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房地产新政的颁布与实施,引起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房地产新政下市场的变化,分析和把握好房地产新政实质?房地产企业和律师如何应对房地产新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海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1月18日,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和上海市律师协会联合召开房地产调控新政与法律专题研讨会,近百位房地产专家、学者和律师.就以上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
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房地产各环节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土地、金融、税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产品供应结构。基于此,2007年的调控必然在现有层面进行补充与落实,物业税的实施也将顺理成章地被列入调控内容之中,成为2007房产市场的税收新政。  相似文献   

3.
2006年5—6月之交又是一个房地产市场的“多事之夏”,去年新旧“国八条”余音未息,今年“国六条”“国十五条”又强风袭来,继续采取多种手段抑制房地产市场不合理的增长势头。几天之内,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相继出台配套文件.紧缩信贷、提高税率、严控批地,调控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实施速度之快,尤胜过“国八条”。一时间拍手称快者有之,息鼓观望者有之,一筹莫展者有之。国十五条与去年的国八条有何区别.如何准确地理解包括国十五条在内的近期的一系列房产新政,制定应对措施,安全地在房地产市场中站稳脚跟,扩大发展,成为近期开发商们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拟对近期的房产新政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分析.并就开发商该如何应对房产新政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为首,以杭州、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1994年那波调控的重灾区在海南和北海)。这次“房产新政”,既推动着中国房地产业整体转向,又催生了一个“后长三角房地产时代”。长三角房地产业的前世今生长三角,天生就是块“好坯子”。地理上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以“新政”界定时期的涵义何在 2003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此文件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对前一年即2002年8月26日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2]217号)在宏观货币政策方面的落实。此后,包括两爪“国八条”等,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和土地紧缩政策,实施房地产调控。因此,“121号”文件可以视为房地产“新政”时期开端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2007年已悄然过去,但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出现,也给2007年留下房地产新政执行年的称号。回顾2007年全年的房地产走势,是在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价的呼声中走过。国家在抑制房价上涨太快、投资过热等方面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调控力度逐渐加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已经进入了并购整合阶段,土地、信贷的收缩直接带来房地产行业资金门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新国八条,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实施细则。此次楼市新政实施已3个月,统计数据显示,多地房地产市场价格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8.
针对“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出三道金牌.这被市场称为新一轮调控的“房地新政”。由此.房价居全国首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向再次为业界密切关注.但对于历来被称为“政策市”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来说.新一轮的政策调控也意味着房产市场相关利益主体的又一次博弈升级。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22日,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税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贯彻国办发[2008]131号文件精神促进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十五条新政)。这是继2008年11月22日出台《关于促进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北京市再次推出房产新政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人民币未来升值预期和资本市场利差的吸引,海外资金前仆后继投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由此引发的“外资加速房地产过热”的呼声不绝于耳。2006年7月24日“限外新政”的出台,更使外资投资内地房产成为众矢之的。文章在解读限制外资政策内容和分析外资进入国内房产领域利弊的基础上,对限制外资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1.
郴州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始于1998年,2001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连续几年商品房供不应求,房价不断上涨。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采取把住土地供应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促使固定资产投资降温,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尤其紧缩信贷政策使得郴州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短期内逆转,商品房销售增长势头趋缓、商品房存量结构比例失调、房价滞涨,房市发展态势不明。本文主要对郴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形势以及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预测2005年郴州房产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最新报告,房产新政实施后的几个月来,房价仍在逆风飞扬,不光是北京,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除上海稍降外)房地产市场存在异常上涨现象。这种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长期上涨,必然会导致房地产泡沫。中国目前的形势,让我们回忆起世界发生的三次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房产政策表现为“先抑后扬”。在经历了2007年的狂飙之后,2呻8年的房地产市场,随着降息、首套房优惠、普通住房标准调整、二套房贷适度松绑等一系列房贷政策的出台,各地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新政频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最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中,房地产市场似乎成了“人人可争食”的美味大蛋糕,土地,当然是这块“巨型蛋糕”依托的基础。今年,新政实施后,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骚动”。而在这“骚动”的背后,土地这块“香饽饽”自然是如既往地担纲“重头戏”。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房地产调控新政实施后,楼市转冷,土地市场也遭遇寒流,开发商都奉现金为王,贷款、融资乏力的民营房企更是不敢拿地,流拍、延期现象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产市场》2007,(6):13-13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使用税费持从严标准,是近几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早在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就发布过一次相关规定,除经批准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外,对其他房地产项目一律停止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今年以来中央政府更是加强了土地税费新政的推行:从今年年初实行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提高两倍,到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提高一倍,再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以及现在的停止地方的税收优惠审批权……无不传递出房地产调控进入税费政策调控新阶段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高峰 《上海房地》2011,(8):62-62
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将进一步升级。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在商品住房领域实施反暴利规定。虽说此项新政还未有明确方案,但市场普遍将之解读为房地产市场调控将进一步升级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这次调控的核心实质目标,应该是新机制的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限制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改变土地财政体制。而绝非只是盯着价格看,否则会打偏了靶子。麻痹是一件让人不安的事情。房产新政出台至今,政策效应的逐渐衰减,让市场各方都逐渐不安起来。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21日,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陈玉堂在部署该局2005年工作时透露:2005年全局工作重点在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调控房地产市场及加强物业监管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连出重拳整治,目的就是要把居高不下的中国房价降下来,让老百姓居者有其屋,在经济承受力之内买到称心房,可是,我国的楼市却伴随着道道“调控令”和“房产新政”,走进了越调越涨的怪圈。为此,中央高层强烈关注,决策部门忙于救火,地方政府冷眼旁观,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