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本文作者"生产劳动理论观"批判的三个内容的反批判:一、到底谁在搞唯心主义?二、如何科学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三、什么是"人民之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济学范式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由此产生的苏联范式、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之争成为我国经济学讨论的重点问题。虽然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全面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但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尤其是苏联范式仍然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有重要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开始全面影响中国,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具有其科学的意义,但问题也十分突出。客观分析比较经济学的各种研究范式,借鉴吸收各自的科学成分,对于构建科学的经济学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首先,本文论述了广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哲学为指导,通过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体现出其思想的整体性.其次,本文论述了狭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基本范畴的批判、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批判".最后,笔者简要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整体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批判、对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批判".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与他的批判有直接关系。他批判斯密双重观察法,发现其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因素;批判李嘉图发展斯密外在观察法所犯强制抽象的错误;批判萨伊将斯密外在观察法庸俗化为表象法的错误。正是根据唯物辩证法,通过这种批判,他发现再现对象内在规定在社会表面上的颠倒表现,是再现资本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内在研究与外化表现统一的难题,创立了全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56-259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西方近代人权观的法哲学批判,指出了人权的历史性;通过对资产阶级人权实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揭示了人权的具体性。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武断的假设——对长尾理论的逻辑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经济业态分析的一种方法,长尾理论堪称一绝。但作者试图以其演绎企业的经营战略,则表现出"经济学殖民主义"倾向,其武断的假设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是解释不通的:无限扩大的"长尾"假设是主观臆想;长尾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减"是无源之水;经济文化重心永远在需求曲线短头的"大热门;"没有货架空间的限制和其它供应瓶颈的时代"是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定,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说明:“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在经济分析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比其相反的假设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当代经济学正是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定,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说明:"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在经济分析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比其相反的假设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当代经济学正是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并成为其全部理论的线索、立场和诉求。  相似文献   

10.
何金龙 《经济师》2011,(1):46-47,51
技术本属中性,可为什么其运用却往往伴随着技术陷阱?马克思与马尔库塞都从技术异化入手进行解构,不过前者总是遵循实践论感性到理性的路径,善于从异化表象去发掘背后深层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后者基本抛弃社会矛盾分析法,只从人性、意识形态层面进行解读,二者的技术批判路径大相径庭,一个写实,一个略显浪漫,其留给后人的遗产自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围城>中塑造的"另类"知识分子形象,实际上代表了作者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文化进行的深刻剖析和批判,目前社会中一些丑恶东西,比作品所批判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示了钱钟书先生独特的批判眼光和跨越时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剖析旧婚姻夫妇伦理,进行了对"男尊女卑"、"妇女自身奴性"和"节烈道德"的批判,来表明其对具有时代特征的夫妇平等的伦理关系的寻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环境社会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范式。该理论着力思考"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把环境变革和改善作为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认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国家和地区走向环境友好以及社会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观点交锋试图说明,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相当的演进和发展空间,它依托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根本理念,从技术创新和应用、制度创新和整合、组织创新和发展等多个角度拓展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思路,为环境变革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钥匙,也是识别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其他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各种庸俗经济学的照妖镜。同时,劳动二重性学说也仍然是分析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潮流,由于对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和方式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存在“一哄而上”、“一股就灵”、全员参与、强制实施、年薪设限等误区。对这些误区的批判,有助于正确引导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实践的走向,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效结合,促进我国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克沃尔通过对资本的生态批判,揭示了资本是自然的最大敌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性,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生态病态的社会.为了消除资本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必须解构资本的扩张逻辑,建立一个超越资本的生态健全的社会.克沃尔从生态视角对资本的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解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剖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黑镜是一部反映当今时代问题最为深刻的电视剧,每一集里面是个独立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表达了当代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在剧中人们总是过度依赖消费科技来实行满足自身的欲望.每个故事中的主题都充满着隐喻.它展现了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景观.  相似文献   

20.
"批判实在"的经济学研究认为"批判实在"能够对主流经济学提供科学的批判。"批判实在"主要关注本体论问题,强调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关系以及作为研究对象的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的区别,从而提供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方法论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完整的逻辑链条,并建议改造主流经济学,使之更关注现实问题,使得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之间有更密切的契合,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解释世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