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3E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环境污染、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都会引起能源消费量的增加。为实现能源、经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几次经济危机后美国所采取的不同的经济政策,研究了后经济危机时期的政策选择对国家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及综合实力的影响.认为在后危机时代美国的政策选择对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基于对各国次贷危机时采取的经济政策的现实思考,本文提出中国后经济危机时代应采用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时退出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构建福利国家等.  相似文献   

3.
科技投入的财政定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断一种产品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应从产品的性质入手,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越强,财政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强。研发产出品中,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公共性呈由强而弱排序,因而财政对这三种研发产出品的支持力度也就呈现由大到小的递减趋势。虽然发达国家政府资助在R&D投入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不仅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大R&D的投入总量,而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尽管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不断增加,但无论是在增长速度、GERD/GDP指标,还是内容结构、地区结构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在增加科技投入总量的同时,更要对科技投入的结构优化、科技投入机制的建构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场新的经济革命悄然兴起,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依赖知识扩散和应用,信息技术和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正是这个新经济革命的主要标志,新经济已经引起了各国普遍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自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之后,世界经济所表现出的显著趋势,同时分析了推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因素,并探讨了新经济的特征与特点.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而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消耗和惊人的损失浪费,并由此带来了自然灾害频繁、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续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协调发展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南宁市近年来的艾滋病疫情和疫情特点及南宁市艾滋病的综合防治工作进行调查分析。为南宁市政府乃至国家社会提出防艾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呼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传统艾滋病防治模式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日益恶化的趋势,社区关怀护理模式开始介入世界各国的艾滋病防治过程;分析传统艾滋病防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探讨社区照顾模式在艾滋病防治中运用;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支持和家庭关怀服务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随着各国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高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提高产业创新能力,通过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是高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利用DEA及面板模型对福建省高新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由于R&D经费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创新效率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并加强基础研究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9.
《京都议定书》的出台,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减排方式,掀起了全球发展森林碳汇经济的热潮.本文基于福建省森林资源现状,通过构建简洁合理的计算方式,估算福建省森林碳汇量及潜在经济效益,并从规范制度政策、增加科研投入、加大政府引导、加强多方合作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福建省森林碳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安全投入与企业安全生产最优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均衡方法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工具构建了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最优决策模型及其分析框架,对较低的工亡赔偿标准、安全资本投入不足与安全事故频发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机制给出了一个严谨的经济学解说,并通过对国内例证的考察,验证了其结论.文章发现:过低的工亡赔偿标准,在强化企业安全资本投入负激励的同时,又为其盲目增加产量而忽视安全风险提供了正激励,由此决定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安全事故频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局面;2004年我国提高了法定工亡赔偿标准,则从反向强化了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从而为企业增加安全资本投入和技术改进提供了正激励,由此决定了2004年以来的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11.
欧盟科研的几个优先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增加科研投入欧盟首脑在2000年里斯本欧盟理事会上提出,到2010年,把欧盟建成最繁荣和最有竞争力的知识社会,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2002年3月的巴塞罗那会议上,欧盟制定计划,缩小欧盟与美国在科研投入上的差距,增加科研投入,提出到2010年,欧盟对科研投入要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现在平均投入是1.9%。要达到3%,各国至少要将本国的科研投入增加一倍。同时刺激私人投资科研,在3%的投入中,私营企业投入占2/3。以上两个目标雄心勃勃,但很现实,有些国家已经实现并超过了上述目标。2.明确欧洲共同科研领域里斯本会议的另…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至70年代为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形成政府护航,企业投入为主的科技投入模式。20世纪70至90年代的日元大幅升值,使得这种模式受到冲击,为此,日本政府对科技投入进行了一些调整。本文主要对日元升值后日本科技投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在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编制能源投入占用产出表和建立投入占用产出投资效应分析模型,对在西部地区不同能耗行业投资所带来的效应进行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低能耗产业的投资在带领GDP和就业的增长的同时可以降低单位GDP能耗.本文的研究扩充了投入占用产出理论研究,获得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为西部投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贸易体系的日益壮大和各国贸易壁垒的消除,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逐渐增加.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演变下,资本状态分为国际长期资本投入和国际短期资本投入,新兴的金融产品衍生物追求的是在最短的经济周期内创造更高的利益价值,于是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更具有时代意义.随着国际跨境资本流入,我国的股票市场也受到冲击,上证综合指数反映了一定的经济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实证分析十分关键.本文将使用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这一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5.
冯卫红 《经济论坛》2006,(6):105-106
一、西方国家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各国经济不堪重负,且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西方各国开始采取一些整治措施。有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酝酿改革,到80~90年代,各国已普遍采取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措施总的来看就是增收节支,改革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性,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增加税收和医疗保险费。在国民健康保障支出不断增加,一时又不能进行有效控制的条件下,西方国家只能采取不断增加税收和医疗保险费的办法来应付日益增长的医疗社会保险支出的…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增强,能源的消费量正在大幅度地增加。能源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出来,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所造成的污染最为各国所关切。一些专家认为,80年代初以来,伴随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问题出现了第二次新的浪潮。第一次环境浪潮是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达到了严重程度,直接威胁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影响经济发展,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尽管那时只出  相似文献   

17.
软投入经济学是研究软投入要素的关系及软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科学。其主要理论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兰州大学李国璋教授所提出来,用于解释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来源问题时所遇到的难题。这一理论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过30年的发展,该理论无论从内容体系、研究方法还是实证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因而本文对其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梳理,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国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实是把自主创新贯彻到区域层次,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在此背景下,研发(R&D)投入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也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论题。本文建立了模型,实证结果证明了河北省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正相关性,并针对河北省研发投入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日益发展的工业化经济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种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对各国的发展产生一定制约。针对这一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技术、加大新资源开发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措施。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尤其是依赖虚拟资金及资源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力量失衡、国际分工体系面临重新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必须改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时,技术的开发和信息的生产及其传播和应用是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低技能劳动相比,知识的作用更加重要。尽管OECD各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路子不尽相同,但无疑都在向知识经济迈进。1.知识投资增加知识投资包括R&D投入、软件开发投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自从80年代中期,OECD国家知识投资的增长率略高于GDP的增长。在多数情况下,增加知识投资的国家一般都会减少对有形资产的投资。目前,知识投资已占OECD国家GDP的8%,与设备投入相当,而且还在增加。如果将私人用于教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