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张岳 《现代经济》2009,8(5):63-64
众所周知,国际现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如何正确处理此次金融危机,利用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为今后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金融创新监管入手,通过对金融危机成因及影响的分析,探讨现今金融创新监管的缺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改革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短短4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在金融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同时具有价格发现和繁荣市场的作用,但是其同时也带来了高杠杆程度、容易滋生和传播风险、误导价格和破坏市场等问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但使金融衍生品市场受到重创,而衍生品的不当创新更被认为在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爆发后至今,主要发达国家和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监管机构,针对衍生品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努力进行变革,核心是使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趋于全面、严格,并重视系统性风险。对我国而言,在金融衍生品尚未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对金融衍生品实现有效监管的同时促进金融创新,是监管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巨灾风险证券化对于我国巨灾保障体系建设和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证券化的发行机制与法律规定存在冲突;第二,证券化产品需要国内金融、市场提供更好的交易环境;第三,风险证券化对保险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为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启示。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巨灾证券化的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多连接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式,与此同时对风险的监管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从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P2P、众筹、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和金融机构信息化的盈利模式出发,本文归纳了互联网金融具有筛选难、约束弱、差异大和发展迅速的四大特点,并从监管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风险的主要途径出发,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姬坤洋 《大众商务》2011,(11):20-21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迄今为止其影响仍未消失,金融创新的泛滥是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金融衍生品创新泛滥与监管的缺失不无关系,由此引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世界主流的监管模式,并叙述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的弊端和发展方向,为我国衍生品币场的监管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金融科技利用技术手段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它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但同时也使服务方式更加虚拟、业务边界逐渐模糊,给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从目前国外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实践来看,金融科技的监管适用于基于原则的监管,对同样风险或功能的业务适用于相同的监管规定,要坚持技术中性的监管原则,明确法律监管范围。同时,也要借鉴创新枢纽和监管沙盒等监管工具,以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服务金融机构的监管需求。  相似文献   

7.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基础不完善及监管失控.为有效防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经营风险,我们应借鉴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制与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相关法律制度,确保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使各国纷纷反思其金融监管制度,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的立法意旨在于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保护,《巴塞尔协议Ⅲ》相比以前的两个版本,其监管要求和监管标准都有了进一步提高。监管方要调整监管观念,从关注管住风险,管住金融机构转向促进竞争、发展来降低风险。短期内,分业监管模式与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为符合,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大陆的监管体系应逐步过渡到一行一会,即一个央行一个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监管沙盒模式能有效地为监管主体找到一条平衡金融科技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途径。方法/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监管沙盒在本土化应用所产生的价值意义以及所遭遇的瓶颈加以分析。结果/结论该种模式下,监管者能够通过测试了解创新、防范风险、评估现存的监管规则是否需要调整,从而既实现了风险可控又促进了金融创新。但又必须认识到其在本土化具体应用、实施对策等方面仍处于探索初期,尚无成熟的路线图。所以,本文认为我国推行“监管沙盒”还需要加强协调统一、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工具、加强沟通合作机制,以达到提高监管适应性、健全功能监管体系,进而达到更好地处理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金融产品创新在促使金融资源重新配置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从金融产品创新视角分析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发展我国金融产品的科学创新提出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方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地方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变迁、形势变化与现状问题、改革路径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地方金融监管从基础逻辑、国际经验与制度变迁的角度上应该回归“监管”理性;由于地方金融监管面临金融科技新挑战、新兴金融新风险、监管调整新格局与风险处置新任务,存在监管法治建设滞后、监管基础设施落后、监管理念工具陈旧以及监管分权协同不足等问题,须从金融与实体、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监管与创新四大关系和制度、技术、组织、方法、协同五个层面重新明确地方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因此,应遵循地方金融发展规律与监管改革方向路径,加快地方金融监管法治进程、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基础设施、转变地方金融监管理念方式与建立地方金融监管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业态模式均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的技术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等特殊风险,要正确评估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标,即一方面必须正视这些风险并进行适度监管,另一方面不能过度监管而限制金融创新。应设定适度监管原则、协调监管原则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监管原则,对互联网金融采取民事、行政、刑事三位一体的法律监管措施,实现金融秩序和鼓励金融创新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夏季,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的反思为切入点,分析构建我国金融安全体系,应该稳步推进国家金融安全体系改革,强化中央银行监管能力,增强对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能力,构建全方位监控体系,防范国际资本抽逃风险。  相似文献   

14.
金融衍生工具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物,其效应具有二重性,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又隐含了新风险的引发。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应健全和完善衍生交易风险监管制度体系,引导市场参与者实现自律性约束和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的国际合作,保障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新巴塞尔协议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制度缺陷主要是机构监管模式的失效和微观审理监管理念的不足。在金融创新背景下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已不再适应有效监管的需要,微观审慎监管理念也无法有效地防范系统风险的爆发,建立功能监管模式、确立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是防范系统风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加强监管防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系统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系统风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我国新生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防范系统风险方面提出一系列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务创新层出不穷,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伴随风险。融资融券业务、衍生品交易等业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在风险控制方面仍存在产品监管不到位、市场约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监管可以尝试从创新业务精准分类监管、保障监管队伍建设、借鉴各国监管的经验考虑,本文提出我国金融监管思路,包括平衡监管与创新、完善监管制度、监管数据共享、建立市场约束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离岸金融由于其国际性和外部性的显著特征,决定了它相较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具有更高的风险。反思我国离岸金融发展历程的坎坷起伏,其症结就在于对离岸金融法律监管的缺陷。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离岸金融监管法制,协调管辖冲突,设置科学合理的分离渗透型监管模式对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安全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创新已成为今后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创新具有正、反两方面效用,这一点在其风险特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性作一深刻剖析。本文拟从金融创新本身出发,分析其风险二重性的具体体现,探讨西方在创新监管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今后金融创新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是网络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从网络金融创新的特征与发展方向入手,对信息技术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网络金融的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