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银行业务和开展网上银行服务己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技术接受模型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构建了我国个人网上银行服务的采纳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影响我国个人用户采纳网上银行服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务-技术匹配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正向显著影响个人用户对网上银行服务的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使用意愿的作用大于感知易用性;而感知风险与结构保证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农民对新民居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农民对新民居的居住意愿是当前农村新民居建设实现供需匹配均衡的一个重要前提。农民的心理感知、农民群体性外部比照是影响农民新民居居住意愿的关键内部因素,但二者对农民新民居居住意愿的影响并不一致:农民可以提高心理意识形成能动的新民居居住意愿;农民个体与入住新民居群体的比照可以增进其新民居居住意愿。新民居政策宣传沟通和外部环境变化是影响农民新民居居住意愿的外部因素。改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对新民居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培训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据报告显示中国培训业规模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在当今需要高水平、高知识层次人才的社会环境下,网络教育培训事业随之蓬勃发展.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实证研究个体对网络教育培训服务的采纳行为.第一,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任、网络外部性、感知费用、预期绩效等因素提出研究模型.第二,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和路径分析检验,验证影响因素间的假设,同时采用性别因素对个体使用网络教育培训服务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信任与网络外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影响,信任与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愿有直接影响,使用意愿对绩效预期有直接影响,而性别对个体使用网络教育培训服务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最后对研究结果和不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移动O2O产品的影响力和价值与其用户基数成正比。同时,信任作为互联网虚拟产品区别于传统产品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能否使用的判断。文章将感知网络外部性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分别用感知使用人数和感知兼容性作为可测量的代表进行量表和问卷设计,并将感知网络外部性和信任并列,构建二者同时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消费者采纳意愿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感知网络外部性的两个维度即感知使用人数和感知兼容性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各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兼容性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较大,而感知使用人数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则较小;信任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相比感知网络外部性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则较小;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在感知使用人数、感知兼容性、信任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感知易用性在感知使用人数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感知易用性在感知兼容性、信任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其促进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农民住房保障对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为合理引导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资源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农民集居意愿与宅基地流转意愿成正相关,即农民集居意愿越高,则流转宅基地的意愿就越高,反之农民集居意愿越低,流转宅基地意愿就越低;在住房得到保障的因素分析中,集居意愿、现居状况正向影响宅基地流转意愿,集居拉力、支付能力、政策认知及补偿机制负向影响宅基地流转意愿;在住房失去保障的因素分析中,集居阻力则负向影响宅基地流转意愿.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提高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积极性,促进宅基地有效流转应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宣传推广惠民政策、健全保障性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天津农民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移居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是否为村干部、家中有无未婚男性、家庭总支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等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年龄、农民家庭规模、故土情结、对现居村庄生产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示范中心村建设、建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决策机制、消除农民对集中居住的顾虑、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周春  魏胜学 《经济师》2012,(6):62-64
农民迁移问题总是伴随于城镇化左右,对城镇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影响农民迁移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因素既有农民自身内在的价值因素,也有外部社会制度因素。文章对农民迁移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和农民迁移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农民迁移意愿的城镇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中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民的创业意愿、创业困境和创业融资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对农民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拥有社会网络越少的农民越担心创业时资金不足和缺乏创业关系;社会网络对农民预期从朋友处获得贷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依据资讯接受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文章提出了用户口碑对于旅游决策的影响模型,在顾客口碑的关键内涵中突出了资讯有用、资讯数量、资讯可信、资讯效价等因素,再通过临场感和感知风险来构建对于旅游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研究收集了260份问卷的数据,并进行了结构方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口碑因素可以对旅游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临场感作为一个中介因素,可以影响人们对旅游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而资讯中的风险感知与旅游产品的购买意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用户口碑、临场感与风险感知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意愿是多信道的作用,且共生共存、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受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等方面对农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与其合作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村干部有着比普通农民更为强烈的合作意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其合作意愿异向变化;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农民合作意愿强于源于非农业农民;而农民性别以及以村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所体现的村庄特征变量对农民合作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结果,从宣传引导与典型示范、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业劳动力结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子龙 《经济管理》2012,(4):172-181
3G产业发展最终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终端用户接受并使用其服务的情况。目前中国用户对3G移动服务较低的采纳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3G产业的发展。本文在TAM模型的基础上,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任务因素、个体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3G移动服务采纳模型并加以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维度,并分别检验了两种不同经验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经验的调节作用并不一致。直接经验的调节作用体现在感知易用和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的影响路径上,而间接经验的调节作用体现在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上。  相似文献   

12.
邹秀清 《经济问题》2003,103(12):36-38
定性分析了农民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对土地产权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并利用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农民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与土地产权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揭示,在调查区域,农民的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并未得到尊重,即农民意愿对土地产权稳定性未能发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以苏锡常三地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的484个农民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参与新型农民素质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素质培训的意愿受劳动力年龄、土地被征用情况、以前是否接受过素质培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被征用情况与以前接受过素质培训与农民参与素质培训意愿成正相关,劳动力年龄与农民参与素质培训意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部生态脆弱地区农民的调查,运用逻辑(Logistic)模型探讨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部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已经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对于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但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意愿相对较低.通过进一步对农业新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检验,结果发现,农民是否是科技示范户,是否是农业经营大户,是否可以便捷地获取农业科技信息,农民的性别、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参加过农业科技培训等因素对农民采用新技术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关系;年龄和外出务工时间对农民采用新技术也有显著的影响,呈现负相关关系;是否村干部,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对生态脆弱地区农民新技术的采用意愿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了解和把握影响用户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因素将有益于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市场占有率,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构建个人网上银行使用意愿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搜集数据,运用模糊层次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和排序,得出个人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灵活性(16.55%)、财务风险(15.56%)、低约束性(14.60%)、隐私风险(11.38%)、感知易用性(10.57%)、消费者创新性(9.71%)、感知有用性(8.90%)、相容性(7.14%)、主观规范(6.12%),并根据实证结论对网上银行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具有较强的需求意愿,生产性技术是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的主要内容,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是农民希望的主要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农民年龄、文化程度与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农户兼业化程度和种养规模化程度、政府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体制、区域工业化水平等因素影响农民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要在强化农民科技需求意识、延伸农业产业链、改进农技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服务市场研究、实行区域差别化农技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说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净收入及外出务工人口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因此,应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向农民宣传的力度,强化对新农保的财政支持,完善新农保制度体系,促进农民养老保险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词典工具类APP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环境.由于大学生是词典工具类APP的主要使用群体,所以本文以吉林大学大学生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探讨大学生对词典工具类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对30位受访者的访谈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分析,构建出词典工具类APP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是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观规范、系统设计特征、感知成本、品牌信任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大学持续使用意愿.基于本研究的结论和分析,结合词典工具类APP行业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分别从3个方面为词典工具类APP运营商提出建议:完善功能和服务,留住用户;提高APP性能,增加感知有用性;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用户信任度.  相似文献   

19.
李丽  胡伟  冯小影 《经济经纬》2012,(1):117-121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以及参合人员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性别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农民参合的缴费水平以及新农合的名义报销水平等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显著相关。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评价较为集中和稳定,但仍然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收费、态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创业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提高新农村农民的创业意愿是激发农民创业热情的重要通道,家庭环境对农民创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为调查家庭环境对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获取的变量来选取相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使用SPSS软件并建立回归模型,深入了解家庭环境对农村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整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其次,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赋值,然后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家庭背景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最后,针对农民创业意愿的提升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