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一时期,有人指出我国房价太高,应降价。以北京市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售价与户均收入相比,房价收入比达到11倍,比当年世界银行驻华专家提供的3-6倍的“国际惯例”高得多。还有人以一个近几年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其中有两年增幅超过10%)为例,认为房价的上涨速度太快。  相似文献   

2.
在房地产市场问题上,再没有什么问题比房价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了。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是,房价会长期上涨。从整体上看,长期收入和租金的上升导致了房价的长期上升,房价的长期上涨速度超过通货膨胀率但明显低于收入增长率。住房价格长期上涨的神话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3.
有位作在提出我国的房地产泡沫会很快破裂论点的同时,还提出了衡量是否产生泡沫的标准,其中,第一条标准是房价收入比。最近,有篇章也坚持这一标准,并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过所谓“国际惯例”的4~6倍为据,想用以说明我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多么普遍和严重。还有篇章以1998~2004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分别提高20%和35%为据,试图证明美国的房地产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相似文献   

4.
杭东 《上海房地》2014,(9):17-18
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涨的态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居民正常需求的满足,不利于我国的民生。对房价进行调控成为当下政府的关键任务。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在制定调控政策时有理可依.实现政策的高效性。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趋势分析 从房价收入来看,我国的房价与收入的比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以来.房价收入比逐年上升.说明房价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满足其对房地产的需求,房价开始超出居民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5.
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2005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只有6.77,并不是很高,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很大,2005年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是22.69,而最高收入户只有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大大超过国际同等差距。这种巨大的社会差距,要求我国政府应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6.
2006年第三季度最新统计分析显示,京沪穗深四地房价,除上海回调外,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经过对"房价收入比"分析,今年四地的"房价收入比"均达到10以上,深圳名列第一,房价相当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76倍,第二位的是上海,为15.55倍,其次是北京,为13.55倍,最后是广州12.67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倍。也就是说四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一房地产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规定房价收入比不得高于3倍”。只要对美国的国情和房价收入比有所了解的人都看得出,这个“美国规定”是作者胡编乱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房价收入比不是衡量泡沫的标准,因为;泡沫和房价收入比的释义不同,反映不同质的经济现象;4-6倍的房价收入比不是国际惯例;居民的贫富程度、房价、居民收入水平等与泡沫没有关系。当前的问题是,西方国家和我国经济学界对价格离开价值多高才算形成一般性泡沫的“泡沫状态”没有统一定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言论     
《房地产导刊》2006,(11):9-9
一是房价收入比。联合国1993年对世界107个国家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出的标准是3—6倍。即你购买一套房子时,总房款(包括装修费)与家庭税后收八之比如果为3—6倍.则说明这种房价在你的支付能力内。这一比例越高,说明房价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城市层面来看,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呈显著的U型关系,相对低的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产生了抑制作用,而较高的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从一、二、三类城市来看,一类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促进了产业升级,而二、三类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抑制了产业升级;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城镇化门槛特征,城镇化水平高的城市其房价收入比促进了产业升级,城镇化水平低的城市其房价收入比抑制了产业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对城镇人口流动具有筛选作用,影响人才集聚,房价收入比通过人才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唐城一品开盘价格是6万元,最好户型价格接近10万元一平米。近一年,北京的房价飚升之势令人咂舌,高价楼盘和土地高拍带动了整体城市房价的上涨。从收入比的角度来说,北京的房价已经是香港的5倍。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房地产专家吴永辉分析,在全世界范围内,房地产首先是一个民生工具,是我们基本的需要,然后才是投资工具,可是我们国家走反了。在全国各地市民对高房价的一片抱怨与声讨中,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六条房地产调控措施。去年是时,“国八条”颁布后,对房价上涨抑制作用有限。“国六条”对抑制房价涨…  相似文献   

12.
冯科 《东南置业》2006,(8):22-25
2006年第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趋势。其中,北京房价第一季度上涨17%左右。而房价快速增长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是我国收入失衡的具体表现,也是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各类矛盾对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透过房价收入比看房地产市场泡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房地产泡沫,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文章在分析了房价收入比在我国偏低的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国外4~6倍的房价收入不适宜判断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并从房价收入比的波动程度和收入对房地产价格的解释能力入手,通过对各个省历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研判泡沫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价收入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红旭 《上海房地》2009,(10):42-45
一、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和衡量标准 (一)房价收入比的计算公式 房价收入比是指房屋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对于房价收入比的计算,不同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指标和不同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的数据皆来自于国家统计系统,其中商品住宅特指一手房,不包括二手房。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导刊》2012,(4):12-17
自温家宝总理提出"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的说法后,有网友根据"2011年当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合理房价收入比/90平方米",计算了各地的"合理房价"。如北京4387元/平方米、上海4831元/平方米、广州4573元/平方米、南京4293元/平方米等。这一略带调侃性质的计算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一些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的尴尬。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至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果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多数城市的房价都属于过高范畴,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更是远高于这一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数字     
《东南置业》2009,(9):21-21
4104亿,央行8月新增贷款较7月有所增加;27:1,北京房价收入比悬殊大;45.68%.我国城镇化率逐年增长;2%,70城市8月房价同比上涨;18,631万平方米,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17.
萧琴  季菲 《楼市》2012,(7):75
2012年,楼市调控的指向已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转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什么样的房价才算"合理"?自从"两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给出两个标准后,各地的合理房价版本便在坊间流传,掀起了全民房价的大讨论。人们按照"2011年当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合理房价收入比/9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各地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以及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从目前的判断依据看,常用的参照指标是国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它也是制定住房政策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统计,3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比去年同期上涨7.63%,涨幅比上月下降2.72%;环比由2月份上涨1.61%转为下降0.77%。存量房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8.53%,涨幅也比上月下降2.07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认为,从3月份的房价走势看,国家针对房价过快上涨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仅从这一个月的房价变化还很难确定房价较大幅快速上涨的势头是否得到遏制,今后房价走势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张倩 《总裁》2009,(10)
近几年,关于我国房价问题众说纷纭,房价收入比被作为判断房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房价收入比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阐述了房价收入比的定义、特性和计算方法,然后论述了我国房价收入比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使用房价收入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