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魄 《经济师》2006,(8):290-291
文章结合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描述并分析了《麦肯锡设想》的内容,指出它对催生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有关各界如何结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实施提高钢铁产业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
钢铁产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循环经济,促进钢铁资源循环回收利用,是当前中国实施“双碳”战略目标下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利用Innography专利检索平台和Web of Science论文检索平台,对全球废钢铁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从年度分布趋势、研发国家、研究机构、技术领域、研究人员等多个维度展示了钢铁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发展态势。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分析中国钢铁资源循环回收利用技术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并对中国未来钢铁产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回弹效应与能源效率政策的重点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效率政策在考虑产业侧重时不能只关注产业自身,还须从系统及结构的视角出发审视局部产业的能效提高对总体能耗的影响。本文利用CGE模型模拟分析了改善高能耗产业或低能耗产业的能源效率对中国总体能耗的可能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提高能效可降低成本从而促进能效提高产业的产出增长,因此尽管其能耗量有所下降但其中有产出增长带动下的能耗回弹,并在高能耗产业上更为明显;经济总体的能耗及能耗强度都更大幅度地下降,超出了能效提高产业自身能耗变动的总体贡献;形成反向的回弹效应并导致总体能耗进一步下降的原因是,能效提高产业的能耗下降抑制了能源产业的产出,减少了能源产业自身能耗以及能源转换中的能源投入,能源结构偏向于二次能源的低能耗产业尤其借助了这一反向的回弹效应;比较而言,低能耗产业能效提高的总体节能绩效优于高能耗产业。  相似文献   

4.
主要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消费现状,提出未来几年钢铁产业消费将进入低速发展时期。同时,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发展变化,指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的事实,并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如何科学地评价各地区能源效率(EE)的现状是中国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战略目标的重要的科学前提和保证。使用一种单要素方法和三种全要素方法对以2005年数据为基础的中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的比较研究表明:(1)全要素方法在揭示一个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对其能效的影响方面有着传统的单要素方法替代不了的优势。(2)即使以国内的先进能效水平做参照,中国的总体能效水平也还很低。如果各地区可以达到上海等先进地区的能效水平,中国大约可以节约30%左右的能源消耗。(3)东西部之间巨大的能效差距表明了在现阶段实现地区间节能合作、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在东西部之间扩散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先明  邹桃  熊鹰 《经济地理》2008,28(5):734-739
在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首先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接着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及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跨国公司并购步伐加快.随后提出了大力发展钢铁循环经济,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这一系列扩大高端钢铁产品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但随之而来的能源强度较高、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欧盟在能源领域起步较早,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内部能源市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相关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中国应在借鉴欧盟能源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能源综合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储备、发展国际能源合作、加强能源市场建设、实现立足国内的能源多元化发展等措施构建新的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冯春 《经济师》2010,(6):262-263
山西省资源、能源的高强度开采,造成能源、资源供给不足,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特别是山西省的钢铁企业,作为物质大流量、大循环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可行。政府应针对山西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它们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9.
市场的缺陷和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在能源领域,面临石油安全、国际竞争以及能源生产利用对健康和环境的损害的挑战。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选择。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加速,能源供应由  相似文献   

10.
薛岳梅  李慧 《海洋经济》2019,9(4):20-27
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是我国钢铁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钢铁产业的 “临海式”空间布局特征已经开始显现。因此,明晰我国钢铁产业 “临海式”空间布局的区位价值,探索海洋要素贡献,对于优化钢铁产业空间布局、推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我国钢铁产业临海布局的动力机制,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层面,分析了临海钢铁产业的区位价值;从经济效应价值和环境效应价值探讨了海洋要素对临海钢铁产业发展的综合贡献,为深度拓展临海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日本、韩国的钢铁节能成效卓著,是世界上能源单耗最低的国家,其节能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节能政策措施的开展,本文研究分析了日本、韩国在钢铁产业政策中的有关节能措施,阐述了中国钢铁行业现有的节能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节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能源效率与电力需求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从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技术效率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并对我国的电效问题做了分析,接着详细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提高能效方面的作用,并对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窦彬 《当代经济》2007,(15):80-82
日本、韩国的钢铁节能成效卓著,是世界上能源单耗最低的国家,其节能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节能政策措施的开展,本文研究分析了日本、韩国在钢铁产业政策中的有关节能措施,阐述了中国钢铁行业现有的节能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节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脱贫背景与共同富裕目标下,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能源贫困为例,基于组群分析方法,利用两轮中国居民能源消费调查(CRECS)数据构成合成面板数据,首先测度出中国居民的能源效率及能源贫困的现状,然后分析能源效率对能源贫困的影响和机制,并进一步评估提高能效促进能源减贫的潜力空间。研究发现:(1)中国居民能源使用效率总体偏低,居民的能源消费“质量”总体不高。(2)部分地区居民的能源贫困问题较为严重,区域差异较大,能源贫困不减反增,居民综合能源贫困指数由2012年的0.268上升到2014年的0.403。(3)能源贫困居民的能源效率较非能源贫困居民更低,提高能源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贫困;且主要是通过减少基本用能需求发挥作用,同时技术进步越快对于能源贫困的改善效果越好。(4)平均来看,提高能源效率可以使能源贫困发生率减少13.81%,且各省份的能源贫困改善潜力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文章的研究为厘清中国能源贫困事实、改善能源贫困这一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为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多,钢铁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特点,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对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产业对外贸易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改革后中国钢铁产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有所增加,出口依存度提高,产业内贸易明显,但仅具有一般竞争力。在应对新一轮贸易摩擦过程中,应注重自身战略调整,才能保证产业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钢铁产业属于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是工业现代化的支柱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然而由于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耗量巨大,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大趋势下,实现钢铁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才能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国能效管理及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能源资源紧缺是当前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共同任务。德国是全球第五大能源消费国。由于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能效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成效:1990-2008年,德国经济年均增长1.7%,但其能源消费总量却下降了约6%。本文在调研德国能源能效管理和节能减排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其政策体系、管理机制和研发创新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Shift-Share方法对近年来中国能源生产率变动状况在地区和产业层次上进行要素分解分析,研究表明,不管是在地区能源配置还是在部门能源配置中,效率因素始终是总体能效变动的决定性因素,结构因素作用较小。研究还发现,中国能源效率的变动受需求因素影响较大,这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因此,针对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努力降低各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提高各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耗小的新型产业,提高经济运行整体质量,立足长远目标,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大国,这是全球化趋势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所产生的能源“替代消费”效应所决定的。中国的能源产业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要,还在对世界能源生产方面做出了贡献。中国应该大幅度提高石油、天然气的消费比例,降低煤炭等低能效能源的消费比例。增加能源进口是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必然选择。我国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只能期待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美国确保能源安全的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弦 《经济纵横》2005,(12):59-61
本文从加强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工作、鼓励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注意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实行多元化能源战略等方面,介绍了美国确保能源安全的政策经验,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