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阶段。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这一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因此,要抓住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重点抓好:1.增强规划意识,讲求规划质量,科学勾画小城镇发展框架。2.加快改革,排除人口流动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3.以土地为支点,限制增量,盘活存量,实现小城镇有序建设。4.树立“经营”观念,利用市场机制,有效盘活小城镇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发展动因 ,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原则及目标构想 ,建议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 ,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最后 ,从行政区划、土地流转、融资渠道等角度 ,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建议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民城市市场都有较大发展,但农村市场发展日趋落后,这有观念、政策、经济、人口方面的原因,今后应拓展城乡市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小城镇等。  相似文献   

4.
甘肃建设小城镇要努力寻找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尤其是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农村生产提供投入和消费要素的农工业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金融、保险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的非农业化,提高农民收入,为改造传统农业打下基础。甘肃建设小城镇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梯度转移战略、特色产业兴镇战略、“点一轴”式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十一五”时期城市化的主要趋势呈现出全省城市化速度减缓、区域城市化差距缩小、城市一体化进程加速、城市簇群化态势明显等特点,结合传统城市化和新型城市化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型城市化能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中心镇的培育:中心镇是组团式城市群和网络化区域城镇镶嵌体系的基础层级,是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农村企业集聚发展和农民创业、就业、居住的有效载体,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主要枢纽.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城市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灵魂,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乡镇企业+小城镇”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不相一致,直接导致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间接地又发展和固化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国家要加大投入,城镇注重发展实业,努力建设“农民城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是广大农村胜利驶向现代化彼岸实现农村工业化容纳农村二、三产业的“航空母舰”,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的小城镇建设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马坡精神”;马坡发展模式,即“环境+外力='三产'+'二产'=小城镇发展”等。面对新的世纪,马坡确定发展目标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大开发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引农入镇,以商活镇,科学规划发展西部小城镇,既能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又能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西部农村大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西部农村大开发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引农入镇,以商活镇,科学规划发展西部小城镇,既能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又有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西部农村大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提升小城镇经济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对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加以探讨。作者动用经济增长极核理论证明了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政策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小城镇发展行为主体呈多元化的观点。同时总结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四层次模式,并认为区域竞争力理论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分析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系入手,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进而提出通过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对策,即: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大力营造和优化劳动力进镇就业与创业的软硬环境: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彻底打破和消除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与政策障碍;以改革和发展教育为抓手,全面培育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战略思想,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确定了发展的方向。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出现新的困难.我国现有的城市偏向政策极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农村技能教育,调整农村二元保障结构,通过农业内部消化就业和扩大对外劳务输出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人口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
发展小城镇:扩大内需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城镇的恢复,建设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一大创举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影响,1984费孝通阐发“小城镇 大问题”重要观点,对小城镇作了定性分析和分类,起了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积极作用,在当前对于克服小城镇建设同向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发展农村小城镇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从历史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中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以及城市化滞后的问题,论证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必须充分重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发展小城镇是加快中国城市化、缓解城市短缺的一个战略问题,同时对积极稳步加快中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影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如何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摆在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对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提出了“在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以县城为重点,以建制镇为补充,集小城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乡镇企业共同发展的‘三结合’农村人口城镇化道路”,并论证了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的恢复、建设与发展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一大创举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影响。 1984年费孝通阐发“小城镇 大问题”重要观点 ,对小城镇作了定性分析和分类 ,起了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对于克服小城镇建设同构化偏向仍有指导意义。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2 0年来 ,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面对我国过剩经济的出现 ,扩大内需应主要鼓励农民消费和民间投资 ,发展小城镇成为最佳选择 ,对于推进中国经济市场化和持续增长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四种动力:城市不仅存在吸引农民入城务工的"拉力",也存在将外来务工者推回农村的"推力";而农村不仅存在将剩余劳动力推往城市的"推力",也存在将外出务工者拽回来的"拉力"。正是在正反"拉力"与"推力"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农民选择了"离土不离乡"或"离—返交替"的半农半工模式。因此,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拉住"劳动力,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元化和逐步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小城镇建设路子怎么走,它是否像某些人所认为的“虚热,无序”,还是实实在在的“大战略”?带着这个问题,作在四川成都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小城镇建设开创一条切合中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它是新时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