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等教育要看社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鸣 《企业文化》2007,(6):14-1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大学生真的就那么难就业吗?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大学生、研究生越攒越多,大学生就业是不是会更难?事实上大学生就业并不真难,因为大学生“就业难”虽然成因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的众多热点问题中,大学生“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毕业”即“失业”成为现今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业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就是最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成才观念和择业素质等方面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彭颖 《民营科技》2009,(3):34-34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出现的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必须找到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满 《中国就业》2009,(3):36-3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不就业”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就是难,从招聘会上出现的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争一个工作岗位的现象来看,就印证了这个观点:也有的人认为,我国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多达八百万个,而大学毕业生不过五六百万,只是由于大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好高骛远,挑三拣四,不去就业,从而形成了“就业难”表象。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凯 《中国就业》2011,(10):22-2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其表现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既体现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总量矛盾上,又体现在“有业不就”与“人才短缺”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上,还体现在“人才高消费”与“零工资就业”等不充分就业现象上。“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会有怎样的变化?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盛丹 《中外企业家》2012,(1):155-156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探讨“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西安石油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们的不可承受之重。“就业乃民生之拳”,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受制于各种因素而尚未能够顺利转轨,出现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不常见的高水平失业和就业不足并存的现象。作为高学历拥有者的大学生,为何存在就业难问题,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涉及的方面极其复杂,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磐安县出台和整合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确保大学生就业有“位”来。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究其本质是由于“人职不匹配”造成的,因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大学生毕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聘招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因此“人职匹配”理论在大学毕业生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引导大学毕业生在认真地了解自我、了解工作之后,寻求人职最佳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规模的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的就业渐入困境,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印失业”的说法,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难,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供求错位,对此应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就业观念,创造更多高层次就业需求,革新教育观念,以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导致了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正弥漫着一股“就业恐慌”。文章着重阐述了该如何正确认识、剖析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这种“就业恐慌”,并对学校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以有效地消除学生面临的这种“就业恐慌”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大磊 《人力资源》2006,(24):57-60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不少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不惜打出“零薪水试用”的旗号;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刚刚可以胜任一些有价值的工作,却又忙着“骑驴找马”,另觅“新欢”,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未雨绸缪,做好校园招聘,企业将不再成为大学生跳槽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4.
贫困生是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就业难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姚卉 《中国就业》2010,(7):16-18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真实写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展与扩张,却出现了“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尴尬局面,昔日的“皇帝女儿”“待字闺中”成了极其普遍的现象。本文观察、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中存在的就业难现象,并从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角度提出了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四个四”。  相似文献   

16.
单之卉 《数据》2010,(3):8-9
据权威部门预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万人,这个数字刚好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首届毕业生人数(2003年)的3倍。大学生就业难.到大城市就业就更难。近年来,“北漂“、“啃老”、”蚁族”、“蜗居”等词汇的流行.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生态。  相似文献   

17.
倍受关注的90后大学生刚刚踏出校门即面临严峻的就业考验,如何通过鼓励创业来推进就业,根据90后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做出及时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变“大学生不愿创业”为“大学生愿意创业”,化“大学生就业难”为“大学生创业易”,使想创业、愿意创业的大学生能创业成功,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而又非常紧迫的任务之一。本文从了解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需求出发,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创业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变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回炉” 折射就业市场供求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回炉”与就业难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合适工作,重新走进技术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以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一现象被称为大学生“回炉”。早在2000年,全国一些技术学校就已出现此类情况,最近几年更为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件令人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面临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的问题.之所以会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出发,并力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为相关部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决策参考,探寻解决河北省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用工荒”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分析了“用工荒”现象的产生、原因,并着重从企业角度分析了招工现状、招工难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同时对企业“用工荒”及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现象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