蓝皮书》显示,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年均增长3.8%。蓝皮书预测,到2023年前后,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可能要突破50%。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6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利丰集团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关注‘十二五'下的中国商业发展——暨2011年《商业蓝皮书》中英文首发式"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全国政协委员、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贸所所长高培勇,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副总编周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等与会专家研讨了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利丰集团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关注‘十二五’下的中国商业发展——暨2011年《商业蓝皮书》中英文首发式”2011年6月1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全国政协委员、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贸所所长高培勇,  相似文献   

10.
正"2009(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的举办在全社会特别是流通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五年以后,为进一步促进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总结展示中国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将于2014年11月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举办"庆祝建国65周年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暨系列颁奖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座帆船上的城市,一座分享着2008北京奥运会灿烂梦想的城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青春的魅力,友爱的魅力。青岛,一座洋溢着青春和幸福表情的美丽海滨之城。"这是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组委会给青岛的颁奖词。6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盛典"上,青岛与杭州、珠海、台州、上海、北京、沈阳、宁波、中  相似文献   

12.
运用2011—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维度探究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从技术、制度和人三个方面分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且这种作用存在结构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中的数字化程度提升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小;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基础设施效应和创新环境效应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人才集聚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基于此,从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外部性、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09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的举办在全社会特别是流通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五年以后,为进一步促进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总结展示我国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将于2014年11月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举办"庆祝建国65周年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暨系列颁奖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2009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的举办在全社会特别是流通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五年以后,为进一步促进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总结展示我国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将于2014年11月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举办"庆祝建国65周年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暨系列颁奖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2009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的举办在全社会特别是流通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五年以后,为进一步促进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总结展示我国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将于2014年11月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举办"庆祝建国65周年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暨系列颁奖活动"。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27—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社科论坛(经济学2012):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院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卫国,美国巴克尼尔大学教授彼得·克拉索莅会并致辞。联合国人居署、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哈佛大学、悉尼大学、首尔国立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相关学者,国家相关部委、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辽宁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成都、合肥、日照、抚顺、阜新、铁岭、南通、本溪等城市的相关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院、所、局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社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50余家驻京境内外媒体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和主题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月21日在北京共同发布了《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根据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成熟的计量方法得出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蔓延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中国的存在普遍的城市蔓延现象,这种蔓延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并未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同时分析了产生城市蔓延的原因,指出除了交通成本、收入等影响因素之外,中国的城市政府过于注重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土地使用政策促进了城市蔓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研究分析经营城市的概念及其深刻涵义,指出了目前经营城市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寻找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经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3-2016年中国227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检验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并从城市所处区域、科教水平以及规模等方面详细考察试点政策影响城市创新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将产业结构、融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影响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其创新效应的发挥不存在滞后性,试点政策效果随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和中小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具有明显的创新效应,而在科教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大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的创新效应不显著,并且智慧城市创新效应的发挥不存在明显的区位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融资效率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渠道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这一研究对新时代中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