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克思确立了面向现实的实践理性思维,使哲学成为批判的革命的理论,并使实践理性同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革命统一起来。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传统的无产阶级革命观,中一方面又批判技术理性对人的异化,把实践理性同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成为向化批判转向的中介。批判理论实现了实践理性同化批判的契合,完成了传统革命观向人性解放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杜刚  坚喜斌 《经济师》2010,(8):15-17
文章运用后现代批判理论,在对传统的人才激励的人性观、权力观和价值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后现代的人才激励应该建立在符合人创造性实现的人性观,基于知识上的权利安排和个人道德选择自由化之上。并进一步指出,在人才激励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建立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的人才激励制度,同时还要转变人才激励部门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20,(1)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形态和消亡等问题。他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社会中产生的。古希腊时期的国家观呈现出整体主义的特色,这是一种以伦理性、道德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城邦民主国家观。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国家观中,私有财产问题成为探讨国家产生的重要理论视角。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国家至上"国家观从思辨的角度论证国家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国家是普遍意志的代表,国家是"行走在地上的神"。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维护私有制前提下提出国家消亡思想,只能是一种"近似消亡论"。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技术的概念.生态技术观是对传统技术观的批判,是在传统技术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技术观不注重环境,以片面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生态技术创新正好处理好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问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研究为基础,对当下马克思分配观研究中存在的误读和曲解马克思原意的部分理论观点作了澄清和纠正。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内涵的确定问题;二是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公平或平等的存在问题;三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存在"资产阶级权利"的认识角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企业能力,各个学者的观点莫衷一是。陈劲等认为,关于企业能力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知识载体观、元件一架构观、平台观和技术能力观。黄金孚提出,从哲学的角度看,“能力是某个社会主体(组织和个人)对客观世界所发挥的作用力”。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能力可理解为个人或组织所  相似文献   

7.
构建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是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进程的理论要求和时代要求。本文认为,应当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精神,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唯(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论的理论思维,批判吸收现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蕴含着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并借鉴其诸多实证研究成果,以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为基础实现对按劳分配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任何理论都有其历史继承性,马克思的主客体观也是对以往哲学的继承和批判。继承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能够使理论获得历史依据以及历史系统的支持。马克思的主客体观的历史继承性,体现在主客体概念、主客体统一观、感觉主体性三个方面,但必须承认马克思的继承是批判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女权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权经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思想流派逐渐为西方社会科学界认可。女权主义经济学家批判了主流经济理论的方法、模型和主题,主张推翻个人的、完全数学模型化的、以市场为中心的主流范式,建立超越个人观和整体观、以定性分析为主、解释范围更广的经济理论。它明确提出将社会性别分析引入经济理论,重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贸易条件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或减少了,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了。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产权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产权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国家和法律层面到经济层面、由法权到经济权利再到权利由以确立的生产力基础、由唯心到唯物、由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由以逻辑思辨为主到以历史考察为主的转变过程,马克思的产权观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唯物主义产权观。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帅 《生产力研究》2006,13(11):276-278
文章基于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工作,评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观点。首先,以资源观的发展为线索,综合归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主要观点;其次,以Barney和Peteraf的相关研究为代表,阐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在指出资源观相关理论拓展的基础上,评述了能力观、知识观及动态能力观对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时革 《当代经济》2016,(28):126-128
现代货币金融理论金融变革主线之一是将文化内涵、制度因素嵌入传统金融理论模型,这其中涉及到金融中的传统课题——货币及其本源.而且这种新的研究更加重视政治或社会关系对货币、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货币形式的发展演进和货币本源问题的纷争,对主流学派“货币观”进行了评析和批判,重点研究了货币化生产及货币、信用与社会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及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财政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价格决定的财政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货币论认为价格水平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但是它忽略了政府预算约束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价格决定的财政理论批判了传统模型中价格均衡的不可决定性,提出了新的均衡条件,即实际政府净债务应当和实际政府剩余相等,这个均衡条件赋予了政府选择实际价格路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 发展中国家应以什么样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为指导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以比较成本、要素赋有条件、自由贸易等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统称“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经验为基础的,基本上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不否认其个别原理具有一定适用性)。这些学者在批判旧说的同时,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和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套较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些理论虽不尽完善,但毕竟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与条件发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毋庸置疑,它对于当前中国的外贸发展也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资本观囿于“物化”理论,总体而言是一种“物化资本观”。一方面,青年马克思把资本泛化为具有牟利功能的“物”,因而认为货币等存在物天然就是资本;另一方面,他虽然尝试深入到“资本—劳动”的社会关系之中,并据此写下了资本的三条定义,但这一探索仍未触及资本在生产关系维度的核心内容,最终陷入难以自洽的理论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青年马克思尚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人本主义哲学方法使马克思秉持“人—物”对立的思维范式,资本作为人的自由本质的对立面势必表现为僵死的物,并且,只有作为死物的资本才是根本上亟待被批判和扬弃的。当然,在物化资本观的主旋律下,马克思也注意到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支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潜在的视角为其资本观在之后的革命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发展智能制造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分析智能制造特征和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过程,提出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实证数据对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国家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建设、集成互联、数字化转型等因素正向影响智能制造发展。从技术创新、政策制定、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提高智能制造能力的建议,为促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本文作者"生产劳动理论观"批判的三个内容的反批判:一、到底谁在搞唯心主义?二、如何科学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三、什么是"人民之友"?  相似文献   

19.
华欣 《经济论坛》2006,(10):76-77
一、关于企业家的一般假设关于企业家的界定众说纷纭。“基本素质观”认为具备某些素质(特征)的那种人或群体,就可称为企业家。“创业过程观”认为,在企业中担当主要领导岗位的人或群体就是企业家。“结果导向观”认为企业家是从事经营活动并做出优异成绩,受到社会认可的人或群体。不论何种观点,都对企业家存有一致的推断。企业家都是企业经营者,而企业经营者并不都是企业家。该推断意在区分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家两个概念,并且认为一个人只有进入企业经营者的行列,才有可能培养成为一名企业家。成为企业家是一种自愿行为,个体对自身能力把握充…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BDI审慎式智能体一直缺乏一种高效的实现机制,而且不具备通过利用由应用环境反馈的信息来完善其性能的能力。为此,在传统智能体系统操作模式基础上引入有效的学习和感知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事例推理(CBR)的自适应审慎智能体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CBR系统和智能体认知理论之间的映射关系来构造审慎智能体,并利用CBR的认知-学习循环周期不断完善智能体的知识库来提高其在动态环境下求解问题的自适应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求解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