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靠技术创新,国际市场抓升级,国内市场挖潜力,是纺织服装企业平稳度过"寒冬"的关键。作为中国针织名城,山东省即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190余家。今年以来,即墨的纺织服装企业遇到了较大困难。"危"中有"机",即墨市当地政府和众多纺织服装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谋求突破。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19日下午,第七届普宁国际衬衣节暨纺织服装交易会举办期间,主题为"信心·发展·市场升级"的粤东服装产业升级峰会群贤齐聚。来自纺织服装行业、专业市场领域的各位专家,以真知灼见,让与会企业代表重新认识"粤东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整合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五年,安徽省服装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以市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培育本土品牌、以本土品牌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服饰文化构建的安徽模式。安徽省服装行业飞速的发展,令人欣喜但也让人更有紧迫感。在安徽省服装商会秘书长叶梁看来,与国内发达省市的服装产业相比,安徽省仍需进一步整合发展,"十二五"期间,安徽服装产业的机会在于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中部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科学、稳步发展,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大会日前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承办。虎门国际服装机械城被认定为"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服务平台"。产业升级,装备先行,服装生产装备是先进科学技术和服装产业工艺得到实现和转变为生产力的保证,虎门国际服装机械城作为珠三角最具规模、经营理念的服装机械"一站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桂林 《中国纺织》2009,(2):120-12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早在2006年中国服装界提出了国内服装企业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中国创造”升级的口号,中国服装从此开始了“创意产业,中国设计”的战略思想,加大服装产业的创意含金量。促使中国服装产业的整体水平全面攀升,服装产业的升级关键在于服装企业的软实力建设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近日,以"十二五——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为主题的大连服装论坛在Z28时尚硅谷拉开帷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和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共同为大连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中后期,经济得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尤其是近几年,社会格局形式的改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优先体现在这些生活必须品上的。我国已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过去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将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服装来说,服装企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服装企业存在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材料浪费等问题。下面,我们就"精益生产"在服装企业中的应用来展开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8.
11月18日,“2012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本次论坛以“产业转移升级与市场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集中讨论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产业转移升级与专业市场的模式创新如何协调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进行渠道创新等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梳理经济转型期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新策略,厘清当前产业流通格局,“多渠道组合应用,借力区域优势实现专业市场模式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  相似文献   

9.
最近,致力于将传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运营方式全面升级、将有形市场转化为无形市场,推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电子信息化发展的盛世商朝(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落地合肥,此举标志着安徽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安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全面步入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型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及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催促安徽纺织服装公共信息平台的诞生。同时,安徽本土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也为平台的建设充满了意义和可行性。安徽是服装生产和消费大省,全省共拥有纺织服装企业  相似文献   

10.
"培育品牌生态中的成长力量!"这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将随着2011年度的"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榜单,在3月29日再次以大阵容、大规模、大影响的态势,搅热CHIC2011时尚平台。品牌生态构建:不能忽视基础力量 "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榜",是对服装专业市场中具有优秀成长能力、自主、原创的服装品牌的检阅。秉持着扶持中小自主服装品牌成长、强化服装专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服装专业市场服务功能升级,从而最终实现服装强国梦想的目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时,《纺织服装周刊》便以专题的形式,对行业洗牌、产业升级进行了详实报道。当时的情形是,企业订单减少,裁员减员现象严重。大量农民工失岗返乡,沿海发达地区一度出现民工慌。而各大劳动力输出地,如四川、湖南、河南等地,都为如何安置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而焦头烂额。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大服装"的梦想,河南服装业界积极行动,多种形式构建"大服装"框架。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将继续在产业引领方面,宣传行业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品牌推进方面,环境营造方面等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一直是财富的聚集地,近年来很多商业地产项目也开始涉足到这个领域,专业市场的增长速度很快,年销售额已经超过8000亿元,并且还蕴涵着极大的潜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于行业的影响非常明显,专业市场也在积极应对,寻找转"危"为"机"的办法。2009年,《纺织服装周刊》市场版和知名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研究专家胡宝钢先生合作,开辟点"市"成金专栏,陆续发表胡先生的研究成果,供市场管理者和研究者参考。希望能够有助于专业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和应对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平湖已经成为世界服装重要的生产中心之一,"全球百件衣,平湖有其一",被誉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但平湖服装产业集群以加工制造环节嵌入了"购买者驱动"的全球服装价值链低端环节。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新环境下,如何实现平湖服装产业升级,逐步占据全球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平湖服装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状况和定位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平湖服装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纺织服装业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打下了产业基础,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奠定了其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以及国内外市场中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服装大省。但全球金融风暴使得广东省服装生产放缓、出口受阻、效益下滑,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外贸、内销的双重压力,广东服装振兴之路在何方呢?  相似文献   

16.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09,(12):59-61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一直被喻为产业的晴雨表,市场兴则产业旺,产业旺则市场兴。后危机时代,专业市场如何突出重围、获得空间出路,是很多人苦思冥想的问题。11月7日,在濮院举行的2009中国服装专业市场圆桌会议上,来自全国13家大型服装专业市场的代表共同把脉服装专业市场现状,探讨服装类专业市场未来新型经营模式。升级、电子商务、自主品牌、现代物流等成为后危机时代专业市场寻求突破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持续的用工压力如何缓解,是摆在服装企业眼前的难题,亟须寻找突破口。和鹰科技时刻关注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响应行业"产业升级,装备先行"的号召,以普及自动化裁剪系统作为企业的目标,切实提升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对中国服装产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服装产业的生力军。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和纺织业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民营服装企业历经了怎样的一年,正处于何种发展状态呢?  相似文献   

19.
星闻 《中国纺织》2012,(1):124-125
近日,"中国纺织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平台"启动暨面面俱到国际轻纺空间开业仪式在萧山区衙前镇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副会长杨纪朝、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等政府领导以及以波司登、九牧王、山东如意集团为代表的6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参加了启动仪式。纺织服装产业是杭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的发展需要一流的服装设计师,也离不开一流的面料,更需要搭建设计师和面料生产、销售商沟通的平台。"面面俱到"正是利用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河南服装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河南有了自己的女裤产业集群、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园,更被业界称为中国女裤之都,是新型的纺织服装基地。一件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相继发生在河南。同时,结合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大纺织走向大服装"的战略方向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