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群星璀璨     
寿松 《经贸实践》2004,(8):62-6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界先后流行过“客户就是上帝”、“客户永远是对的”、“超越客户期望,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等经营理念。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的企业界对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有着越来越精确的把握。市场经济的推行使中国永远告别了凭票待购的短缺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面对的将是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的命运最终决定于客户的选择。但企业如何主动地影响客户从而积极把握自身的命运呢?你可以学习一下刘武,学习一下广州宝供储运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国化工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的辽宁锦西化工机械正经历合资的阵痛。锦西化机为了实现与世界500强合资的饥会,失去了企业的盈利点、核心技术和对市场的控制权。随着我国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跨国公司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企业。锦西化机的合资折射出在引进外资推动国企改革中对国内企业命运的选择:是“与狼共舞”还是沦为“刀俎”?  相似文献   

3.
命运的“运”字下面是“走之”,命运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自信再加上行动,就一定可以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美国基于其科技霸权地位对中国企业施以单方制裁,在“长臂管辖”下对中国企业形成技术管制。从制度分析出发,探讨“长臂管辖”下技术管制问题的成因,通过规范分析梳理中国的法律应对和产权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引入民事公益诉讼可以克服反制中的“公地悲剧”问题,提升法律反制的有效性;调整中国专利法中的新颖性宽限期制度可打通技术文献的产权化路径,为产业界提供有效激励。美国技术管制措施自身存在矛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应该采用积极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将产业链与世界深度融合,积极参与重塑全球科技和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瑶 《经济师》2003,(12):175-175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制度。企业文化体系应当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理想共同体”的结合模式。比较研究中外企业文化 ,批判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 ,最终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陈捷 《经贸实践》2008,(8):19-19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传化越来越感受到支配和推动这个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各类人才,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更是‘事业共同体”。为此,传化集团提出“事业以人为本,发展以人为先”的企业发展理念,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把各类人才的发展作为经营企业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自主创新。包括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这对于企业来说,足一个重大喜讯,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秘书作为企业领导工作的好帮手,生活的好助手。面对“十一五”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何要进行知识创新?如何实现知识创新?“知识决定命运”,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对新时期秘书工作的知识创新作粗浅论述,以求抛砖引玉,促进秘书工作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这将直接导致高额反倾销税。但若中国被诉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其实际价格和生产成本将被采信为“正常价值”,从而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本文结合两个案例,讨论在反倾销应诉中,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以及应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是决定企业兴旺与发展的大事,也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负的大事,所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是企业把握自己命运的关键。无数事实证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只要是高质量的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就会占绝对优势,企业就会获得显著的效益。一、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优质产品目标企业生产和销售必须以市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市场经济需求运行。企业只有根据市场经济需求,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确定出产品质量的新高度。从而使自己生产出的商品“投消费者所好,供消费者所需”,使企业在激…  相似文献   

10.
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之难,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政府、企业各方面都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在海外上市融资、在国内“借壳上市”融资,似乎都成了可行之路。本针对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融资所面临的利弊和在国内“借壳上市”的遭遇,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问题》2008,(6):F0004
薛德平认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培植企业文化就是要铸就企业之魂,把企业与职工的命运紧密结合,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于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多种形式的培养教育。在培植企业文化中,他们结合实际,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不仅要实现“物的现代化”,更要实现“人的现代化”。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切实方案。这需要深入挖掘和利用资本创新潜能,使其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做大蛋糕”,从而实现“物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驾驭资本创新,规避和克服以“资本为中心”的消极作用;创新国家,消灭私有制;解放雇佣劳动,实现工人阶级的共享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三个“主体”地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两个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体地位,更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创新发展这一主体地位以“分好蛋糕”,确保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3.
亓东恺 《经济师》2009,(3):263-264
2008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较困难的一年,从珠三角房地产泡沫破裂开始,中国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严冬期”。处于风口浪尖的广大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自身先天的劣势,正在遭受巨大的考验,如不能有效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广大中小房企就要遭受亏损甚至破产的命运。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提出了几种相对于大型房地产企业来说更适合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解决方法,并同时站在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几种适当的融资方法来扶持中小房企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建立80多年来特别是执政50多年来的经验反复证明,能不能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命运,也关系到党的生存发展的命运。中国革命有了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才赢得了胜利,才有了新中国:新的历史时期。有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才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中国才出现了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要解决好这个总是要求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路线和政策。在新的世纪,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出适合新形势。新要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蔡钱英  赵卉寒  尹端晴 《经济》2011,(10):132-134
见到北京晓清环保集团董事长韩小清先生时,他正笑容可掬地在为我们斟茶,从他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丝毫领导的架子.鉴于他的友善和亲切,同事为解心中疑惑“晓清”与“小清”谐音而问其缘由.谈及此事,韩小清收起笑容,坦言“晓清环保”之名为导师所取,或许正是因为与自己“同名”,感觉自己和企业的命运绑在一起,压力甚大.  相似文献   

16.
《商周刊》2012,(2):69-71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获得了《经济日报》评选的“2011十大创新人物”。在“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在他看来,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决定了全世界所有的企业都要“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何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哪些自己的事情、怎样做好自己的事情等重大问题。新时代“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有效应对“两个大局”的必然选择,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处理国际关系贡献中国智慧。当前,“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方向和重点,既包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包括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对外开放。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智慧,而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历史经验、开启新征程的战略定力和高度自信,为新时代“做好自己的事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一、市场竞争与CIS许多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之时,世界经济的重心将会移向亚太地区,而中国将会成为这个重心的中心,最具有活力与潜力,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国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若大的中国没有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形象和名牌形象,但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有能力向人类贡献出自己的世界级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市场层面上看,中国企业各显神通,以便在极大丰富的商品海洋中向顾客展示自己的商品:“我是名牌”“我是一流”“中国公认名牌”“中国彩电第一名牌”“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等等。可令人遗憾的是,谁都不能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前后的这些年,有关“狼”的话题从未间断,不管是“要与狼共舞”或是“把自己变成狼”,核心是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学会共融和实现双赢。但真正从文化角度诠释“狼文化”,并大胆提出企业文化改良的,非青岛啤酒莫属。  相似文献   

20.
何维湘 《新经济》2006,(12):30-31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金活已从当年的“代理名牌”发展成中国医药界响当当的“名牌代理”,成为一家以经销和代理国内外名牌药品和保健品为主、并建立起自己的制药基地以及涉足投资领域的医药综合性集团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