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中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状况,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几点对策:第一,完善公信力监督评估制度;第二,加强制度实施的监督机制;第三,形成自下而上、相互学习的制度创新路径;第四,鼓励制度创新,建立学习型政府、创新型政府;第五,注重制度的生态环境建设,防止盲目创新、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10)
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及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行政问责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作为敦促行政官员依法办事、提升政府权威与公信力以及回应社会舆论社情的重要方式,行政问责业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方式。但不可否认,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问责立法缺失、行政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要素内涵界定模糊以及问责文化乏力等方面。文章基于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样态,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就明确问责要素、推进问责立法进程、规范行政问责程序以及提升问责意识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既可以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也可以从后现代的角度获得理论支持。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看,人的主体性、自然正义原则、人民主权理论都主张公民参与行政决策;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反权威、反理性、反一致性都是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4.
公众的信任对公募基金会的发展举足轻重,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公募基金会面临着信任危机的挑战,但"危机"中孕育着改革的"机遇"。公募基金会的信任危机问题实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次生现象。如何重获公信力?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透明公益是根本;二是完善制度是保障,三是组织自律是关键。转型社会中即使公募基金会存在公信力缺失的问题,但其巨大的社会功能仍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邻避冲突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性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从地方政府决策角度而言,行政决策理念的偏误、公共决策机制的不完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是造成邻避冲突的重要诱因。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遵循公开和预防的决策原则,完善公民参与型决策机制,并对附近居民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回馈。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信力与市场信用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市场信用秩序混乱,信用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政府公信力不足对市场信用秩序的影响指出,提高各级政府公信力是改善我国信用状况的必要条件,因为政府公信力不足会降低交易主体对失信惩罚和守信有利可图的预期,这是造成市场信用缺失的内在机理。最后讨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从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破性,以及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紧迫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进一步阐明只有文明、科学、人性的施行行政管理的政府,才能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才能拥有长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发展角度冷静地思考和设计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体制改革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建设民主政治体制为目标和重点的纯粹的政治体制改革,另一种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就中国从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向城市社会和现代工商业经济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较为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看,由于期间各种复杂的问题较多,为使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要选择政治上较为集中的体制与经济上自由的市场体制相搭配的模式。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应当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将目前还带有计划、行政、生产建设型色彩的政府,转变成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型的政府,大幅度地减少阻碍经济发展、降低办事效率和产生寻租腐败的行政审批、许可、收费和垄断;改革县和县以下政治体制,取消乡一级政权体制,压缩县一级政权体制的机构和人员,从而减轻农民和企业的负担;理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财政税收和事权关系,不仅要划分各级地方的收入,还要明确各级地方应当负的责任,既避免中央财力分散没有权威的情况发生,也要避免收钱不干事和干事没有钱,使基层加重农民和企业负担、百姓和企业怨声载道的局面出现;改革党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以现代企业组织的形式出现,使党对企业的领导成本最小、效率提高和摩擦减少;改革土地制度,使村组织和乡县政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规定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如果行政首长的行政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就应该负相应的责任.在我国政府管理的实践中,行政首长责任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而针对行政首长责任缺失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大多从法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行政学角度,对行政首长责任缺失的涵义、特点以及治理对策等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炜 《经济师》2012,(1):135+137
我党一直重视大学生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和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把大学生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是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根本,它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取向的抽象的政治信念或观念,并且反映个人关于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一般评价,关乎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文章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来进行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及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了从人民公社向“乡政村治”体制转变。在这一体制上的变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力弱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村基层政权权威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村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控制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培培 《广东经济》2016,(12):249-250
当今政治时代是互联网政治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舆情的传播地和集散地.网络真情的发展对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针对网络舆情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现状,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作用,认清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网络舆情的体制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参与渠道,打造责任型地方政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赵文 《经贸实践》2016,(18):195-196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基础的最好体现.然而一系列研究以及数据表明,中国现在面临着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趋势,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受到质疑.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较为分散,只有通过不断地对学术前沿进行综述和总结,才能比较全面的掌握学术研究趋势以及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中,政府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政府合法性权威系指政府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所铸就的某种使人心服的力量和威望,这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本文对增强我国政府合法性权威所提出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地方政府治理机制的缺失可以从政府规制的角度来分析,经济规制、社会规制和行政规制都存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治理目标是建立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政府,为此必须理顺行政原则和转变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16.
汤子  吕嫘杰  张平 《经济师》2011,(3):32-34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总体上是提高的。但在我国政府职能由"全能型"逐渐转向"服务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服务方式简单粗暴、行政权力滥用、行政效率低下、公布信息失真等问题,从而使我国政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也使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受到影响,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文章通过对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社会的根本,也是商业伦理的核心。诚信伦理是商业社会经济有序运行的核心价值,商业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诚信伦理的支撑。本文分析了诚信与商业伦理缺失的表现,辨正地阐述了诚信与商业伦理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探讨了缺乏诚信商业伦理给企业和市场带来的危害。并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制度保障、商事活动主体自律、诚信与伦理道德教育、政府表率、舆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和商业伦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债务风险历来都是威胁政府稳定、降低政府公信力,最终可能会影响地区经济和稳定甚至世界经济和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国的政府债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尽管依然可控,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潜在威胁;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表现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管理风险和外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政府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强烈,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探索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迫切需求。我国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建我国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应该从立法开始,制度上加以保障,形式上加以规范,增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权威格局是各种权威要素因地位差异构成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秩序协调机制,对权威格局的研究是从合法性角度对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具备的民众基础的考量。调查结果显示:新疆社会政治稳定具备牢固的维吾尔族民众基础。维吾尔族民众信任的权威格局中。以领导干部为代表的法理型权威在个人和社会事务两个领域普遍受到信任,占据权威格局的主导地位,辅之以在社会事务方面越来越受到信任的知识能力型人才代表的新型权威。经济愈发达的地区,情况愈是如此。宗教人士所代表的传统权威能够发挥的作用主要局限在社会事务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作用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