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邻原则构造空间邻接矩阵,以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省域2000~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空间差异性。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统计值由2000年0.159增大到2001年0.202 9,后减小到2007年的0.197 9,继续减小到2008年的-0.034 9,趋势分析表明:中国省域碳排放量在2000~2007年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且总体上呈减弱趋势,到2008年呈显著性很弱的负相关。对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确定了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模式及空间演变态势,其散点图揭示我国存在中东部碳排放量高而西部低的空间聚集现象。并对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实现全国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价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宿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公云龙  张绍良  章兰兰 《经济地理》2011,31(11):1906-1911
运用全局和局域自相关统计量及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对宿州市商业和住宅地价的全局自相关、各项异性及局域自相关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 800m范围内,宿州市商业和住宅地价均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性且趋于高值集聚,随着相关距离的增大,地价半方差按球状模型曲线增长,自相关性逐渐减弱;在不同方向上,地价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不尽相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要大于东西方向,但随机性较强,自相关程度较东西方向弱;在全局呈显著自相关的情形下局域地价也主要呈空间集聚格局,但部分地区表现出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来分析女性职业自评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运用了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女性职业自评和幸福感的关系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得出女性的幸福感受性别、婚否、文化程度的影响;职业自评受工龄、年龄、文化程度、职位的影响。进而得出女性职业自评和幸福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即女性职业自评越高,其幸福感越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4.
基于ESDA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08-2012年专利权质押数据,对中国省际专利权质押的全局和局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进一步分析了GDP与专利权质押局域空间自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专利权质押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专利权质押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在空间上趋于集中,整体呈现非平衡性发展特征,并具有进一步加强的态势;中国专利权质押的局域空间格局5年内变化不大,形成了以东部和沿海地区为代表的高值集聚区,而西部地区则始终处于低值集聚区,四川、贵州和广州处于高—低区域。此外,区域经济增长与专利权质押发展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叶林  黄震方  王坤  涂玮 《经济地理》2012,(8):149-154,35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从"长三角"及"珠三角"向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1999—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不显著,但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沿海省份位于HH区,西部省份位于LL区,西南、部分东部和中部省份位于LH区和HL区。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非均衡态势,1999—2008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域旅游经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资源禀赋、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非洲经济格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建刚  尹海伟  钟桂芬  曾尊固 《经济地理》2006,26(5):771-775,791
通过收集1992—2000年非洲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选用10项代表性指标,采用均方差权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非洲各国家的经济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非洲各国的经济分异特征与规律。分析结果表明:Moran’s I指数为0.0214,非洲经济总体上存在弱的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非洲没有明显的区域经济集聚,而是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基本为“增长极”模式,尚未形成明显的经济区划。根据非洲各国的经济综合指数和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将非洲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6种类型:集聚发展型、极核发展型、集中贫困型、贫困核型、强嵌套发展型和弱嵌套发展型。最后,对非洲经济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准确把握地区工业经济效益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是经济地理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区域经济管理必须面对的难题。在对中国31个省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1年的工业经济效益进行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工业经济效益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的自相关关系,并且其负相关性越来越明显。继而对这一特点进行讨论,并对典型区域的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梁洁鸣 《技术经济》2010,29(8):45-50
本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R&D活动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中,并计算1990-2007年的Moran’s I统计值。结果表明,市域R&D分布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即空间集聚现象。各地区的人均专利数不是随机分布的,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常常与周围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相邻。结合Moran散点图与LISA研究分析得出,广东省市域的人均专利数不仅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还存在空间差异现象,总体上是一个中心——外围模型结构状态,由珠三角地区形成的富裕集聚区,另一个是由山区和东翼形成的外围低水平空间集聚区。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2012年各县(县级市)、地级市市辖区城镇居民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对福建省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县域城镇居民收入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现象,具有居民收入发展水平高和收入发展水平低的空间集聚特征;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也呈显著性,闽东南沿海大部分县域表现出"高-高"正关联,闽西北内陆大部分县域表现出"低-低"正关联。  相似文献   

10.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不仅会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且还会增加对原材料、生产设备、劳动力等的需求,从而促进与投资活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对《甘肃统计年鉴》提供的1982—2007年甘肃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ARIMA(1,1,1)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为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