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了解,掌握其实情况,探索在西部大开发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我们到我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迪庆州进行调研中高兴地看到,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民族政策指引下,经过历届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动态与信息     
国家统计局确定最新农村贫困标准国家统计局日前确定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为865元。根据新标准计算,1999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223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34%,分别比上年减少1658万人和下降18%;其中极端贫困人口34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7%,分别比上年减少800万人和下降09%。如果2000年有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那么到2001年按新标准计算的农村贫困人口在1亿人左右。到2010年,就有可能基本消灭中国农村绝对贫困问题。我国的极端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1999年有501%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这一比重与1998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学习十五大打好攻坚战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了扶持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到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扶贫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好十五大精神,打...  相似文献   

4.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是近年来困扰“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尤其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加快减贫致富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国小康目标的最大障碍。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处滇西北怒江州的福贡县的县情实际,就边疆地区民族贫困地区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吴小立 《南方农村》2012,28(8):49-53,64
农业旅游扶贫战略与人力资本投资战略的重点是以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受益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从协同基础上看,广东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三种主要的农业旅游扶贫与人力资本投资协同战略模式,有利于惠及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组织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5858万人减少到1710万人。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闽西南地区等革命老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面貌…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明显缓解,贫困人员数量大幅度下降。到1996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8000万减少到5800万,年均脱贫730万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也有很大的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贫困人口的越来越少,但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难度却越来越大,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最艰难的政坚阶段。其原因在于:第一,在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中,有一半左右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0元,离温饱线还有较大差距;第二,现在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这些地区城域偏远,文化教育落后,生态环境很差,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第三,从现在起,平均每年必须解决1400万人以上的温饱问题,与前两年每年减少500万贫困人口的进度相比,提高了近2倍。  相似文献   

8.
生态贫困是指某一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超过其承载能力,造成不能满足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的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要和难以维持再生产的贫困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贵州省黔东南州贫困人口从 1986年的 230万人下降到 1999年的51 万人,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人口仍占较大比重,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仍在温饱线上徘徊,由生态环境恶劣造成的生态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每年的贫困人口的返贫率仍在 12%以上。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作为贫困山区的黔东南州如何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9.
为使居住在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摆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去年国家在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四省区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一定的资金补助,让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搬迁到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从事高效农业或其他收入较高的行业,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缓解贫困:趋势、差异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3-2004年分省的经济增长和贫困数据分析了全国和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变化的趋势,计算了总的经济增长和部门经济增长对不同地区贫困人口减少的弹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贫困人口的减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缓解贫困不仅要靠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减贫弹性,使穷人更多地从经济增长中受益,而农业部门的增长具有更高的减贫弹性。  相似文献   

11.
刘冰  王乃岩 《水利经济》2008,26(6):22-24
介绍了呼伦贝尔市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水利建设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探讨了边疆民族地区水利发展的新机制: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化水资源管理.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特色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怒江州属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下,也很不平衡,为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比发达地区更加特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秀红 《农业经济》2006,(10):19-20
贫困问题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我国的贫困人口90%集中在农村,这些贫困人口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如何消除贫困是我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贫困形成机制--分工理论视角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贫困发生的原因,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已有文献在解释贫困广泛存在、贫困地区内存在富裕人口以及非贫困地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等问题的能力有限。本文沿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通过分析贫困人口之间分工、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分工以及贫困地区参与国内分工,考察贫困形成机制,给出新的命题,并借此分析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绩效。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历史,形成了我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现状特点,因而扶贫攻坚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和目标,从实质上来看,扶贫攻坚所要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问题,而贫困人口既是扶贫的对象,同时也是扶贫的资源,打好扶贫攻坚战,重要的一环是在扶贫开发中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三都是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全县30.5万人中有少数民族29.45万人,占96.7%,其中:水族人口18.9万人,占64.18%,占全国水族人口的55.6%,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县党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经过艰苦奋斗,于1998年实现了低标准的面上越过温饱线,但自1999年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贫困人口下降的速度趋缓,而返贫人口占贫困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1999年全县返贫人口占1994年以来全县面上累计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的38%,2000年占27.7%,两年的返贫率均高于全省,全州的水平,由此可见,返贫问题在水广告牌在治地区已经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庞大,地区分布相对集中,恩格尔系数较高,家庭和医疗教育负担较重,笔者认为,贫困农村资本短缺和贫困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构建完善的农村扶贫性金融体系是解决贫困农民稳定脱贫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边疆民族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共同点:1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丰富;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迫切需要形成支柱产业;3生态环境脆弱;4处于边境地区,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其特殊性表现在:1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享有自治权和收益优先权;2易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民族问题。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着力点及措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采取比较内地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推动实施矿产地储备;矿业产业坚持精品化路线,提高矿产资源单位开发经济效益;建立更加完善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特殊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和谐矿区"建设,通过矿产资源开发直接带动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9.
当前,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小城镇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日前,民营橡胶产业已成为云南热区农业的支柱产业,有力地支持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脱贫致富,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云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