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管理手段,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本文结合辽宁实际,研究提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及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前,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党的十六大以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现阶段城乡关系的特征是:农业基础薄弱,仍是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脱节;公共资源配置不利于农村的问题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提出以下思路: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统筹城乡规划和经济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思路。以重庆市为例,在对重庆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遵照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导向性和可比性原则,通过经验判断,选取关键的、有代表性的指标,结合重庆市的具体情况,尝试建立“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然后指出应从尊重农民权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分异政策等角度来促进重庆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围绕农村、农民、农业展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内容,其启示作用包括加快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为核心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设立专门机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完善支农扶农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州区作为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城市和农村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二是进一步推进“两新”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三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和动力支持等等。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评价是对城乡融合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综合反映。成都市市域城乡一体化现状优于重庆市市域,成都市辖区城乡统筹发展呈现聚集态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而重庆市辖区内发展较快的区域多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阶段;两市辖区内的城乡融合发展都不平衡,较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城乡一体化缓慢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针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各级党委要立足实际,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当涂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要解决经济发展、政策兼顾、文化教育统筹、城乡布局、区域差距等问题。当涂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省级中心村建设,加速"两线四区"规划建设和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路径有:健全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畅通人才引进通道,加大多方投入;扩大农民话语权,实现城乡居民待遇逐步趋同;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投资》2009,(10):15-1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具有五大基本内核:农民工市民化是核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壮大二、三产业是基础,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城市文化建设是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面临五大制度诉求:土地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专项转移支付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身份制度从身份特权到契约平等,府际关系从竞争到合作,决策制度从个人决策到民主决策。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要求处理好五大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土地、人力、资本三大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推进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合理配置;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健全城镇建设民主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建立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成都三个地区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金融需求变化和金融运行现状,认为成都近郊城乡一体化地区存在着严重的金融压抑,其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金融政策缺陷、农村信用社的体制缺陷和相关公共制度衔接不良。最后本文指出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转变金融发展理念,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农村信用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才能实现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12.
欧洲共同农业支持政策对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随着其共同农业支持政策的完善而不断自我强化。欧洲共同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共同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共同农业市场组织、共同农业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共同农业财税、农业信贷和保险支持体系等。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很有必要借鉴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及其相关财税金融政策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支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保持农业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性。  相似文献   

13.
以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我国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的角度出发,描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对许多学者所认为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弱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解决方案是增加财政中的支农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与一般理论相违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张欣 《西部金融》2012,(7):46-49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利用199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即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了地方财政支持、就业结构以及地区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快贵州产业结构调整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对于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以及提升农业生产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共财政投入的视角,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财政投入目标、结构、效率现状,目前在现代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中还存在着支持目标多元化、农业科技财政投入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财政投入资金支持效率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明确公共财政投入目标;从社会服务体系、智力支持体系、管理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角度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支持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财政的投入效率,实现现代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业反哺农业视角下的财政支农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支持上,然而现在我国的财政支农存在着力度不足、结构不合理、相关体制和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和使用混乱、与国际接轨不够等问题。财政支农制度的这些弊病严重制约和束缚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因此,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举措,以期用更完善的制度保障这种反哺。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村金融不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省农村金融存在体制发展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农村金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乡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基于此,适时提出加强党对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激发农村金融支农活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发展农村绿色金融、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行农村文化金融等发展路径,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和重庆市1987-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重庆市与全国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虽然在细微之处有所差别),即金融发展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正关(服从Kuznets“倒U型”曲线),而金融发展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重庆市应积极促进地区金融发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