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地发展权是指土地用途由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不同用途使用之权.农地征用补偿除了对农地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民生存权价格进行补偿外,还应当对农地发展权价格、国家粮食安全价格和生态安全价格进行补偿,即按照农地完全价值进行补偿.由于当前我国农地对于农民具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功能.这就决定了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必须依据农地资源综合权利对农地征用过程中形成的土地增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2.
农地流转价格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过去学者较多关注其时间和空间特征而忽视其结构特征分析。本文运用黄淮海地区5省3504份调研数据,从用途和主体两个维度对农地流转价格的结构分化特征和机制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价格在“用途”和“主体”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结构分化特征。在流转用途上,农地流转价格呈现非农用途>养殖用途>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分化趋势;在流转主体上,农地流转价格呈现出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的趋势。结构分化机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价格的用途分化是由不同流转用途收益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而农地流转价格的主体分化并非由不同流转主体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效率差距所导致,而主要是受不同主体流转用途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农地进入市场的几个问题边锡禄农用土地(简称农地)是农村土地的基本部分。农用土地进入市场问题是培育和建设农村土地市场的基本内容和关键。在国家政府的严格管理和宏观控制下,农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通,使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真正在农地资源配...  相似文献   

4.
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受偿价格和意愿支付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被认为是阻碍农地租赁交易顺利达成的重要原因。为揭示市场失灵抑制农地流转的内在机理,本文通过构建农地供需模型反映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对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受偿价格和意愿支付价格差异的影响,并利用中国5省14个样本村563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受偿价格和意愿支付价格差异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存在内在关联。在农地市场失灵状态下,高昂的农地交易成本、低水平的农地市场流转价格以及农户对农地的依赖均是导致意愿受偿价格和意愿支付价格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能够有效降低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提高农地市场化流转带来的收益,降低农户对农地的依赖,从而缩小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价格差异,最终推动农地流转。异质性分析发现,现阶段在农户群体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满足口粮型”农户比“追求收入型”农户更容易受到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将会显著缩小“满足口粮型”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受偿价格和意愿支付价格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流转事关农村稳定与发展大局.一个统一、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农村土地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适度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则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何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需采取多种路径措施,妥善进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流转农地用途变化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以重庆市忠县为例,分析2002—2007年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特征,揭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为严格流转农地用途管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流转农地用途变化驱动力主要为农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地方行为驱动;制动力主要为耕地保护政策和农地流转管理制动。研究结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是驱动力与制动力的共同作用。在实际流转中,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7.
农地非农化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在分析农地非农化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地转用价格过低的原因,认为要充分考虑到农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选择价值以及产权意义上的价值,把农地的正外部效应充分内化,修正扭曲的农地资源价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非农用地的数量。并且运用农地非农化土地一级市场的模型,认为存在农转非市场失灵,政府要在多目标决策的前提下进行干预,通过提高价格来降低农地市场供给曲线的弹性,从而起到控制农地非农化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周诚教授认为,“国家征用农地按农地价格予以补偿,是天经地义的,公平合理的,根本不存在‘剥削农民’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读,也是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忽略,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不尊重。马克思所说的农地价格,是指在买卖前是农地、买卖后依然是农地的价格。但征地的现实却是,农民的土地在征用前是农地,而征用后就不再是农地。因此,必须按其最终用途和价值来决定征用补偿。  相似文献   

9.
怎样补偿才算公正?--与周诚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诚教授认为,"国家征用农地按农地价格予以补偿,是天经地义的,公平合理的,根本不存在‘剥削农民'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读,也是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忽略,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不尊重.马克思所说的农地价格,是指在买卖前是农地、买卖后依然是农地的价格.但征地的现实却是,农民的土地在征用前是农地,而征用后就不再是农地.因此,必须按其最终用途和价值来决定征用补偿.  相似文献   

