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采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FEVD)方法,并利用我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即倒U型关系。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据此,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发展效率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农村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提高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受教育年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在不同权重矩阵下的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并存,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边际效应递增的特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的数据构造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省级层面政府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指标,合成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政府支持通过发挥成本效应、预期效应和生态效应来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影响家庭收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的政府支持下,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促进作用较弱,随着政府支持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的促进效果增强;在改变计量模型、调整解释变量滞后阶数、更换被解释变量后,这一结论仍然稳健;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在西部和农村地区,政府支持的调节效应较高,意味着在这些地区,较高水平的政府支持更有利于促进家庭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城乡二元视角,选取我国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测算三大金融行业即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集聚水平,进而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集聚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集聚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金融集聚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金融行业的集聚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银行业的集聚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险业的集聚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不同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其中东北地区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最后,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文章提出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充分利用空间溢出效应打造经济增长极、制定差异化金融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如何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选取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中介变量探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同时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来间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比西部和东北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动。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网络外部性及非均衡发展特征,分析对绿色农业发展产生的非线性影响,并基于2011—2019年省级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农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数字普惠金融门槛不断提高,其对绿色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愈发显著;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对绿色农业产生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其促进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使用深度、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据此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和加强绿色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重测了我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值,同时采用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自由化、资源配置偏向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弱化了金融资源配置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财政、固定资产投入偏向,均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FDI则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此外,金融自由化、资源配置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乡发展协调性不足,成为制约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瓶颈。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手段。通过阐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一体化的理论,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评估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最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等方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和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中介机制。结果显示,各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地区间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并通过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效应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升。未来,中国应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畅通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调节变量,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4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惯性效应;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金融发展在客观上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王扬斌,海归人士,曾在美国硅谷成功创业,长潘云鹤的邀请,2001年底回国发展。近日,成长的历程。受当年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和浙江大学校王扬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讲述了他创业成长的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之一.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要提高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机制,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和服务能力;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人员能力,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在肯定英汉语篇基本模式的前提下,提出化教育因素,语用因素及个人写作风格对语篇模式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一方面消除了对语篇基本模式的众多疑问.一方面又给这些疑问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肌肉酸痛和损伤在体育课中是经常发生的,但在生理上,其症状相似,性质不同,若不加以区别他们,就会影响教学正常进行,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伤病防治。因此,本文针对这些情况,着重论述了肌肉酸痛与运动的损伤区别及防治。  相似文献   

15.
粤桂地理紧密相连,两地处于发达与欠发达的不平衡状态,为了实现两地和谐发展,需要在产业合作上,进行理性考量与科学安排,作出合理分工,明确合作原则。合作内容上要在沿海港口、出口结构、产业领域方面进行分工合作,同时要建立两地政府合作平台、商贸合作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等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特点及其绩效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绩效评价对建立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特点及推广转化绩效的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提出了资源节约的评价指标并提出了该评价指标对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建立责任制度,其基础环节是搞好理论学习并落实在活动载体上,切入点应放在高校的中心工作上,并与师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作用的探讨,表达了科学与人文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都是社 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振兴东北经济必须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而农业中的一系列问题又有待于财政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从分析影响东北农民收入的各种因素入手,进一步剖析现行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怎样提高东北地区农民收入提出了体制创新与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明晰科学与工程的区别是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确立的一个必要前提。文章从认识论上概括出二者之间的三个区别,即科学知识与know-why相关,工程知识与know-how相关;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科学的目的性相对较弱;而工程的目的在于观念的物化,工程的目的性相对较强;科学是价值中立的,而工程是与价值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