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房地产租赁市场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房地产的租约,产生了承租人权益,同时,所有权人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受到了限制。所以,租约限制的房地产的价值评估与无租约限制的房地产评估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租约的限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对我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一直存在争论。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关于房地产价格的主要观点,然后分析了房地价格上升的原因和背景,在考察房地产价格、需求和供给指标的基础上肯定地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存在泡沫,最后就如何遏制泡沫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定量分析为主,辅以定性分析,旨在通过对房地产泡沫分析测度,及时把握当前福建省房地产泡沫状况,为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作者认为当前福建省房地产泡沫明显,局部类型商品房价格泡沫比较严重;房地产市场供求比例失衡,需求快速下滑,观望气氛浓厚,房价缺乏需求支撑面临下跌,泡沫破灭的前兆已显露。提出为防范房地产泡沫破灭,当前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应着力维持市场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房地产投资信托作为房地产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具有收益的稳定性和投资和流动性等特点。介绍了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种类、特征与运行模式,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房地产泡沫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房价收入比等指标对上海市房地产泡沫存在进行实证检测;然后利用收益还原法对泡沫程度进行测算,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基本方法有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剩余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五种。但存在使用条件方面的限制:如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和剩余法对土地交易市场和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成熟程度有较高的要求,而成本法不能计算出土地所在位置和用途对价值的影响程度。因此在评估实务中,较多的是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与上述的某一种方法并用,然后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简单平均或加权平均。  相似文献   

7.
张平 《理财》2012,(11)
2012年还剩下最后两个月。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尚不明朗。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对“金九银十”的期待,另一方面是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而房地产信托投资则是暗潮涌动,投资者对于房地产信托预期收益的揣测,似乎也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2012年底以来,国内一线城市及热点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国务院再次出台强力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高房价也再次引发了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本文无意回答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而是从泡沫的逻辑出发提出两个问题,希望提供思考中国房地产问题的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9.
刘娜 《金融博览》2010,(19):4-6
“房价过高”、“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控”……阵阵呼声,使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充满了争论、猜测、观望,变数不断……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房地产泡沫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房价收入比、租售比、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以及Ramsey模型来评价判断南宁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分析结果显示南宁曾经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现象,但是泡沫程度并不是很严重,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基本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11.
区域性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或过热,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房地产市场走势作出总体判断,从而分析了区域性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基本特征、主要成因和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0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但房地产价格上涨.空置面积增加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报告在“四季度货币政策趋势”中指出,“要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动向,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以适当比例适度增长,防止出现新的房地产泡沫。”这是自去年以米,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着重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警示性提示。  相似文献   

13.
尹中立 《中国外汇》2006,(10):17-18
2003年之后,中国不断膨胀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但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时,主要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忽视了金融外汇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泡沫是长期困扰现代经济的顽症之一,而房地产泡沫测度更是房地产市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比较了房地产泡沫测度的几类常见方法,并回顾了房地产泡沫测度的四个大类的理论价格法,即资本边际收益率法、房地产收益贴现法、经济基本因素回归法和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法。同时,指出了这四种理论价格法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在对这四类方法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一些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产生了大量的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针对金融危机下房地产业出现的新情况,本文阐述了金融业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泡沫防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定义了商品房库存数量为新开工面积与销售面积的差额,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库存与泡沫状况进行了定量估计,并对房地产市场高库存与高泡沫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房价特性是一旦形成“泡沫价格”,要么上升要么下跌,而不可能在泡沫下稳定价格.并对去库存与去泡沫相一致、防范银行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任建 《投资与合作》2005,(10):22-41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得到显现的时候,“泡沫说”、“拐点说”、“冬天说”、“观望说”,种种声音不绝于耳,甚至社会和业界对房地产市场的盈利预期也渐渐开始失去幢憬。但是恰恰就在这个时候,一股强大的境外房地产基金主导的投资热潮已经开始试水中国房地产行业。从种种迹象显示,这部分资金目前已经加快运作速度。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爆炸式发展时期,而国外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教训使各方对房地产的“超速”发展产生了担忧.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缓慢,房地产市场60%以上的开发资金都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支持.商业银行在分享房地产发展带来巨额回报的同时也积聚了越来越大的风险,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就可能会引发银行信用危机、清偿能力危机等,甚至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动荡.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现状着手,探析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规避及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持续多年了。北京市二环内的住房在十几年时间里由3000元左右上涨N6万元以上,上涨幅度20倍以上。在世界房地产市场发展史上,这些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即使是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与当前中国房地产泡沫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相似文献   

20.
从定量的一系列指标和定性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来看,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的诸多重要特征都已能在当今中国找到清晰的投影。当今中国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在诸多重要特征上出现"重合",在科学哲学上并不能论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必然会重蹈日本之覆辙,但这些在重要特征上的"成功验证"得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可能重蹈日本覆辙的经验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