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与文化》2006,(5):27-28
上海锦江航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以国际航运为主、服务于现代物流业的企业。公司经营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开辟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日本和台湾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提供集装箱运输服务,并在长江流域开辟内支线物流服务,在香港、东京、大阪等地设立境内外分支及代理机构,发展国际船务代理、货运代理、堆场仓储等配套产业。近年来,公司的发展速度、投资回报率逐年上升,2004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7.8%,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文化》2007,(5):12-14
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简称锦江航运)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以国际航运为主、服务于现代物流业的地方航运企业,主营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同时还相继在境内外拓展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经营国际船务代理、国际货运代理、集装箱堆场、仓储等与主业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开辟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日本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清水等港口和台湾基隆、台中、高雄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提供上海一日本每周六班和上海一台湾每周二班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同时在长江流域开辟了内支线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集装箱班轮运输中,班轮航线的选择和优化是船公司重要决策之一,也是重要的学术研究问题。随着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关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的研究也变得尤为迫切。但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远洋航线的优化,且基本上是以运力和运量限制为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一般为成本最低或运量最大的单目标,而且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不定期杂货船,而对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的研究不多,因为对于集装箱班轮而言,通常需要停靠一系列的港口,模型不仅要考虑总的经济成本,还要考虑停靠港口以及班期等要求。因此文中结合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特点,以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航线的运营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运量、运力、网络结构以及时间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的优化模型,旨在为航运企业设计以及优化班轮航线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黄映琴 《物流科技》2011,34(1):91-93
国际海上集装箱危险货物的运输离不开国际货运代理。危险货物的托运、申报、装箱等工作通常都是由国际货运代理来完成的,货代工作直接影响危险货物的安全出运和顺利到达。主要阐述货代在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的具体工作,并分析货代工作对海运集装箱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志远 《物流时代》2010,(11):68-68
Cohesion三方物流服务产品,是大韩航空公司推出的联接航空公司、货主和货运代理三方的高端服务产品,其强化了服务过程。具体来说,Cohesion产品是基于对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的研究,分析托运人的特色数据库、运输物流需求及运输路线的特色需求,提供优质物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沐潮 《物流技术》2002,(8):44-45
1我国国际货代企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近年来,尽管我国口岸货物吞吐量连年递增,而国际货代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单位货量营收却迅速下滑。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7年以两位数递增,2001年上半年中国主要港口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12.6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16.7%(资料来源:航运商务网)。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单位货量利润持续降低,笔者调查了解到:1995~1999年间,深圳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约定俗成的底限毛利是每TEU50美元,但近两年来,绝大多数货代不得不突破了这个底限,有些货代甚至只能每TEU赚取2…  相似文献   

7.
金金花 《活力》2006,(6):85-85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行业是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国际运输方式的变革、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属于服务行业。国际货运代理是联系发货人、收货人和承运人的货物运输中介人。目前,随着中国国际货代市场完全对外开放,货运代理市场正逐步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并经历着全球市场的潮流。虽然中国货运代理行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客户方面、竞争对手方面,还是从有关法律法规方面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行业市场越来越透明化,加上航运公司联合涨价,使货代原有的“利差”空间再度缩减。如何去生存与发展是货运代理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业成本法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笔者认为:作业成本法适合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中推广应用,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服务成本信息,并能够有效地指导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管理.[关键字]作业成本法;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成本  相似文献   

9.
赵红梅  刘芳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1):112-113,1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的蓬勃兴起,为国际货运代理开拓业务、发挥所长、增长利润提供了机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润与风险同在,现在的货运代理人的工作内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双重职能的特点,这使得货运代理的责任也在发生变化,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系列竞争和风险。文中从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出发,联系我国货运代理企业的服务现状,对货运代理企业的责任风险防范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公司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公司所有者和经理层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经理层在第一线从事经营活动,掌握着公司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公司内部资源的配置,控制着公司各项费用的支出。所以经理层处于相对的信息优势,而所有者则处于信息劣势。经理层利用信息优势完全有可能为自己某取额外利益。代理成本之所以出现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经理层本身不持有公司股份,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经理层辛勤工作并取得了相当卓著的业绩,但由…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国际货运代理市场,中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已不能墨守成规,持操旧业,只做纯粹代理人的单一业务,而应该认清变化的形势,调整经营模式,力求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在传统货运代理业务的基础上,扩充业务范围,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创造条件尽最大可能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及其他更多更好更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以求得自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班轮公会垄断势力的不断下降,班轮公会所贡献的市场集中度也呈下降的趋势,整个航运市场的运价也将得以降低。近年来,全球各大班轮公司不断掀起并购和联营的浪潮,集装箱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一路攀升,2005年前后三起重量级并购案致使当年班轮运输市场前20大班轮公司的运力增加至82.5%。最新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20大班轮公司运力同比增长14%,笔者认为这有可能将是新一轮并购和联营浪潮到来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董岗 《物流科技》2009,32(7):55-57
文章通过建立存在成本差异的Hotelling模型,结合效用和反应函数对两厂商的定价选址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处于成本劣势的厂商一般会选择最小差异化的策略.而拥有成本优势的厂商则会在最小差异化和最大差异化原则之间进行权衡取舍,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4.
王婵 《物流时代》2010,(3):50-51
对航空货运来说,无直航点市场无疑蕴藏着丰厚的利润空间,而网络规模、中转服务能力等因素,都是决定货运企业能否从中获得市场蛋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外物流》2006,(6):64-65
2001年,欧洲某婴儿食品厂商罗亚尔想到,只有把加工环节外包给第三方,才有可能严格控制产品的货运成本。于是他找到一家专为客户提供网上采购服务的货运代理公司,委托其为自己设计运作长期货运的投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代理航空/海运订舱、集装箱拼箱拆箱、编制单证、签发提单、报关、报验等简单环节性劳务,向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方向发展,其发展的核心都是把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者,将货主、运输企业、商检、海关、银行金融、港口、船代、仓储等一系列运输的资源和环节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供应链增值性服务,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海物流》2010,(1):31-31
2020年以前.上海将重点发展12个领域的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 将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靠近国际主航线及长三角集疏运体系优势,降低国际集装箱中转成本,鼓励各地外贸集装箱在上海转运.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航运服务重要提供基地和国际重要物流枢纽。  相似文献   

18.
张晖 《东方企业文化》2012,(13):244-245
航运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充满风险的市场。航运市场在2008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航运企业纷纷在传统海运业务之外开展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创造新的利润来源点,本文结合航运企业的自身特点,对航运企业如何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物流时代》2012,(6):87-87
上海运泽化工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化工危险品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并经国家商务部和工商管理局批准的专业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及提供罐式集装箱(ISOTANK)租赁、液袋(FLEXITANK)等国际物流运输服务的综合性企业。公司己在华开展业务十多年,拥有经营化工危险品物流的各项资质。  相似文献   

20.
《上海物流》2007,(5):29-29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按照“资产一体化、产权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市场区域化、信息网络化”思路组建的集团,业务范围涵盖航运、船舶代理、海运货代、空运货代、集装箱储运、快递、海运和空运进出口报关、进口分拨、物流配送等国际综合物流业务。2006年,公司空运进出口货量达130,373吨,海运进出口箱量达657,010TEU,航运业务代理集装箱数达115,426TEU,代理船舶净吨数达115,426TE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