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的作用在于规制人们的行为,对于中国特色的管理层收购而言,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适宜MBO,它必须有严格的界定条件.管理层收购在多大范围内进行?它的制度边界在哪里?这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非流通股转让的火爆,管理层收购作为上市公司资产收购的一种新形式,开始走向前台.但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与西方的管理层收购在运作方式和形成背景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而且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法律障碍.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健康发展,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3.
闫月岭 《经济师》2008,(8):72-72
在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进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都化身为不同的政府行为加以介入:管理层收购曾在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与政府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政府自身追逐着“经济利益”,加上权力寻租现象的存在和政府权力无法有效达致的社会场域的存在,所以,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政府行为尚存在着内部异化和外部异化的可能性,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MBO)使用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在我国,管理层收购是明晰产权,激励国企经营者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领域的大背景下,更有现实意义.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股权结构决定了管理层收购中三个焦点问题:收购资金来源,收购价格和信息披露.解决管理层收购问题的关键是完善我国是融资环境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高伟凯 《经济管理》2006,(24):17-22
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管理层收购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为管理层收购行为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具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对经济生活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也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对管理层收购行为进行合理规制,以达到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虽然管理层收购在西方等国家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但是它对于我国国有产权改革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我国近几年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不难发现,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已经有一些上市公司实施了隐性或显性的管理层收购,随着?国有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实行MBO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使企业经营者变成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在我国,MBO被视为国企改革中一种明晰产权的手段,在上市公司更被推崇为取代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并购经典。从理论上说似乎合乎逻辑,甚至不无几分创意,但在实践中却不切实际、不符合国情。本文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着操作风险、机制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问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管理层收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继外资购并、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资本之后的第三大"国退民进"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在我国曾一度出现管理层收购的热潮,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在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资金来源问题、法律依据问题、信息披露问题、收购价格确定问题、新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胡汝为  刘恒 《开放时代》2008,(5):166-174
上述事件。不但唤醒人们对政府在卫生领域。尤其是食品行业的管理行为的透明度和专业要求的重视,也反映了,在全球放松规制的浪潮下,现实中。政府规制既存在着越位的情形,也存在着缺位的情形。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才受到关注的社会性行业的规制。  相似文献   

10.
龚晓川 《经济论坛》2001,(22):41-41,44
公司管理层也即公司的董事、经理作为公司经营者的同时,其自身也是一个经济人。管理层在追求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维护自身利益,管理层有可能采取措施去防止和挫败一场对公司股东有利的收购,收购与反收购就不可避免地引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利益的激烈冲突。既然很难指望处于利益冲突中心又拥有控制权的管理层在收购与反收购之战中能忠实地履行公司、股东的义务,那么从法律上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行为予以规制就是非常必要的了。一、国外的管理层规制立法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多属公司内部机构主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在其经济学研究中逐步成熟的。在早期经济学研究中,他的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具有浓厚的社会理想性质。随着科学唯物史观的确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由此而决定的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阐述了共产主义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及其赖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提出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理想社会形式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宏观意义与微观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MBO)对中国的宏观意义是在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过程中与国有股向外商转让、向民营企业转让并列的国有资产退出方式;它能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干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MBO的发展有助于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因此国家应积极推动MBO,但为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必要坚持先规范后发展的原则。并加强MBO过程中的微观监管,包括在转让方式、转让价格、整体出售、融资安排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范,使MBO得以规范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品牌价值与产权改革—MBO后的美的电器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把企业品牌价值与企业产权改革、激励机制改革结合起来.论文以管理层收购后的上市公司美的电器为研究对象,发现MBO后的企业品牌价值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明显优越于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体现了一种立足长远利益的行为.本文认为企业品牌价值背后是企业的产权问题.明晰企业家在品牌形成过程中的人力资本产权,有利于保证品牌价值得到持续增值和长远发展,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论国有中小企业MBO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恩才 《经济经纬》2005,(3):110-112
管理层收购(MBO)曾在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有中小企业MBO与政府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政府自身追逐着“经济利益”,加上权力寻租现象的存在和政府权力无法有效达致的社会场域的存在,所以,在国有中小企业MBO过程中,政府行为尚存在着内部异化和外部异化的可能性。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5.
目标管理在高职院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实施目标管理的可行性,论述了实施目标管理对高职院的作用,并对高职院实施目标管理的程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慧 《经济与管理》2004,18(9):87-88
MBO运作为我国企业重组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第一次确立了上市公司MBO的合法地位,但在2003年3月财政部叫停管理层收购工作。MBO运作中由于制度障碍和法律监管上的漏洞所造成的风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MANAGEMENT BUYOUTS, SUPERVISION AND EMPLOYEE DISCRE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a matched sample of 1959 firms and 27,263 employees from the UK Workplace Employee Relations Survey,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management buyout (MBO) organizational form on employee discretion and supervi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 MBO firms, supervision is lower where there i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craft and skilled service workers but is not lower for other occupational groups. Using random effects ordered probit analysis, we find that employees' discretion over their work practices is higher in MBO firms; an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higher discretion is greater where there i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craft and skilled service employees.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i) MBOs reducing hierarchical tiers and the number of supervisory staff, which increase employees' span of control and their discretion; and (ii) organizational change via an MBO being ‘skill biased’ in favour of craft and skilled service employees.  相似文献   

18.
黄元元 《经济管理》2006,(22):16-19
管理层收购,在国外简称MBO。我国国有企业自1994年试点以来,由于理论模糊、政策不清、操作不规范,一直争议颇多。2003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发文肯定了“管理层收购”这一做法,并于2005年4月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限定在中小企业范围内。本文就管理层收购引起的所有者决策权变化、股权结构、所有者权益等问题进行深层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遆国英 《生产力研究》2003,2(6):132-13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是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的。他曾提出过的许多重要观点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