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金融市场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的变化及它们对市场间相关性的影响是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基础。Copula函数能够捕捉非线性和非对称相关,避免线性相关系数可能带来的误导,结合Copula理论、Bayes时序诊断以及Z检验,可以更加有效地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本实证研究表明,越南金融市场相对独立,即使在金融危机后,越南与亚洲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依然很弱,不存在对其他金融市场的危机传染,2008年以来在越南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更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梳理金融危机传染的定义,分析金融危机传染的机理,介绍Copula函数的金融危机传染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静态Copula和动态Copula函数对金融危机传染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股市下跌与美国股市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联动,但中国股市的波动也有一定独立性;二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股市和债市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关系;三是从国内金融机构看,不论是否处于危机期间,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型银行之间的风险传染并不明显,中小型银行之间风险传染较强,但不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而是由其他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多次发生,使理论界逐步关注股市风险跨国别的传染问题,涌现出大量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的股市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研究关注于风险传染定义、验证方法以及传染渠道三方面。风险传染定义方面三种观点。其一,金融危机发生国增大了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其二若干市场一同或相继发生金融危机的现象。其三,指危机期间各市场间的联动性显著増加。在传染渠道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将其划分为贸易、金融和投资者预期3种传染机制。实证研究思路方法莫衷一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ARCH、Copula等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股市风险传染研究将是目前实证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市场间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金融市场极端风险溢出会影响一国金融稳定,因此需要关注金融市场极端风险传染机制.本文构建了MVMQ-CAViaR模型用以分析我国五个主要金融市场间极端风险的传染路径,借助Wald统计检验及分位数脉冲响应工具探究各市场间极端风险传染的存在性、方向性和动态影响过程.研究发现,1%VaR能较好地描述我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价值动态变化;模型参数和Wald检验结果表明,五个金融市场间存在单向风险传染,传染链条依次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及黄金市场,某一金融市场极端风险价值有助于其他金融市场未来极端风险的预测;分位数脉冲响应结果显示,新息冲击对本金融市场影响力度更大、持久性更强,对其他金融市场影响较小、持久性较低,且作用方向不同.综上,监管当局和金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金融市场间的极端风险传染,防范交叉风险传染带来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快速传染性和破坏性,使得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传染渠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美国次贷危机主要是通过实体经济渠道、金融市场(虚拟经济)渠道和心理预期渠道对我国进行传染。我国应制定相应对策以防止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成因固然复杂,但是循着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特征、金融危机模型以及大量相关实证分析的路径,可以追溯到金融危机的主要生成条件。在固定汇率制条件下开放金融业,如果出现宏观基本面恶化、金融体系扭曲、公众对政府政策预期不乐观等现象,金融危机就有可能在各种层面孪生、爆发并传染。金融危机爆发的充要条件是值得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进程中予以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股市表现出更加复杂的动荡性,本文在传统GARCH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值对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运用GARCH-M模型来刻画股票收益率序列边缘分布,通过构建GARCH-M-t边缘分布过滤模型获取收益率残差序列,最后采用Copula函数对边缘分布拟合后的残差序列建模构建出Copula-GARCH-M-t相关结构模型。经过参数估计及多种Copula函数的拟合优度检验,最终成功刻画出中美金融市场五大证券交易中心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结构模型。通过秩相关系数、尾部相关系数等相关性度量工具对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不同股票市场之间的尾部相关性分析确定两国金融市场之间风险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传染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国际金融危机传染路径分为实体经济传染和金融市场传染两大路径。首先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这两大路径中的贸易传染、FDI渠道传染、金融市场跨国传染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对中国实体经济传染等传染机制,其次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传染路径。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实体经济传染路径中的贸易渠道及金融市场传染路径中的信贷渠道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中国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金融市场间的相关性不仅受到两个市场间的作用,其它市场对相关性结构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本文综合考虑两种作用,对研究中经常使用到的高维T-Copula函数提出一种新的迭代估计方法,同时估计多个市场或资产间的相关性结构。数值结果和实例研究表明,该估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和计算效率,对相关性结构分析和金融危机传染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成因固然复杂,但是循着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特征、金融危机模型以及大量相关实证分析的路径,可以追溯到金融危机的主要生成条件。在固定汇率制条件下开放金融业,如果出现宏观基本面恶化、金融体系扭曲、公众对政府政策预期不乐观等现象,金融危机就有可能在各种层面孪生、爆发并传染。金融危机爆发的充要条件是值得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进程中予以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性的金融危机,严重的信用紧缩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2.
近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性的金融危机,严重的信用紧缩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而且其广阔前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尤其是具有环保意识的投资者,因此探究绿色债券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十分重要.本文选取2016—2019年各金融市场指数数据,运用Copula函数进行相关性建模来研究绿色债券与相关金融证券形成的资产组合的分散化收益,以及其他金融市场发生极端价格波动时对绿色债券市场的价格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与企业债、国债市场呈现非对称的尾部相关性,与其余市场呈现对称的尾部相关性;绿色债券与工业、能源、公共事业和房地产市场组成的资产组合分散化收益较高,且随绿色债券权重达到95%时达到最大;其他金融市场发生极端价格波动对绿色债券市场的价格溢出效应有大有小,但是总体而言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金融相关性分析越来越复杂,Copula技术以处理非正态联合分布的优良性质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非参数的核密度估计法估计Copula的边缘分布,用两阶段最大化方法确定Copula的参数和核密度估计的带宽,用Copula理论更加准确地描述资产的相关性,从而更加准确地量化金融市场的风险,并在KMV的框架下,讨论中国A股市场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黄飞鸣 《投资研究》2012,(5):141-149
论文使用包括美国在内的28个经济体的股票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相关系数及其费雪Z转换来检验美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效应;并运用单因素模型回归来验证纯传染效应的存在以及用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对此纯传染效应进一步判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本次危机中不仅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而且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另外8个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体则不存在纯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危机传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流动性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把流动性划分为资金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阐述流动性的扩张和收缩与金融危机的相互联系.重点分析流动性与金融危机纵向和横向传染的四条机制,包括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的传染、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相互传导、预期传染和心理恐慌以及跨国溢出与挤出.文章进一步对流动性的国内和国际监管及流动性危机的救助与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近期越南成为新兴发展中国家最新受害者的代表,使对金融动荡进一步升级的担忧笼罩着全球市场。值此之时,我们有必要回顾、研究历史上形形色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而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研究——金融危机分析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期间国际资本市场传染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九个国家(地区)的资本市场指数在次贷危机期间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危机前,美国对除中国外的7国(地区)在危机发生时冲击力更大,资本市场出现单向传染效应。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交叉传染的存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揭示了危机传染的动态效应。在危机期内,美国次贷危机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影响强度迅速增大,持续时间比传统过程相对延长。本文还通过高低波动率机制的比例系数伽玛检测了这些国家(地区)资本市场间的转移传染和纯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20.
1、引言: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和波动频繁出现,风险管理和金融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等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而原用的线性相关系数等研究方法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如线性相关系数首先要求变量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而且其方差为有限,否则就没有定义,但是金融市场中出现的不少数据往往是厚尾分布,它们的方差有时并不存在,因此不能用线性相关系数来反映相关性。近几年来,随着Copula理论的出现,金融市场相关性分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Copul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非参数统计领域,特别是用来研究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运用copula理论构建金融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