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实中的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相关,主张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无关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的资本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以为资本创造价值或者资本收入是非劳收入是不正确的;现阶段的按要素分配只是分配的表现形式,其实质则是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经济学家》2003,3(6):56-6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劳动创造价值无关。私有制决定按要素分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不是指分配方式,而是属于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公平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3.
闻潜 《经济经纬》2002,(1):10-13
现实经济生活中,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其差异表现在理论、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上。共同点是:以劳动为获得收入的手段;复杂劳动可获得更多的收入;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改革既不能片面强调按劳分配,也不能鼓吹按生产要素分配,而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辩证统一。因此,我们要遵循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使劳动者收入保持一定幅度的适度增长;在使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科学选择这种收主双增长,合理地使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存在的三大矛盾是:(1)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矛盾;(2)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矛盾;(3)按劳分配与平均分配的矛盾。本文分析了这些矛盾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背景,并指出,它们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6.
单大明 《经济师》1998,(2):36-37
完善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单大明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正式宣布打破传统社会主义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经济理论难以证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实现内在结合。事实上,价值创造过程中生产劳动出现了社会化、层次化和科技化的趋势,只要产权关系清晰和产权主体多元化,离开了人的活劳动,生产要素就不可能自动实现优化配置,生产劳动就是处于社会生产总系统中不同环节和不同层次的劳动者配置生产要素的行为,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它是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进行分配,与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郭飞 《经济纵横》2005,(10):57-59,54
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实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创新。从实践看,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必须正确理解。该原则中的“贡献”,在公有制经济中是指劳动者在创造价值中的贡献,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是指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或使用价值)中的贡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可统一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一元论 ,承认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应该扩大生产劳动的范畴 ,认为凡是有益社会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各种非生产劳动要素虽不是创造价值的要素 ,但却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 ,按要素分配并不违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按资分配正日益普遍,致使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不对称、即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和剩余价值社会化的矛盾已成为令人困惑的理论难题。因此本文进行了全新的探索:①阐明按资分配中的“资”是一种通用的生产要素;②首次揭示劳动工具对人类活劳动“吸收──储存──转移──释放”的重要功能和创立“间接活劳动”的崭新概念;③分析了“间接活劳动”通过劳动工具及其泛化形态创造价值的过程,重新界定了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与内容,对价值构成提出了新的“三位一体”观点;因此,新增财富的按资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是按间接活劳动分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私企业中的劳动力还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要素分配并不是说所有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12.
按劳分配的博弈分析与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在一个区域里的主次地位 ,决定于所有者与劳动者博弈双方的力量比较以及宏观分配政策调整程度。按劳分配方式及其位次的确定 ,决定于各层次劳动者博弈多方的力量比较、所有者的价值偏好以及宏观分配政策调整程度。为更有效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较优统一 ,应当建立合理有效、高灵敏度的宏观分配政策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层次性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前人研究进行归纳基础上分析了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内涵,并提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宏观经济运行层次的分配规律,应纳入按要素分配的范畴,是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共同进行生产活动时获得补偿与积累的规律;按劳分配是对具体劳动力的补偿标准,属于按要素贡献率分配的范围,是微观经济活动层次内的一种分配规则。在此基础上对按劳分配实施过程中衡量有效劳动的标准以及按劳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及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所得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体现私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的分配方式,也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既然所有制形式是混合的,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必然是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公有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反之则是按要素分配为主体。即使是同一劳动者,他的收入来源也可能是多种渠道,一部分是按劳分配所得,一部分是投资收益,关键看劳动者收入中各收入来源的比重,如果劳动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劳动者个人收入就应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相似文献   

15.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理论上的难点可能在于它们结合的基础。表面上,按劳分配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按要素分配则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二存在明显的不相容性。实际上。如果从隐藏在按劳分配理论和按要素分配理论背后的理论逻辑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社会化大生产是它们共同的分配平台。直接而明晰的要素产权是它们共同的分配依据,各种要素的贡献大小是它们共同的分配标准,产品和劳务是它们共同的分配对象,货币价格是它们共同的实现形式。正是这些共同点构成了它们结合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再论公平分配应首先从第一次分配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若要实现第一次分配中的工资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的公平分配,一要在按劳分配原则指导下以一定的"指标"为前提,制定出普通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也要制定出对管理者具有约束力的最高工资标准;二要彻底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亦即使劳动要素也参与对利润的分配,并制定出具体的量化指标体系。国有企业应当利用其公有制优势,为实践真正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从而实现在第一次分配中的公平分配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朝栋 《经济经纬》2003,23(3):8-11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是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创新和发展,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葛丽芳 《经济纵横》1998,(8):52-54,13
一、按劳分配应在市场实现和按要素分配后企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制度中实现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是劳动者为社会付出劳动后,“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论文《究竟是按所有权分配还是按贡献分配?》的一些观点,笔者提出如下四点商榷意见:一、劳动价值论的实质不是说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而是指,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的源泉和实体是活劳动,非劳动要素不创造价值;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是生产要素分属不同所有者条件下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提出和赞同的正确理论;三、分配方式是由所有制而不是由政权的性质决定的;四、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不是劳动价值论,不能通过歪曲劳动价值论,否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