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社会创业模型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社会创业的研究线索分散,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文章运用Busent iz et al.(2003)的创业研究框架的四要素"机会、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组织、环境",对社会创业研究的经典模型进行归纳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社会创业概念维度的构建,发展完整的社会创业理论研究框架,推进实证研究工作以完备理论,以及协助社会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更好地传递创业思想,获得资源和人才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创业理论分析--基于系统思考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以往创业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从创业概念的起源与演化、创业者的系统思考方式、创业的多学科参与等三方面阐述了创业需要运用系统思考方式进行思考。最后,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提出创业研究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3.
科技公益创业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科技公益创业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包括:科技公益创业重要性的分析、科技公益创业维度及其概念的界定、科技公益创业理论框架与创业、公益创业以及一般的科技创业理论框架的差异分析、科技公益创业绩效测评体系研究、国外科技公益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4.
创业活动的实践特征、以及创业研究和网络研究的发展趋势显示,创业概念在网络研究范畴的拓展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视角的创业概念框架,认为组织成长和网络成长都是创业活动的发展线索。在这两条线索的共同作用之下,与网络相关的管理活动也成为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构成,并且与其它管理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业利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中提出的关键概念,经济金融化背景下,研究创业利润有利于解释金融利润的具体来源与深层影响。首先,本文回顾了创业利润的理论源起,在政治经济学框架内对创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进行了扩展分析,将创业利润划分为留存创业利润和让渡创业利润,阐述了创业利润分配对上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然后,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了留存创业利润和让渡创业利润,发现让渡创业利润在过去较长时间里脱离留存创业利润,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化的重要推手;基于基准回归、工具变量和政策冲击方法,发现让渡创业利润占比(留存创业利润占比)对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负面(正面)影响。因此,优化企业上市定价与发行制度,确保创业利润更多地流入上市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创业利润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完善机构投资相关法律制度,通过机构投资分享留存创业利润再投资所带来的长期收益,可以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发挥股票市场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创业研究领域,相较于创业个体而言,创业团队是一个更具前沿性和复杂性的研究课题.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创业团队的概念界定;二是创业团队的理论基础.创业团队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正处于研究文献虽多、但较为零散的局面.本文基于组织行为研究的“投入-转化-产出”研究范式提出了一个创业团队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并根据该框架所包含的三个方面内容分别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析了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和主题.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中国企业家的特征分析应采用广义的框架,包括改革的愿望、创业倾向、创业能力、社会网络、成就的需求、性格特征六个方面;而相似的企业之所以有不同的创业绩效,是因为企业家的不同特征对创业核心要素(机会、创业能力、创业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提高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创业绩效,关键是根据企业家特征的广义框架制定一个新标准来选拔企业家。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一个将创业过程与创业者的机会识别和搜索,基于技能,竞争力和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资源和协调稀缺资源的能力相结合进行分析的研究框架。该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研究的基础理论、创业者类型、创业过程、组织类型、创业结果与外部环境这8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在全球创业观察(GEM)研究框架下,对辽宁省创业环境的调查研究结果.研究依据GEM统一的专家调查问卷,访谈了辽宁省8个主要城市150位专家,对有关辽宁省创业环境中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培训、研发转移、商务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开放和文化规范九个方面因素的问卷数据进行解析和与中国均值的比较,同时结合辽宁省创业环境的客观现状和变化趋势对省内创业环境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论认为辽宁省的创业环境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好,其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支持不足、教育培训覆盖范围狭小、技术转化渠道不畅和创业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四个方面.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探讨国外社会创业研究现状和问题,并且提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的思路;本研究发现,社会创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探寻领域,正在逐步被学术界认同。但理论文章甚多,严格意义之下的实证研究偏少。如果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社会创业研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缺乏一个统一的科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基于社会创业原有模型的法则网络理论框架。通过对"社会创业导向"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基于"社会创业导向"构建该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研究是未来社会创业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学者们对"创业导向"能运用于社会创业组织之中达成一定的共识。但对"创业导向"的五个维度包括创新、超前行动、风险承担、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是否都能反映社会创业过程的本质以及各维度在社会创业情境下如何定义和测量,争论不一,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买忆媛  辜雪娜  陈懿黾 《技术经济》2011,30(5):33-38,99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究了同群效应对创业路径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同群者的流动经历和创业经历对创业者的创业认知和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同群者中的家庭成员即强连带关系促使创业者选择创新型创业路径,而同群者中的组织成员即弱连带关系促使创业者选择模仿型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2.
湛军 《经济与管理》2007,21(8):20-25
2006年全球创业概况是: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比高收入发达国家呈现出更为旺盛的创业精神,高收入发达国家在早期创业转化率方面以及在产业领域中创业的表现更为出色;男性比女性更富有创业的主动性;中国与印度的创业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创业环境得到改善;高收入发达国家在创业者的教育程度方面仍然保持优势。因此,保持早期创业的发生率优势,鼓励妇女参与创业,提高创业者教育水平,改善创业环境,促进早期创业转化以及改善产业领域中创业的表现是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应该采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文探讨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创业教育对企业家精神、创新型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创新型经济发展呼唤创业教育,并对创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使我国创新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力普及各种类型的创业教育,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精神,使更多人参与加快完善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提出"孵化式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在创业教学方式上更加多元化,在创业教育体系上更具开放性和社会互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孵化式创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的设想,指出该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帮助创业大学生创造商业价值的运行机制,以及在促进创业大学生嵌入产业网络方面的具体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杨德林  田晓聪  吴贵生 《技术经济》2011,30(10):126-129
分析了高等学校创业课程的设置状况和特点,指出现有创业实践课程存在学生难以深入创业企业核心的问题,进而研究了清华大学开设的基于项目的系列深度创业实践课程,分析了该课程的机制设计、存在问题和改进以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持政策的研究文献,本文构建了大学生科技创业政策支持框架,并以长春市为例,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业政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资金、技术和服务三个方面对长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政策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盛亚  陈剑平  朱科杰 《技术经济》2013,(4):48-51,77
对浙江省内4所高校286个大学生创业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利用调查数据,并基于Sahlman模型,探索影响大学生合作创业成功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合作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共识达成、合作者特质、人际关系以及外部资源;以性别、学科背景以及学校作为分类变量,则每个分类变量的各因子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创业是一个受到学术界密切关注的研究领域,众多学者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对创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解释。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回顾和梳理了创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创业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literature on entrepreneurship has developed a huge body of fruitful research to explain why women do not engage in business as often as men. However,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that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may play in driving women's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which i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model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s motivations to become entrepreneur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embark on business through cooperatives, a particular organizational model. We find that the fit between women's needs and expectations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cooperatives is decisive for the materialization of female entrepreneurship. Furthermore, we explore the role that institutions can play in fostering this link. In doing so, we extend the literature on women's entrepreneurship by highlighting key factors to better channel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otential resour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confirmatory model highlights the role of cooperatives as a type of organization particularly suited to the interests and needs of women entrepreneurs. Thus, the promotion of this business model can be useful to improve the number of women entrepreneurs and, in turn, enh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而创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多数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创业教育的时间并不长,还存在诸多问题。分析了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难的制约因素,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