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体育旅游在我国的体育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乡村体育旅游在体育旅游中占有很大比重,我国有着丰富的乡村体育旅游资源,适合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但受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体育旅游需求不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没有自己的体育旅游文化、体育旅游政策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难以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开展乡村体育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要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项目,并有著巨大的旅游市场,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湖南乡村旅游环境及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指在传统乡村地区开展的旅游,它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乡村旅游不但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保护传统乡村景观与文化完整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且还是一种教育和交流形式.湖南乡村景观多样,开展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必须在充分认识环境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以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质上是旅游业的一种外部不经济性现象.乡村旅游在开发和经营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将使乡村旅游资源处于低效率和过度利用的状态,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首先对乡村旅游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表现来进一步深究其产生根源,主要是乡村旅游资源产权模糊和虚设、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等.弱化或内化乡村旅游在开发和经营中的外部性,可通过经济激励、体制管理、政府干预三个途径进行内化或弱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部份.本文从空间形式上,将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大类,并分别剖析了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两种表现方式.城市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建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城市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传统节日、传统娱乐和传统民俗技艺等.乡村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古村落及乡间民居、自然风光及环境等;乡村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传统节日及娱乐、传统习俗、民间文学故事和神话传说、传统民俗技艺等等.  相似文献   

5.
广东旅游业在全国起步最早,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推动性作用.在乡村旅游方面,也有一些成效、特色和思考.乡村旅游开发对于广东建设旅游强省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广东乡村旅游在近十几年发展迅速,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滞后或是实践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待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广东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广东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重点在于对当地文化的深层开发和挖掘,并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湖南品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旅游资源系统与旅游业系统之间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相互关联.选取了湖南省品牌旅游资源及反映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众多指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函数,分析了湖南省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多数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业系统之间的互动性处于失调状态,湘西、湘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业发展还十分落后.因此,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道路是实现湖南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SWOT理论从宿城区乡村旅游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从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要素、丰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拓展宣传推广渠道等方面对宿城区乡村旅游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乡村旅游出发,基于中牟县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对乡村旅游可进一步开发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进行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文章依据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所具有的景区依附性、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客源市场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提出了景区带动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和赋存状况,在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GB/T18972-2003)》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并用其对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进而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雅忱 《经济地理》2020,40(2):227-232
在梳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分别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路径和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①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118和258项,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常德市、吉首市和邵阳市等。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传承和保护困难,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和非遗开发主体矛盾等发展问题。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非遗旅游发展布局,活化非遗项目,丰富旅游开发模式和打造非遗品牌项目等保护和开发路径;开展非遗主体旅游规划,挖掘非遗潜在价值,分类开发有序推进和注重产权保护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森林公园旅游是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推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19年湖南省14个市州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与首位分布理论,对湖南省森林公园旅游规模差异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市州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但相对差异变化不大。(2)湖南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不均衡情况总体上表现为森林公园数量<森林公园面积<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的局面。(3)在排名上,大部分市州都出现了一定波动,但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张家界一直稳居首位,娄底的旅游收入排名有大幅度上升。文章最后简要探讨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湖南森林旅游开发与森林公园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洪  谢庭生  何俊阳 《经济地理》2002,22(4):501-505
“回归大自然,走进大森林”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时尚,也预示了湖南省未来森林旅游的良好前景,本文阐述了湖南省开展森林旅游的资源条件和森林公园的发展概况,探讨了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重点和对策,并针对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分析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模式,最后提出了加快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职业教育是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乡村旅游职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认为,应该走一条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有特色、规范统一的和谐发展模式来发展乡村旅游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论湘西苗寨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湘西旅游业迅速发展。苗寨旅游作为湘西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论述苗寨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湘西旅游业迅速发展。苗寨旅游作为湘西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论述苗寨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湖南西部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开发很不平衡。站在湖南省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应当将西部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施一体化开发战略,从而形成以张家界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把旅游产业真正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龙头产业,全面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创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界、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都市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本文首先对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进行诠释,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上海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及主要问题,基于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分析与启示,探究上海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创新途径与措施,对研究我国都市地区的乡村旅游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2000-2009年湖南省主要入境客源国(地区)入境旅游人次为样本,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对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较为合理,市场竞争力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客源结构也呈现出过度集中化的趋势。对此,应根据各客源市场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