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为定量分析河北省海岸带地区滨海湿地向农业开发区域和建设用地开发区域转变的驱动机制,[方法]文章基于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方法,提取研究区2005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信息,分析滨海湿地向建设开发区域和农业开发区域演变发生的空间位置信息,并作为空间拟合分析的因变量样本。同时,通过ARCGIS软件基于DEM和专题数据,构建高程、坡度、气温、降水、距城镇距离、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海岸线距离和距道路距离8个自变量样本,使之与湿地空间演变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拟合,计算各自变量的贡献率和演变发生概率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在湿地向农业开发区域演变的过程中,距农村居民点距离和距海岸线距离两个变量贡献较大,距农村居民点距离减小1个单位,其转变为农业活动开发区域的概率将增大1. 55倍。在湿地向建设开发区域演变的过程中,距海岸线距离、距城镇距离和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贡献较大,其发生概率随距海岸线距离减小而增大,减小1个单位,概率将增大1. 72倍。[结论]基于概率诊断与RS、GIS技术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可以为定量识别滨海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的贡献率,为海岸带地区的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6-2005年土地利用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相关模型,对鄂东南丘陵地区崇阳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人口、经济发展和政策是崇阳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扬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1996-2004 年扬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建立3种模型,比对在每一种模型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和新增过程及其面积变化、空间变化的差异.利用GIS软件分析影响扬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地理驱动因素;同时寻求社会经济政策驱动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最后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政策建议,以推进土地利用变化向经济、社会、生态最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宜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及1996~2004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发现宜昌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多;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宜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水平、GDP、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与建设用地面积具有明显正相关,与耕地面积具有明显负相关;说明社会经济因素是宜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驱动力的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乌鲁木齐市1997年~2010年的《新疆统计年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公报》、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经济驱动力、人口驱动力、政策驱动力、人文驱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耕地非农化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正确把握研究区内耕地非农化的规律,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水市1996-2005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借助系统论中信息熵原理,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分析了天水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政策制度方面的影响,再利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经济社会驱动力为:人口增长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规模、产业结构比例、农业用地和农业发展等等,其中前两者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6-2005年,区域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化幅度较大,交通用地变化较快.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干扰度较强,且有增强趋势.各地类重心分布发生一定偏移,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重心偏移较明显,有向北移动趋势.人口、经济、政策等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人为影响程度是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筛选和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湖南省耕地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从人口增长、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政策6个方面初步选取驱动力原始指标,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从这些驱动力原始指标中筛选出包括农业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增加值等在内的10个驱动力,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驱动力对湖南省耕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入政策因素建立了驱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对湖南省耕地变化影响比较显著的驱动力为人口增长因素、工业化与城镇化因素、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因素等。最后分析了各驱动力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1996-2003年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得出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特点是耕地减少较快,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较为明显,农用地逐渐稳定分布远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人口、经济、技术进步及政策因素,并对南宁市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1996-2005年漳州市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漳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5年漳州市农村居民点用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导致漳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城市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湿地植被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起了重要作用。在分析不同类型典型滨海湿地的环境特征基础上,从滨海湿地植被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演替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研究现状及动态,提出未来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研究的方向:滨海湿地植被演替与生态恢复、滨海湿地植被演替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海地区耕地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分析了1996~2008年我国沿海地区耕地变化的基本态势、时空特征及其主导成因。主要结论是:(1)1996~2008年,沿海地区耕地面积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耕地面积净减少205.5万hm2,年均耕地减少量17.1万hm2。2001~2005年的耕地净减少量为137.3万hm2,分别是1996~2000年、2005~2008年两个时期减少量的4倍;(2)1996~2005年,沿海地区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105.3万hm2,占同期耕地减少总面积的34.03%。建设占用耕地的主要途径是独立工矿、交通、村庄与城镇建设,分别占45.03%、15.8%、15.47%和11.5%;(3)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增长,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导致沿海地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梳理沿海滩涂所有权制度变迁,提出解决沿海滩涂所有权冲突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案例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改革后,沿海滩涂国有和私有并存,合作化后形成既有国有也有集体所有的格局,之后在1982年《宪法》中得到重申,在民法通则、渔业法、农业法、物权法等法律中得到确认和细化;国家曾有将沿海滩涂全盘国有化的倾向,但最终均回到既有国有也有集体所有的轨道上;进入21世纪后,由于对《海域使用管理法》中"海域属于国家所有"的解读,大量涉及沿海滩涂的用海活动按照滩涂属于国家所有来审批和实施。研究结论:沿海滩涂应部分属于国家所有,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将沿海滩涂一律视为国家所有有悖宪法、相关法律和历史传统,引发了无数冲突;应尊重历史和现实,公允对待沿海滩涂集体所有的主张,加快推进沿海滩涂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  相似文献   

15.
海滨湿地是重要的湿地资源,也是重要的环境资源.盐城海滨湿地是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淤泥质海滨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生态补偿是保护海滨湿地资源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对盐城海滨湿地资源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并以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为依托,建立盐城海滨湿地生态补偿核算公式,计算得出2007 年应对盐城沿海滩涂湿地需生态补偿2...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和绩效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基于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辽宁、山东和云南8个省份的实地调查,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演变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当前正在发生的集体林权改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了统计描述,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初步绩效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影响林权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原因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最后对林权改革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rapid expansion of non-grain production (NGP) on cultivated land is of increasing concern regarding grain security in China. Characterizing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of different NGP type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current policies is essential for providing cri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olic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driving forces of NGP expansion in Tongxiang during three periods (2000–2008, 2008–2012, and 2012–2015). We first mapped the distributions of four types of NGP using multi-temporal high-resolution aerial photos. Then, we identified the driving forces of different NGP types at the parcel level using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ing with geophysical, proximate, neighbourhood and policy variabl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GP area in Tongxiang increased from 31.16 ha to 2491.84 ha from 2000 to 2015. Farming conditions, such as soil type and distance to rivers, contributed more than settlements networks to the expansion of NGP in the Tongxiang region. A continuous and significant neighbourhood effect was found among pond fish farming, nursery plantations and duck rearing, demonstrating the strong stimulation of converted NGP parcels to surrounding farmers. Surprising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such as basic farmland and standardized farmland failed to inhibit and actually encouraged NGP expansion. The planning of the main-functional region of grain produc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inhibiting the expansion of some NGP types at certain stages. Our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driving forces of NGP expansion at the parcel level and its response to current policies. This study supplements existing research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NG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use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8.
介绍福安市滨海湿地的生态特征、生态功能以及存在问题,对如何保护和利用福安滨海湿地,提出了建立福安滨海湿地信息管理系统及监测体系,完善湿地管理机构,强化部门协调机制,完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细化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意识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