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杨一琼 《生产力研究》2011,(12):245-247
在经济转型期,员工的高度流动性使得企业雇佣关系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管理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文章以企业文化为视角,剖析了雇佣关系的变迁原因,并从分析企业文化的功能着手,探讨和谐雇佣关系的构建路径。作者认为研究企业如何建立与转型经济特征和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雇佣关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应该是企业目前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苏南土地改革前农村雇佣关系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土地改革前,农村的雇工分为长工、季节工、日工等类型。雇出雇工的主要是雇农和贫农,地主、富农没有当雇工的。雇入雇工的阶层以地主、富农为主,但也有中农、小土地出租者、贫农雇入雇工,这就导致了苏南雇佣关系的复杂性。雇工的工资和劳动时间因地因时而异。由于各个阶层害怕中共算剥削帐,雇佣关系和雇工工资在土地改革前夕已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员工感受到的雇佣关系随着时间动态发展,本研究追踪员工入职前后所期望的雇佣关系类型的转变,并检验员工个体因素以及在组织中的工作经历对雇佣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员工在入职前更容易期待短期的雇佣关系;相对于女性员工,男性员工更可能因为组织给予的工作奖赏和组织支持而向长期型雇佣关系转变;在入职两年后,男性员工更愿意与组织建立长期的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非典型雇佣的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快速发展和演化,使雇佣关系向组织外部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对雇佣关系的控制力越来越大,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管理尚不能完成对非典型雇佣方式的管理,由此引发了非典型雇佣发展的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为重获成本优势越来越依赖于非典型雇佣方式,使非典型雇佣方式越来越普及化,这就意味着,市场和政府必须对此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企业要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本文将针对非典型雇佣方式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郑震 《生产力研究》2012,(5):223-225
文章旨在分析准交易型雇佣关系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通过企业基于能力战略的差异及不同企业针对性发展的优势能力不同,雇佣关系的选择和价值也会不同,本研究认为准交易型雇佣关系在中国特定情境下有其存在的价值。结论对现今理论上最优的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在现实中却被极少采纳的问题做出解释,对雇佣关系在中国情境下的运用做出理论和现实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跨度为二十年(1988年到2007年)的微观家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地区雇佣关系在经济转型时期从单一固定工向多元灵活雇佣关系转变的过程。将我国城镇地区的雇佣关系分成四种类型,探讨了雇佣关系构成从1988年到2007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从1988年开始,我国的雇佣关系构成中灵活雇佣比重开始逐步上升,到2002年,短期雇佣、无合同雇佣等灵活雇佣形式的比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入2007年,稳定雇佣关系的比重略有回升。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所得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02年,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主要受到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进入2007年,稳定的雇佣关系比重略有回升,放松管制和市场深化的效应逐渐释放殆尽,特征变量对提高雇佣稳定性的作用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如何协调与被并购企业的雇佣关系成为制约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该文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雇佣关系冲突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冲突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越来越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并购中的雇佣关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企业人员雇佣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企业管理中的人员雇佣问题必须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员雇佣中的成本收益分析,论证了企业人员雇佣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最大化(正的利润增量最大化),并应用该“原则”对企业人员雇佣中的数量、质量、解雇等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扭曲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做出了客观回答。同时,文章也应用该“原则”对企业人员雇佣中所面临的长期和短期的不同情况下、技术水平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雇佣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力求揭示理性企业人员雇佣的本质规律性,对现实企业人力资源雇佣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管理者认清现代职场雇佣关系的新形势,本文从雇佣关系的内涵入手,对现代雇佣关系和传统雇佣关系的区别做出界定,提出现代雇佣关系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现代雇佣关系产生的原因,并基于现代雇佣关系提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就业能力的无边界职业生涯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刚 《经济管理》2007,(19):60-64
随着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组织中的雇佣理念和雇佣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终身雇佣、家长式关怀和员工忠诚等因素正在淡出社会的主流雇佣观,自我雇佣、临时雇佣和人事外包等非正规雇佣形式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职业生涯的内涵和观念进行反思是十分有价值的。本文分析了无边界组织发展引发的雇佣关系和职业契约的转变,认为就业能力是无边界职业生涯转变与平衡的基础,也是新型雇佣关系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1.
栗志坤、曹洪军教授等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非典型雇佣(即"隐蔽雇佣")关系作了阐释,但其观点既与中国主流经济理论相悖,也缺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基础。隐蔽雇佣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下资本垄断在劳动关系上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关系的健康发展要把隐蔽雇佣关系置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  相似文献   

12.
组织变革下的雇佣关系转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变革对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雇佣哲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企业对柔性和灵活的追求使得雇佣双方的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该领域大规模的深刻变革正在酝酿之中。本文从微观角度研究雇佣关系的协调机制,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下探讨构建企业新型雇佣关系的途径、方法,提出在企业经营环境和理念转变过程中雇佣变革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员工关系管理中五种模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员工关系管理中五种模糊关系的分析,对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雇佣关系与劳务关系、劳动关系管理与员工关系管理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实习关系的归属、实习学生的权益和实习关系的法制建设提出了相应判断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才派遣方式下的雇佣与劳动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才派遣方式下,企业的雇佣与劳动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征。结合国外人才派遣的经验,对我国人才派遣的特点、其在中国兴起的背景及现行派遣方式对雇佣双方产生的不同影响等,进行了一些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探讨。认为应该重视在人才派遣方式下可能引发的劳动关系问题,并需要对我国方兴未艾的人才派遣业进行有效规制,以促进劳动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安置就业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灵活就业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渠道。与此相适应,就是灵活就业也给我们带来了多样化的雇佣关系。本文在两年多的专题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灵活就业劳动雇佣关系的现状特点,对灵活就业群体及其雇主做了分类,对雇佣关系引发的冲突问题作了归纳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灵活就业的雇佣关系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雇佣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契约的维度之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维度方面考量不同雇佣关系下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由此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提前预见不同雇佣关系中所蕴含的期望及问题,为改善组织对于各种雇佣关系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减少劳动纠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企业的雇佣关系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影响重大的问题。而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雇佣关系呈现出迥异于传统产业的特征,它具有外部市场主导、个体性、外部化和灵活化以及超组织性等特征。而这些变革特征导致的核心问题是员工组织承诺下降、核心员工挽留难度加大和核心技术培养和积累困难增加,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企业调整雇佣关系管理策略,建立以可雇佣性为核心的心理契约和员工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多样性表明,企业的雇佣关系模式不是既定的外生变量。本文认为,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选择与形成并不脱离于企业自身,它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密切相关,是基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而选择的结果。基于我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425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配对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能力是企业选择雇佣关系模式的重要前因变量,即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越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力越强,企业越会选择组织导向型(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反之,企业则会选择工作导向型(准现货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雇佣关系的交换关系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凯 《生产力研究》2011,(12):31-32,100
雇佣关系的实质是交换关系,归根到底是雇佣双方利益的反映和交换。因此,雇佣关系可以从交换平衡的视角寻求治理机制和路径,关键在于找到雇佣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标准,基于雇佣关系交换平衡的微观框架,雇佣关系治理的核心在于雇佣双方利益目标维度的内在统一,以及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维度。  相似文献   

20.
雇佣关系是企业所有者和劳动者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合约模式,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面对组织变革,传统的长期雇佣在降低成本、技术进步、战略调整等因素作用下逐步解体。对传统雇佣关系的否定并意味着对长期雇佣的否定,构建好新型雇佣关系对企业和员工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