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背景 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了萧条之中.受国内外市场环境低迷的影响,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营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业务和利润连续几年停滞不前;业务竞争力和总体盈利能力低下;计划经济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为什么这么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言 美国长期以来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是1993年来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然而,中国接受的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并非来自美国,而是来自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香港.如表1所示,当中国在其引进外资最繁荣的1992-1996年,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不到8%,而同期美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达41%.  相似文献   

3.
黎翠梅 《技术经济》2004,23(4):13-14
<正> 一、美国上市公司丑闻暴露出其公司治理模式的某些缺陷和漏洞 2002年,美国的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施乐公司等国际大公司相继爆出假帐丑闻,令业界一片哗然。不久,世界著名的威斯评级公司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称有多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有篡改盈余报告的问题。假帐现象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暴露出美国现行公司治理模式存在某些缺陷和漏洞。  相似文献   

4.
新兴市场国家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接连发生在亚洲的越南金融震荡和印度通货膨胀有着类似的经济表现,暴露出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国家震荡的表现和原因的分析,揭示新兴市场国家在开放中暴露出的经济体制上的不足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并看到全球经济的外溢效应对薄弱经济体的冲击,以给予中国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警示,通过完善自身经济体制、遵循合理的开放次序防范和减少开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冬伯文 《经济论坛》2003,(23):58-59
一、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增长和10年经济泡沫1.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增长因素分析。从外部因素看,有美国占领政策的影响,美国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方式强行灌输到日本的社会之中,并指导了日本政府的农业和矿业,这对日本原有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社会运行方式的改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朝鲜战争给日本提供了一个恢复经济的难得机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处在美国这个军事大国的保护之下。另外,日本战后的较长时间,正是亚洲和世界不安宁的时期。从亚洲看,由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较量使亚洲始终处于动荡之中。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三年…  相似文献   

6.
提示:索尼公司总经理出井伸之作为亚洲新商界领导人的代表,以其大胆的经营方式、出色的业绩、卓越的预见力和现代意识名列美国《财富》杂志“1997年亚洲商界风云人物”榜首。韩国大宇公司董事长金宇中、香港巨商李嘉诚以及香港太古有限公司董事长萨秉达也因使公司在艰难的一年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可观增长被评为荣誉奖获得者。美国《财富》杂志1月12日一期刊登布伦特·施伦德和路易斯·克拉尔合写的一篇文章,题为《1997年亚洲商界风云人物》,摘要如下:回顾1997年,亚洲商界在这一年里显然没有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许多在创造奇迹的年代…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林琦 《财经科学》2008,(2):9-16
自2007年8月份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巳成为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一场金融风暴.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提出了警示.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与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又存在着特殊风险,因而应针对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特殊问题,制定有效对策,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8.
铁人 《经济论坛》1999,(6):10-11
刚刚过去的1998年,我们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综合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增长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泰铢贬值为开端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东亚各国,经济泡沫破裂,财富大量缩水,货币竞相贬值,外资大量抽逃,国内消费需求低迷,对外贸易逆差增加,失业大增,通胀严重,许多国家元气大伤,昔日光彩夺目的亚洲倾刻一片黑暗。有人认为亚洲经济奇迹就此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对于所有经济现象我们都应辨证地、客观地去评价。虽然这次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损失惨重,但却由于这场危机暴露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缺陷,引起了有关各国重视。这场危机也孕育着亚洲经济的转机和创新,预示着亚洲经济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腾…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在有惊无险中度过,主要股市整体上保持了上涨趋势.唯一不太和谐的震荡发生在3月初,全球股市在3月6日创下三个月以来最大跌幅.欧洲主要股市跌幅均超3%,美国股市下跌近2%,石油、黄金期贷当天下跌也都超过2%.3月7日,当欧美的悲观情绪传递至亚洲,前一天已跌过一轮的亚洲股市整体再跌近1%.这一轮抛售直到3月7日欧洲开盘后才有所缓解. 美股表现好于去年同期 美国经济始自去年第四季度的成长势头已经顺利保持到了今年年初.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也令人振奋.数据显示,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较上月增长24.3万人,单月涨幅为9个月以来最高,失业率进一步降低至8.3%,为三年来最低水平.2月的ADP私营领域就业环比增长21.6万,显示美国连续第三个月新增2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私营部门新增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尽管有人质疑统计口径,但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似乎出现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1.
兰容英 《发展研究》2005,(10):37-38
一、发展以人民币为主体的亚洲债券市场的可行性 1、当前以日元或亚洲一篮子贷币成为亚洲债券定值贷币的困难 日元本来最有条件成为亚洲的定值货币,但由于日本自身金融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同时在美国的控制下,日元很难摆脱对美元的依附地位,日元汇率波动频繁;日本长期执行脱离亚洲政策,对待二战时的侵略行为一直没有认真反省,而且不断伤害亚洲人民的感情;特别是日本在二十年来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对亚洲其它国家的经济贡献日渐减弱,日元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不负责任的表现,日元在亚洲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极低.相对于中国的快速崛起,日元的地位正逐渐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呼声日高在香港,目前社会上已达成了一个共识:香港工业应朝向高增值、高科技发展。香港多位学者、工业界人士、政府官员都在最近发表了对科技工业发展路向的建议。自1997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以来,香港已暴露出经济结构过于依靠金融服务业、房...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欧洲、亚洲等经济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是通过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过程为起点,中国应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吸取的教训以及对金融创新的应用及管理.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06,(4):20-22
背景 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了萧条之中。受国内外市场环境低迷的影响,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营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业务和利润连续几年停滞不前;业务竞争力和总体盈利能力低下;计划经济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尽管欧洲和亚洲的很多CEO可能对美国CEO的优厚报酬感到妒忌--感到美国CEO的高工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见不得人的问题,美国旺O看起来并不比他们在欧洲或者亚洲的同行们优秀得多,但是美国是非常成功的,也许是美国CEO们造就了这次成功,这也许能够给他们的高工资提供一些正当理由.但是即使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和下滑时,甚至当股票价格直线下降时,他们的报酬仍然在增长,这就加深了局外人的怀疑.  相似文献   

16.
ERP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地区经济和企业发展情况.无论欧洲还是美国,ERP产业的发展都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起来.今天,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板块正在迅速崛起,这为亚洲ERP软件企业的成长和亚洲企业中ERP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年的北京车展,又是一年的豪门盛宴.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北京车展已经成为国际上著名的汽车品牌展览会.来自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5家境外厂商和1800余家国内厂商参展;共有展车890辆,其中概念车55辆,国际品牌全球首发车7款,亚洲首发车24辆,上百款国内外新车首发亮相.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物经济的战略意义,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作了战略部署.例如美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费用仅次于军事科学.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不久,就在2009年3月9日签署政令,放宽联邦政府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条件.相关情况表明:世界上有先见之明的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战略性产业并重点加以扶持.  相似文献   

19.
《经济》2009,(12)
(一) 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始他在中国的首次正式访问.奥巴马是第一位在第一年任期内访华的美国总统,而他这次对中国的访问,也被普遍认为是亚洲之行当中最重要的行程.在三天时间里,奥巴马和中国领导人就热点问题进行了沟通.作为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贸易伙伴,中美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少分歧和摩擦,奥巴马将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期亚洲金融发展的新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G3经济体缓慢复苏,全球增长格局分化 后危机时期亚洲所面临的第一个常态化环境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分布将出现重大改变.美、欧、日G3经济体的经济呈现缓慢、浅度和曲折的复苏进程.2009年,美国GDP增速2.4%,欧洲4.8%:印度7.3%,中国高达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