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导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性的战略地位,主导产业的确定与培育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主导产业理论为基础,根据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了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光电、输变电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并针对主导产业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对外服务功能量指标,利用2000、2005和2010三个年份的数据,对比分析三大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对外服务功能.研究发现,就对外服务功能总量而言,珠三角提升快速,长三角稳定增长,然而海西则持续减弱,这显示各地劳动力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差距.三地区内部,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等级结构也呈现不同的特征,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对外服务功能总量的地区悬殊.在此十年期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外服务功能的重心位移,既反映出海西地区陷落“各地”的原因,又预示其仍将面临南北“挤压”的困局.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入产出表,以河南省各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相关系数,并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的选择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电力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四大部门不仅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4.
黄涛  夏恩君 《特区经济》2011,(7):264-265
本文通过东北地区服务业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就业结构、服务业内部结构角度对三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得出结论:东北地区服务业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表现在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与服务业所占的权重。东北地区服务业应优化产业结构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超海 《南方经济》2015,33(11):110-120
基于2010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地区企业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企业农民工的工资总量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地区显著高于珠三角地区;企业农民工工资结构则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长三角地区企业农民工的基本工资显著高于珠三角地区,但两地企业农民工在加班工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加班制度是珠、长两地农民工生产体制共有特征,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工资权益不如长三角地区,主要在于珠三角地企业或工厂的基本工资低于长三角地区,并且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不公平程度要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要想维持或不扩大与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差距,需要付出更多的加班劳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建立能源环境约束下新疆工业结构调整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目标,根据规划要求确定模型中参数,得出实现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工业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发展的行业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鼓励发展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控制发展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限制发展的行业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结构性矛盾和生态环境恶化,主导产业选择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忻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现,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第二产业21个行业进行综合评价,得分为正的6个产业依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利用外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成为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珠三角利用外资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长三角崛起与珠三角构成竞争态势;另一方面,珠三角自身“民工荒”和劳工成本上升、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日趋严峻。珠三角唯有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9.
程翠凤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21-25
文章依据统计数据,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制造业29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江苏制造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体上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步;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二大支柱产业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经济效益较差。文章最后还科学分析了这二个行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湖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中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起着引领中部工业崛起的重要作用;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比较突出,是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支柱性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11.
一、个体运输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1.自然资源禀赋和重化工业的结构带动了个体运输业的增长。承德市目前属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型的产业结构,受自然资源影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近几年国内钢铁行业再次走热,我国钢铁产能逐渐增长,国内铁矿石需求急速扩张,产品价格一路攀高,自2003年以来,承德市的铁矿石采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并迅速发展,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位居各行业之首。1—5月份,承德市黑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的78.9%。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测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娟  王子成 《珠江经济》2006,37(12):13-20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测度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珠三角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黄亮雄  韩永辉  谭锐 《南方经济》2015,33(10):115-124
本文运用OLS、固定效应法、OP法、LP法四种方法对1999-2007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总体上珠三角的TFP高于长三角,但2002年后,珠三角的生产率优势逐渐减少。长三角在集体控股、港澳台商控股与外商控股企业比珠三角有更高的TFP;而珠三角在国有控股、私人控股以及其他企业的TFP更高。长珠三角大型企业的TFP相当,长三角中型企业有更高的TFP,珠三角则在小型企业上TFP占优。长三角重工业具有较高的TFP,而珠三角则在轻工业获得较高的TFP。  相似文献   

14.
吴敏娜  付中元 《特区经济》2011,(12):284-286
通过衍生基尼系数内涵,以资源配置公平性为角度,构建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经济-环境基尼系数准则。且以四川省为例,计算并评价四川省21个行政区产业结构现状。结果表明川东和川南的经济-环境基尼系数普遍低于其它地区,而经济欠发达的攀西和川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性相对较差;同时提出绿色GDP贡献度分析引起产业结构失衡的不公平因子,其主要集中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煤炭开采和洗选以及化工相关行业。  相似文献   

15.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江西应选择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承接产业,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月18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8年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  相似文献   

17.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3,(12):10-10
2013中国民营500强榜单发布 10月28日,由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2013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调研排序榜单顺利完成,并向社会发布。研究结果显示,苏宁电器集团、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以2327.23亿元、2266.46亿元、2201.98亿元的营业收入和综合实力名列前三甲。调研发现,入选2013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仍然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建筑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批发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大的行业。在地区分布上,虽然东部地区仍占主体,但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在所有参与调研的省份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排名前五位。  相似文献   

18.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正确选择主导产业,由主导产业带动乌鲁木齐市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的25个工业产业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各个产业的综合得分和排序。最后,结合乌鲁木齐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确定为乌鲁木齐市未来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论新疆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主导产业也不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对新疆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其结论是:农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纺织业可以确定为新疆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自主创新关系重大,它影响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收集长三角地区三个省的面板数据,对影响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的因素主要有研发资本投入与国内市场需求;而FDI、研发人员投入与出口对自主创新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