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把创业教育与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层次的学校课程教育相结合,并将之视为创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出发,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提高创业水平所应该采取的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社会创业是创造社会价值的思维和活动,与创造经济价值的商业创业一样,是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人们偏重商业创业,忽视社会创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尽管社会创业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社会创业实践方兴未艾.本文认为,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社会价值严重缺失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稳定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中国社会创业的重点领域应该集中于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纠正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错误思维上.而且,中国的社会创业应该与商业创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创业型经济的路径模型与政策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创业型经济形态.创业型经济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是比传统的管理型经济更为优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致力于发展创业型经济.发展创业型经济要求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创业政策营造一种适宜创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即培育一种激励、支持人们参与及从事创新和新创事业的机制与氛围,帮助创业企业获取资金、信息、技术、人力等资源,同时促进知识产出和知识商业化.  相似文献   

4.
创业不但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还能解决就业问题,即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安定。然而,创业需要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PEST模型,对武汉市创业环境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政府制定更有利于创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创业资源是影响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整合资源基础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本文从演化和动态的视角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资源获取的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创业动态跟踪调查项目(CPSED)的调研数据,实证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新企业获取不同类型的创业资源,与处于筹备状态的创业企业相比,已成功步入运营阶段的创业企业无论是在社会资本水平,还是在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的驱动效应上都要显著更高.研究结论对我国新创企业应如何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来科学构建关系、结构和认知社会资本并获取创业资源有着重要的管理实践启示,也深化了有关社会资本与创业企业成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兴起,普通大众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成为各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为了便于各地区政府对地区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预测、监督及管理等,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各个地区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各地区创新创业活动良性发展。以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28个反映创新创业主体、创新创业环境及创新创业绩效方面的指标,建立了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对31个省(市、区)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比及排名。最后,针对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省市区进行规律总结,并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活跃程度的重要因素,创业环境理论研究的基本依据是种群生态论和资源依附论。学术界对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间关系的研究分为三大基本视角:创业过程管理、区域创业环境比较和优化创业扶持政策。同时,对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关系的发展方向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政府作为创业活动的支持者和创业服务的提供者,促进着整个社会的创业发展。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然而,"大众创业"不只是创业者和创业活动数量增加的问题,更是创业者和创业活动从精英阶层普及到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包容性发展过程。通过引入包容性发展理念,从政府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关键创业要素的包容性创业体制,明确了中国政府在促进包容性创业方面的关键举措,包括文化教育发展、政策扶持、财务支持和平台搭建等。  相似文献   

9.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把创业教育与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层次的学校课程教育相结合,并将之视为创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出发,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提高创业水平所应该采取的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has long shown that entrepreneurship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t the same time, entrepreneurship is complex and evolving. The path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and wellbeing is not clear-cut, and not all type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re correl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Failure to acknowledge this heterogeneity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nd human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where gender is concerned. The paper treats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in defining and conceptualizing entrepreneurship, setting the stage for a focus on the gender dimension. As femal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has risen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the diversity of such activity and the ways it does (or does not) correspond to an increase in human freedom. Highligh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cessity and opportunity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that shape gender inequity in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It concludes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addressing this important issue.  相似文献   

12.
基于调查数据,构建了潜在创业者环境注意力质量、创业学习活动的创业倾向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创业政策注意力质量对创业倾向具有促进效应但不显著,创业文化与创业组织注意力质量对创业倾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创业学习活动不仅对创业倾向有直接效应,而且有利于提升创业文化与创业组织注意力质量的创业倾向效应,但其在创业政策注意力质量与创业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并不成立。因此,创业环境建设需要着眼于潜在创业者注意力质量,强化创业政策宣传、创业文化建设、创业学习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厘清政策支持对技术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将创业激情作为中介变量、政策感知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策支持影响技术创业成功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云南地区291家技术创业企业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支持促进技术创业成功;政策支持通过激发技术创业者创业激情进而促进技术创业成功;政策感知强化政策支持对技术创业成功的正向影响,同时增强政策支持对创业激情的正向影响,对创业激情的中介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即在不同水平政策感知下,创业激情的中介效用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农业创业赋予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无穷活力,但在实践中农业创业失败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创业者遭遇失败后究竟该如何复兴值得探索。选取央视《致富经》栏目中14个典型败后复兴的农业创业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探究败后复兴过程中失败学习和创业能力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失败学习主要表现为归因学习、经验学习和迭代学习3种学习方式,能够作用于败后复兴过程中的创业能力形成;②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及运营能力,对败后复兴起推动作用;③在败后复兴的3个具体阶段,失败学习通过填补知识空白、经验知识内化和知识体系革新3个关键机制与创业能力互动,能够有效促进创业能力演化,在败后复兴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区域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环境的健康性有赖于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有机、高效协同发展。以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位,在构建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2013—2019年各省域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环境的动态协同效应,基于泰尔系数和变异系数法分析省际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环境协同水平,结合各省域协同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并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水平较低,仅有极少数省份实现良好协同;排名靠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出我国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环境存在较严重的区域失衡现象;区域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环境协同水平呈现出东—中—西—东北部的阶梯式下降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玉禄  陈欣 《技术经济》2019,38(10):25-42
以2010—201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估值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估值,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从信号传递理论角度分析,发现分析师在企业家的经营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与企业估值之间发挥信息中介作用,而对战略决策精神与企业估值之间却起到了信息遮掩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利于企业家精神发挥的积极性,并加强分析师信息中介效应和缓解其遮掩效应。研究结果为民营上市公司如何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政策建议推进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和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创业普及率的提升,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亟需加强对创业质量的关注,鼓励高质量、创新型创业活动开展。但学者对于什么是创业活动创新性、应如何提升创业质量等问题的认识依然模糊。从技术与非技术双元创新角度,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及其演化机制。结果发现,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融合对于创业质量提升至关重要,非技术类创新是目前制造型企业提升创业质量的主要方式;其次,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演化路径不同,但均体现出从用户需求出发、权衡新颖性与实用性要求、持续提升产品或服务增值能力的机制特征,这对揭示创业活动创新性来源、推动创业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业环境是在创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创业环境评估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并结合我国创业环境评估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创业环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8份社会创业者访谈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社会创业在中国制度环境中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创业意愿是社会创业的前置因素,制度情景和社会痛点是孕育社会创业意愿的重要土壤;创业者在多重制度逻辑中灵活运用合法性构建和资源拼凑等理性工具,并持续积累与更新创业知识和技巧,发挥社会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工具理性作用;当激励效应反馈到社会创业意愿时,新一轮创业行为将始于新的创业意愿;在整个社会创业意愿实现过程中,情绪特质和突发情节发挥重要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双创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因而研究创业者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成就目标理论,探讨了个体成就目标类型对创业倾向及新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比表现目标的个体具有更强的创业倾向,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更强;表现-趋近目标的个体比表现-回避目标的个体创业倾向更强;从创业领域看,表现-回避目标创业者的创业企业创新能力较低。鉴于此,未来创业政策设计应注重引导个体形成适合创业行为的成就目标,合理选择创业行业,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新创企业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