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需制度政策与内部机制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矛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耍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内涵,指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不仅需要消除制度障碍,提供政策保障,还需建立乡村内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市场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影响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最后指出统筹城乡市场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市场一体化,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构建和谐德州必须着力解决提高农民的国民待遇、构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布局、加大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的现实问题,通过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比较,得出可以借鉴的一些成功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农村、城市,城乡三个方面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创新思路,从而能更好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保障。本文在分析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机制形成的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来评价我国目前城乡金融统筹发展的状况,并且通过各个单项指标将城乡金融统筹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由各单项指标的得分反映出我国城乡金融统筹工作中需要加强和重点关注的方面,最后提出了我国城乡金融统筹机制形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变革。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谭均云 《现代经济》2007,6(8):57-58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统筹制度保障机制提出了政策性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讨论成都市地方财政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问题。论文分析了成都市地方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矛盾及其原因。认为成都市地方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选择和路径: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框架和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二是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三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四是建立新型的城乡财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我国长期战略选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在政府采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中,城乡间差距的扩大化趋势说明了政策亟需调整和优化。在新形势下应当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统筹发展,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间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及城乡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党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三农”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也是“十二五”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梳理概述城乡一体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阐述我党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提出背景,总结了我党城乡一体化思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西部开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明显表征,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认真对待和科学解决的问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还易于引发甚至加剧各种矛盾,而且这也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相违背。可以说,地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布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障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考验,必须从制度上探寻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也逐步改善。但总体上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不完善,仍然较为落后。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必须不断创新农村社会建设载体,让农民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与城里人一样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市社会资本的构筑有利于农民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加速市民化进程。当下,农民工在城市中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城市融入过程。因此,应当建立以政府政策制度支持为前提,以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为基础,以组织为核心,以自身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为动力的农民工城市社会资本构筑框架体系,不断丰富农民工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存量,以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必须切实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目前我国城乡金融资源严重失衡、农村信用环境不佳、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导致三农发展的资金“瓶颈”依然突出.为此,地方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着力优化地方金融机构布局,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涉农金融机构克服各种障碍,切实增加对三农的信贷供给.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仍旧存在义务教育的失衡,甚至同一地区的校际间也存在比较突出的差异。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不仅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路径。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南非、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根据区域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规定了具有区别性的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落后地区实施倾斜性投入政策,促使城乡义务教育总体上趋于均等化发展态势。剖析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走向城乡融合.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我国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和协调发展.总结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就是要运用它来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现状及问题,以指导我国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世界发达国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以乡村土地流转为基础、以乡村社会与城市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等举措,可以为中国科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仍旧存在社会保障的失衡。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使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测算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程度,客观反映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据此提出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对策建议,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平等接受社会保障服务的权利,实现我国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