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辉 《生产力研究》2014,(2):65-69,154
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路径。价值链治理的本质是追求最大化价值链剩余,由此决定价值链治理的模式、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一般路径及可能存在的障碍。得出结论:地方产业集群应从积极融入GVC治理机制,主动承接价值链主导者的技术转移;努力创造有利条件,主动实现攀升;优化公共政策环境,助力集群升级等方面,力促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摆脱这一困局,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在于通过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摆脱这一困局,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在于通过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嵌入全球价值链(GVC)曾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路径,但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及东西部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在考虑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时,就必须强调国家价值链(NVC)的建立和完善。在西部产业集群发展中,吸纳产业转移和发展创新应同时进行,通过构建适合现今情况的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下的NVC,最终实现西部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艺  文淑惠 《经济学家》2023,(10):43-52
RCEP是东亚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基于改进的贸易联系强度指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21年RCEP制造业贸易网络与各成员国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演变趋势,并对贸易网络演化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RCEP制造业整体贸易联系强度明显增强,中国成为贸易网络的中心,但在全球价值链上仍处于中低端位置。第二,网络中心度和贸易联系强度对成员国的GVC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聚类系数与GVC分工地位负相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的聚类系数对GVC分工地位有正向影响。RCEP成员国均能从区域贸易网络发展中受益,但发达国家GVC分工地位提升更显著。第三,技术溢出、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韧性三种中介机制的效应具有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机制实现GVC分工地位提升。而对于发达国家,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产业转移的中介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GVC)以实现产业升级,获取全球分工收益的过程中,IC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明显受到领先公司战略意图和升级控制的影响,这种锁定效应使IC产业陷入的升级困境。因此,以代工制造模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如何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提升其价值的获取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从高级要素积累的角度探讨IC产业由价值链由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迁的策略选择,以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经贸协作新模式,全球价值链(GVC)将各国联系起来,给各经济体带来源源不断的机遇。各国在享受红利的同时也正应对共同的难题:全球气候变暖。制造业作为高能耗产业,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CO2。在理论方面,从规模、技术和结构效应三方面分析了GVC嵌入程度对制造业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在实证方面,测算了2000—2018年中国制造业GVC嵌入程度和碳排放量,并运用OLS法研究了GVC嵌入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GVC嵌入程度数值呈现“M”型变化趋势;我国制造业GVC整体嵌入程度较高,但后向嵌入度远高于前向嵌入度;GVC嵌入程度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量具有正向影响。最后,从积极嵌入GVC高端环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能源结构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格局下,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现状,揭示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机制:依托国内大循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领性原创性技术、实现数字技术自立自强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融入全球创新链、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全球价值链整体效能,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从吸引全球高级创新要素、强化基础研究突破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数字技术赋能等方面,阐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全球制造网络与我国制造企业嵌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着企业知识基础薄弱、技术能力缺失、创新能力落后的状况,这一现状决定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旗舰企业主导的全球制造网络中,处于网络边缘化的位置。为此需要通过两种模式嵌入全球制造网络:①密切与国际旗舰企业的联结,学习和获取资源、知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本地企业和国际旗舰企业之间的交互关系;②试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全球制造网络,主要涉及本地企业和全球资源、能力的整合与互动。所以,研究全球制造网络与我国制造企业的嵌入模式,对于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中国的贸易总量和GDP高速增长,但是出口的主力军——制造业却总是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其结构升级一直未能实现。利用全球价值链(GVC)方法,首先解释中国贸易量激增的现象,然后从GVC治理和产业链升级等角度揭示中国制造业长期停滞不前的三大原因,最后基于这些原因给出中国制造业突破困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全球布局发生重大调整。一方面,由于区域制造业综合成本的变化,推动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技术经济》2019,(3):49-59
从区域经济前向关联视角,构建了国家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相统一的、产业-区域双视角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考察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特征。研究发现:2002—2012年期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中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区域"内向性"特征较明显;分区域考察,中国东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有较强技术能力的大型企业对技术进行集成和创新,通过大企业的结构升级,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要引导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网络链接模式向基于价值链主导的模式发展,在装备制造核心企业之间搭建开放性、网络化的生产组织;要使社会网络层成为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支撑,让区域社会创新网络的发育和形成成为集群发展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4.
马广程  许坚 《技术经济》2020,39(7):169-175,192
本文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依据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际产业转移情况,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价值链地位提升促进产业向外转移。劳动生产率提升、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有利于产业向外转移,而过度投资和行业垄断则导致产业向内转移。第二,分行业类型检验结果表明,中低技术行业产业转移对于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的反应更为敏感。第三,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间品贸易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作用于产业转移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陈艺毛  李春艳 《经济纵横》2019,(11):108-121
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取跨国资本和扩大贸易流量,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嵌入全球知识生产网络、获取更多国际知识溢出的机会。我国在吸收利用国际知识溢出的多种渠道和途径中,进口贸易渠道水平国际知识溢出能够促进产业实现流程升级,垂直国际知识溢出的后向关联效应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形成了倒逼机制,但前向关联效应抑制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前向参与程度,导致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陷入进口贸易的"需求锁定"中。FDI渠道的水平和垂直国际知识溢出均阻碍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虽然后向关联效应能够加深前向参与程度,但其他途径均使制造业后向参与程度加深,并由于过度嵌入而陷入低端锁定的危险中。我国制造业国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提高能够正向调节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但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不同影响的进口产品给予不同的政策;积极应对外商投资的结构变化,调整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途径。文章以研究创新能力研究综述为背景,结合应用资源观和动态能力观理论,探讨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提出上海要进一步重视创新要素的整合能力培育;以高端制造业引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注重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塑。  相似文献   

17.
网络嵌入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研究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知识搜索条件下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依据224份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数据,运用“网络嵌入性-知识搜索-企业创新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嵌入性和知识搜索能力越强,企业创新能力越强;网络嵌入性提高对知识搜索起促进作用;利用型知识搜索在网络嵌入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不断调整在集群网络中的位置,提高知识搜索能力尤其是利用型知识搜索能力,实现集群内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大多面临着区位低端锁定的风险,因而结合地方特色探索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模式意义深远。以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河北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构建以内部价值链治理为主体、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政府支持为助力的"一体两翼"模式,不断提升地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实现价值链层级从低端向高端飞跃。  相似文献   

19.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2001—2014年海关微观数据库和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中国30个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绿色经济效率指数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发现,GVC嵌入能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这一促进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区位和时间阶段的异质性。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发现,GVC嵌入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和刺激绿色消费需求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金融发展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吸收能力也可正向调节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正向影响。另外,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扩散效应”会随地理距离增加而不断衰减。基于此,各地区政府在持续扩大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完善地区金融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地区间行政壁垒,有效发挥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地区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虽能借助全球价值链(GVC)完成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和链升级,出现被跨国企业“俘获”的现象。以GVC理论为视角,界定了GVC下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的内涵,运用GVC理论对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探究了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GVC下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即渐进式升级路径与跨越式升级路径,旨在推进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摆脱跨国企业的“俘获式”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