10.
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直接决定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农地资源流动要契合现代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与集约化的内在要求,需要建立健全农地要素市场并寻求适宜的市场治理路径,同时它也是乡村治理的一个维度。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形成,既与农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有关,也同政府的土地政策和管理办法相联系,其形成过程还受到多方利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将农地流转市场纳入多元主体治理框架进行分析,使农地资源市场化过程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参考     
研究参考09112论我国农地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丁建中陈贵江经济科学1994·3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未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作相应调整,以致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迟缓了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的进程。文章拟通过分析、考察井动态地把握我国农地产权关...  相似文献   

12.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路径。研究方法:指数函数模型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随着征地地块面积的增大,地价也增大,而用途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与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过程中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不一致,政府的期望对征地价格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微观角度对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是可行的。目前中国征收集体土地市场虽然主要是政府定价,但随着征地制度的逐步改革,征地补偿逐渐引入市场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微观手段调控征地市场。  相似文献   

13.
农地资源价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农地资源价格特征和构成。农地资源作为土地资产的一种,其价格具有外溢性、市场失灵性、影响因素复杂性等特征。农地价格和其他土地一样具有二元性,即包括农地物质虚幻价格和农地资本次生虚幻价格。从农地产生效益的角度看,农地价格包括农地社会效益价格、农地生态效益价格和农地经济效益价格。作为农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真正把握住县可让渡的价格仅是农地真实的价格中的极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农地产出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农地产出能力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实现中央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目标,当前要着重研究并实行提高农地产出能力的措施,为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对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浙江省嵊州市农地流转的实地考察,总结出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主要因素有:(1)农地流转价格较低,农地市场驱动力不足;(2)农地供给不足,供给市场发育缓慢;(3)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市场发育失衡,(4)流转机制建设滞后,中介服务功能薄弱;(5)政府行为不规范,农地流转市场管理滞后.应从法律法规、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等层面着手培育和完善农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价格的快速上涨并未显著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什么生产效率较低的农户不选择将农地流转给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租金?对此,本文构建"依赖特征—价格幻觉—价格机制失效"分析框架予以解释,并利用全国6193个农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的根源在于流转双方对农地资源价值评价维度的不一致。其中,农户(作为农地潜在转出方)对农地的多重依赖以及对农地的多维价值评价引发的农地价格幻觉,大大降低了其参与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离地进城就业的忧虑、对农民外出就业扶持政策的不满意以及对承租户种植作物品种的控制意识,会显著增加农户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可能性;对于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农户,改善农民对进城政策的满意程度是降低其农地价格幻觉程度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农地流转市场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价格的快速上涨并未显著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什么生产效率较低的农户不选择将农地流转给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租金?对此,本文构建"依赖特征—价格幻觉—价格机制失效"分析框架予以解释,并利用全国6193个农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的根源在于流转双方对农地资源价值评价维度的不一致。其中,农户(作为农地潜在转出方)对农地的多重依赖以及对农地的多维价值评价引发的农地价格幻觉,大大降低了其参与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离地进城就业的忧虑、对农民外出就业扶持政策的不满意以及对承租户种植作物品种的控制意识,会显著增加农户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可能性;对于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农户,改善农民对进城政策的满意程度是降低其农地价格幻觉程度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农地流转市场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就农村已婚妇女失地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已婚妇女失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失地农户租入更多农地,但对农户租出农地影响较小。失地农户是否租入农地,主要取决于农户的经济状况和要素禀赋,而不是取决于已婚妇女失地。在一些人均耕地紧张的地区,已婚妇女失地虽然增加了农地需求,加剧了农地市场的供求矛盾,但在另一些人均耕地充裕的地区将有利于促进农地市场的发育,减少耕地撂荒现象,加速农地市场流转。  相似文献   

20.
农地非农化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分析农地非农化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地转用价格过低的原因,认为要充分考虑到农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选择价值以及产权意义上的价值,把农地的正外部效应充分内化,修正扭曲的农地资源价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非农用地的数量.运用农地非农化土地一级市场的模型,认为存在农转非市场失灵,政府要在多目标决策的前提下进行干预,通过提高价格来降低农地市场供给曲线的弹性,从而起到控制农地非农化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