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城市群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之间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呈现出东部城市群先进、中西部城市群落后的格局,并给出缩小非均衡性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素伟  喻金田 《适用技术市场》2010,(11):116-117,134
从经济总量、经济均量、经济增量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比较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大趋势,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成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提高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加快城市群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起源,从社会发展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经济发展竞争力、城市群整合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扩大市场内需、增加市场就业率保障各种资源的供给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并提出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与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加剧。城市群作为经济、人口、资源等要素聚集的中心,在其快速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互不协调的情况。为此,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判断,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个城市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状况更加透明,便于预警和调控。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城市群建设地域之一.研究武汉城市圈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对于推动武汉城市圈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甚至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选取24项指标.建立了反映城市群结构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中部城市群和东部7个城市群共65个城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群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构建了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之间以及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是城市群竞争力表现的载体,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分三个层次定量比较分析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与河南省内地级市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力。依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粗糙集理论及算法,对影响城市群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诸多要素经过两次筛选,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指标权重计算,利用构建的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以此可以为城市群中有关城市提高物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案例计算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是城镇化转型发展的高级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哈长城市群为例,构建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加权求和法对哈长城市群2007-2017年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2007-2017年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在0.171-0.746之间,呈波动式变化;2007-2017年哈长城市群各城市城镇化水平有升有降,但升少降多;哈长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内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杨莎莎  罗艳 《市场论坛》2011,(8):20-21,17
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其拥有由众多的影响因素组成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城市竞争力。文章通过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对海峡西岸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科学评估及比较,研究发现,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呈现出四大区域的非均衡差异分布,同时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竞争力、社会友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四个方面设计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城市竞争力,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依托其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将被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撑带。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作为经济带上的三大引擎,其战略布局高度和发展定位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长江经济带的健康发展。可通过构建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上三大城市群进行横向比较,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模型,综合测度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投入产出效率,试图对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形成整体的把握并在其基础上提出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赵辉  陈楠 《现代商业》2011,(21):201-203
以区域内的经济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原城市群内9个地级市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数据做实证研究,通过利用河南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在区域发展的经济理论基础上,应用熵理论,建立了一个熵权系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内9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竞争力做出排名和评价解释,并对中原城市群今后的发展给出一定的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1)
城市群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行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从企业微观层面,尤其是在分析城市群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方面文献较少,本文将武汉城市群作为中西部在建城市群代表,利用湖北省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处理效应的思路,使用倍差法分析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净效应。结果发现,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武汉市企业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降低了位于城市群内的其他八个城市的企业及城市群外的企业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3,(9)
近日,中原经济区涉及的5省30个市在郑州举行了中原经济区首届市长联席会议,各省省辖市市长签署了共同推中原城市群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全力打造跨省级行政区域的中西部城市群,使之成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据河南省发改委主任、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廷喜介绍,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各兄弟省、市把握机遇,加大合作力度,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全面展开,趋势向好。  相似文献   

17.
Point2017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郑州的核心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强化,而就在不久前,2016中国商务区联盟年会在郑州举行,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不仅成为首个承办联盟年会的中西部地区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9~2011年全国28个地区的数据,通过建立高技术产业R&D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OPSIS算法对28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R&D人才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技术产业R&D人才竞争力中,东部地区静态排名较靠前,中西部排名较靠后;考虑时间因素和动态变化的影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R&D人才表现出更大的竞争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内在涵义,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与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从多中心化这一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入手,探讨其对农村减贫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强度。实证结果表明,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群多中心程度的增加才表现出显著的农村贫困消减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网络货币外部性”的存在是城市群多中心体系促进农村贫困缓解的重要因素。调节作用发现,东部区域的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增加有利于其多中心体系的减贫效果,但中西部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