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健 《价值工程》2011,30(6):317-317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课外活动效果,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海英 《价值工程》2011,30(15):242-242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不能仅停留在态度和理解上,只有切实投身于课外体育活动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价值所在。本研究就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切实改善和提高其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调查分析了陕西省高职院校如何组织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模式,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陕西省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陕西省高校落实《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活动、推动西部学校体育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闫强 《价值工程》2010,29(35):207-20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对陕北地区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认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积极;男生选择球类运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多,体育舞蹈、健美操在女生中占很大比例;场地器材、无人组织指导,没有时间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陕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6.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之一.广泛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体育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现阶段,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主要是由于缺乏运动氛围、学习压力大、缺乏场馆器材、缺乏组织、指导、缺乏锻炼的知识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文章主要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梅丽娜 《价值工程》2011,30(36):237-237
本文从讨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关系入手,提出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8.
李蕾 《价值工程》2012,31(18):247-24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分层抽样的原则,以陕西省8所高校16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寻陕西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充分研究如何发挥高校体育功能,努力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并为我省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改革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1160名广西商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关的兴趣、爱好、组织形式及影响因素等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运动项目选择、兴趣程度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多以结伴和班集体的形式参与到球类项目运动中;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缺少组织管理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1160名广西商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关的兴趣、爱好、组织形式及影响因素等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运动项目选择、兴趣程度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多以结伴和班集体的形式参与到球类项目运动中;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缺少组织管理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梅丽娜 《价值工程》2011,30(20):205-205
本文就实施高校课外体育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的高校课外体育教育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沧州某高专院校学生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实验前后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不同体育活动项目各因子总体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体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爱祥  唐伟宇 《价值工程》2011,30(36):146-147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建立全新的符合理论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固然最为理想,但对于教育改革一线的实际操作者来说,不可能指望一夕之际达成此种理想状态。于我们而言,如何立足于现有高等教育架构和实际,在操作领域进行"渐变"方是工作方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提出了基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并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证,并尝试实际合理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widespread agreement that success in organizations requires more than high intellect. Thus, college recruiters commonly examine job candidat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search of “well‐rounded,”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and interpersonally skilled students. Intuitively,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eem like valuable student experiences; however, research evidence is sparse, suggesting far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Is particip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truly linked to interpersonal skill performance? Does leadership experience make a difference? Do 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s yield higher skill development? Six hundred eighteen business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ir extracurricular involvement to four interpersonal skills were examin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and recruitment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能掌握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体育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能把所学的技能,灵活地应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要达到这个目标,仅靠体育课是不够的,故应以课外体育活动为突破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组成各类社团,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或练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为其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郑峰 《价值工程》2012,31(14):280-282
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陕西省含光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调查。通过了解目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实际情况,对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益于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