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权作为财产权利的一种,去人格化的过程就是产生可让与性的过程。我国债权让与制度的确立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债权与证券的结合形成了证券化的债权。为了使债权具有更强的可让与性,需要采取一些证券化的制度设计。债权让与通知的替代、无因性原则的采用、公开市场的形成和交易场所的建立以及交易规则的确立,都促进了债权的证券化。债权的证券化促进了财产权利价值的流通,实现了财产权利价值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债权转让的法律性质、构成要件、法律效力等基本问题,对理论与实践中突出的某些问题,如债权表见让与、债权让与抵销等进行了重点的阐述。从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视角探析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国法律实务现状分析和国内外立法比较研究,论证我国债权让与制度框架内允许将来债权让与在理论上的可行性,进而提出在将来债权让与制度的设计中,应从严格限定适用范围、制定合理生效规则、建立登记公示制度三方面进行立法,以预防将来债权让与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让程序通过保障证券化资产的独立性实现风险隔离的功能,其由两个步骤组成,一是实现证券化资产的转让,二是对有效转让的译券化资产予以财产登记。债权让与是资产转让实践中最彻底、最简便也最节约的方式。本文从适应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需要出发,参考国外立法和实践经验,探讨民法债权让与限制之扩张以及让与时附属担保权剁移转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让与通知是债权转让进程中的核心,它关系到整个债权转让能否顺利进行。然而我国《合同法》对于让与通知的规定却仅寥寥数语。虽然债权人基于债权的财产性可以进行任意处分,但是此时处于弱势地位的债务人的权益如何来保障呢?而且作为受让人,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债权?所以,文章将从债权让与通知的性质、主体、效力三个角度来深入理解让与通知的意义,从而更好实现让与通知的价值。并且针对我国现有法律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租赁债权证券化是打通租赁公司与资本市场通道的重要工具,也是租赁公司融资的一项潜在渠道。但是。在我国要实施租赁债权证券化,不但存在内在的制约,如利差空间不大、风险与报酬的匹配存在问题、租赁债权合约的同质性及标准化很难实现等,更存在制度的瓶颈。主要是:法律制度尚处于空白,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模糊。信用环境恶劣,机构投资者缺乏,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或与债务人恶意通谋实施旨在侵害债权人债权的行为并造成债权人损害.由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将债权纳入侵权法的调整范围,它突破了传统民法理论上债的相对性原则,形成了合同法与侵权法的交错,一直是民法界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中国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没有采纳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现行法中也无具体条文规定该制度,从理论上探讨此项制度则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租赁债权证券化是打通租赁公司与资本市场通道的重要工具,也是租赁公司融资的一项潜在渠道,我国要实施租赁债权证券化,就应对功能优势与实施风险同时并存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租赁债权证券化是打通租赁公司与资本市场通道的重要工具,也是租赁公司融资的一项潜在渠道,我国要实施租赁债权证券化,就应对功能优势与实施风险同时并存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对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了,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对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大胆设想,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债权资产证券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民法理论坚持债权的相对性,债的相对性体现了债的对内效力,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则体现了债的对外效力,二者并不相悖。本文从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基础、构成条件、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2.
马琳 《大众商务》2010,(16):254-254
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是自二战以来,现代各国民法也都广泛的采用的模式。无论从实践立法的角度,还是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价值的角度,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予以承认和肯定的。债权形式主义模式是在维护民法"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保障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体系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保障了交易安全,它是维护社会"更高层次正义"的体现,是我国应一直坚持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已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对应收债权的资产交换业务,以及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应收债权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债务人应按重组债务账面余额转销债务,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转销债权等;2.债权人的会计处理,以应收债权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结转债权,按受让债权的应收金额确认应收债权等。  相似文献   

14.
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是自二战以来,现代各国民法也都广泛的采用的模式.无论从实践立法的角度,还是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价值的角度,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予以承认和肯定的.债权形式主义模式是在维护民法"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保障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体系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保障了交易安全,它是维护社会"更高层次正义"的体现,是我国应一直坚持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破产中职工劳动债权的保护涉及众多主体的利益关系调整问题。将职工工资放在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前或放在其中进行清偿的立法思路并不具有合理性。将劳动债权无条件地全部放在担保债权之前清偿,亦将严重破坏担保制度建立起来的信用机制、损害市场秩序。可行的做法是,从担保物变卖价款中拿出一定比例对职工劳动债权进行清偿,或者考虑对职工劳动债权的范围设定种类或时限予以优先清偿;若仍不能得到足额清偿时,则由政府设置保障基金等其他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期限的负债资金,构成了企业的债权融资期限结构。企业对债权融资期限结构进行选择,目的是为了降低债权融资成本,提高债权融资的收益,最终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本文利用34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1997—2004年的财务数据,通过建立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证明企业价值与债权融资期限结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实证结果还表明企业规模、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对劳动债权与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实现的优先性作出了规定,即以时间为界限确定了劳动债权的实现优先于担保债仅,然而学术界对担保债权与劳动债权在优先受偿方面孰先孰后一直存在分岐。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不良债权是中日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分析中日不良债权现状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视角对两国不良债权的成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消除形成金融不良资良的制度性根源。最后提出化解中国不良债权的几点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合同债权保全制度是保障债权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合同债权保全制度的内容,起源,作用谈起,具体阐明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内容,构成,行使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债权治理具有约束、相机控制和信息传递等作用 ,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由于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 ,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治理是失效的。原因在于债权治理作用的发挥受到产权制度、银企关系和破产制度某些方面不完善的制约 ,而现行的产权制度是制约债权治理作用有效发挥的最主要的制度性障碍 ,提高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率是理性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