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供销商情》2006,(12):45-45
“打鬼石”,盛行于青海民间,就其表象命名来看,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打“鬼”的“石头”。何为“鬼“?《说文》说:”人所归为鬼”。《宗教词典》释为“认为人死后,身躯朽坏,灵魂即成为鬼。”中国民间的“鬼”信仰作为一种崇拜、一种宗教文化、传承数千年,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2.
丰田公司开始实施精益的时候,他们对员工有这样一个要求,他们希望在三年内追赶上欧美的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汽车公司,然而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却用了三十年.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谁想成为下一个“丰田”,那么就现在开始精益吧,它会帮助你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王建宁 《品牌》2011,(5):1+8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推动了中国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与和谐世界的发展.但在西方文化垄断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影象不免失实、有失完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势的发展,在世界面前亟须树立一个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在“中国”国家品牌传播实践中,应将“中国”这个主体品牌和一系列子品牌相结合,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内容,培育中国产品品牌,并发挥出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企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这个世界总是有这样一群比较辛苦的产品经理,他们必须绞尽脑汁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卖点”,而这个世界其实也充斥着五花八门、各色各样的“卖点”:比如海尔的“省电强”、格兰仕的“蒸汽光波”、“平板光波”、“中国红”等等。“这些都不是好‘卖点’”,明基光存储产品经理郭刚摇了摇头。什么是好的卖点?如何为你的产品找到一个好的卖点?找到好的卖点之后,如何突破将卖点延伸为一个概念,带动相关品类产品的销售?这是每一个产品经理的阶梯课程。首先,如何让乏味的硬产品变得“好玩又好卖”还充满人情味?这正是郭刚的经验之谈。人们不是要买1/4英寸的钻头,他们想要买的是1/4英寸的洞。尽管被定义为卖点,但是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迷信规模决定一切和技术万能的商业时代,当整个世界都把中国定义为“世界工厂”,一批新锐的中国商人相信.他们可以用创意挑战商业霸权,他们可以让中国变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用一个词来回顾2006中国的市场研究行业,我们可以选择“增长”、“创新”、“变革”等词汇,但是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整合”这个术语。  相似文献   

7.
自从“和谐世界”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具有普世价值观的“中国式”全球秩序观,是中国关于国际秩序提出的有效的治理理论,“和谐世界”继承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部分,尤其是“和”文化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该文主要试述中华文明中“和”文化的内涵。“和而不同”理念到“和谐世界”理念的发展过程,以及“和谐世界”理念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中国“和谐世界”构建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娟 《中国广告》2011,(11):44-45
如何将“中国元素”运用到品牌中,如何在品牌的塑造中超越“中国制造”进入到“中国创造”、充分发扬“中国特色”,已经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高峻一个品牌能够在全球获得成功.一定是这个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同。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能和商业进行完美的融合,那么这种文化必然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友文 《浙商》2008,(24):56-57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商业世界,一线企业家或许没有专家们那么“高瞻远瞩”,但他们最先、也最真切地体会到经济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们的动作,受经济形势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到经济走势。在经历着经济衰退这个“寒冬”的同时,我们仿佛也从“熊市”里看到了曙光。眼下民营企业家是如何看待经济走势的?又是如何看待并购的?为了解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一些国外的营销专家在对中国的市场了解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企业会做企业品牌而不会做产品品牌,有的国外政要在访华的时候对中国领导人说的话也印证了这个事实,他们说中国企业所面对的产品品牌塑造是一个新的“文化革命”只有中国企业会做产品品牌了中国企业才可能称雄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三联竞争力》2009,(10):39-39
如果要让老外们评价中国制造,他们往往会援引“海尔”。这个品牌,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世界代表。  相似文献   

12.
周晓宁 《商》2013,(18):289-289
《乡土中国》虽然看起来文字比较通俗易懂,但其实有很深的理论作支撑,在本书中费孝通先生根据中国的事实说明了乡土社会的特性,通过那一点点乡土气息,写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生活。本文只是对该书的一小部分进行评述,以下分别从“土”与“恿”、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润田  檀梅 《商业文化》2007,(17):18-22,24-28
浙江的海宁是中国的经编之都。 海宁的马桥对经编最有话语权。 比之马桥,究竟还有什么敢称是“经编之都”?这还不太好说,反正在中国,这个城或那个城大多是“城”里面的人冲外面喊出来的。同样,海宁人也在喊:马桥是中国的经编之都,  相似文献   

14.
老字号,北京有,中国各地有,其实,世界各国也有。 所以,老字号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只不过外国人没用“老字号”这个中国词儿罢了。  相似文献   

15.
蒲广济 《商业文化》2007,(10):59-59
国企管理现状有其历史渊源,现已具备大突破的基础在上一期《中国企业文化评论》,我曾用我国云南境内世界地理奇观“三江并流”比喻当下国有企业的管理现状,并认为当“三江合流”时,中国的管理——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将领先于世界,世界管理科学将迈进一个以中国为高峰的崭新阶段,而促使“三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人类社会,也是中国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到来,中国政府也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研发方面不断的加大力度,不断强调中国的企业应该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走出去。我们可以看到,现今在国外中国的产品已是种类繁多,然而,在这些产品中我们能看到的大多都是“Made in China”即中国制造,却很难看到“中国创造”的产品。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大国,是加工生产零部件的集散地,那么怎样使我国成为拥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业大国是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02,(10):47-47
《经济日报》日前刊登胡亚庄的章说,中国汽车工业的价值取向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精神?中国有12亿人口,农村和中小城镇人口有10亿,是绝大多数。他们用不上轿车,也买不起轿车,但他们确实需要汽车来解决交通问题,来发展经济,来脱贫。轿车是2亿大中城市中先富起来的人买的车,年销几十万辆,而在10亿人口地区畅销的二轮、三轮车,年销1400万辆,这就证明,它们得以畅销,靠的是人们买得起,还可以用来赚钱、脱贫。章说,我们的汽车政策是主要在大中城市向先富起来的人推销外国品牌轿车,不去解决10亿人口地区迫切需要既能乘人又能载货的家用廉价四轮汽车,让10亿人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我们就是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廉价车市场,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工业,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三轮车工业,一个敢和轿车一比高低的微型汽车工业,一个门类齐备的基础工业和高等教育系统。低工资国家赚低利润,跨国公司则凭轿车开发和高技术赚高利润,这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他们生产不出中国10亿人口地区所需要的廉价四轮汽车,我们却用目录制去封杀廉价四轮汽车,用欧I排放标准封杀三轮农用车,保护了轿车的垄断利润。章说,2001年美国皮卡产量比轿车多出100多万辆,但在中国2001年皮卡销量只占轿车销量的十分之一,因为全国城市几乎都对皮卡实施限行!对照“三个代表”,我国汽车工业还差得很远!  相似文献   

18.
Fred编译 《市场周刊》2011,(1):106-113
什么是真正的“家”?我听到过很多人说“家”这个地方。他们说,房子装修的不好,不是他们想要的。很多人很容易纠结于这些.并且当他们回家的时候,永远都感觉不够好。每个人都想着有一个完美的厨房、一个多样空间的娱乐室,和一个永远不会弄脏的神奇房子。  相似文献   

19.
拒绝"元素"     
“中国元素”近年来成为一个很热的词语。这个词带给我们某种微妙而又显而易见的自信与满足——我们正在被世界承认和接纳,我们正在参与到全球化的各种大博弈中,“中国”,正在成为必不可少的“元素”。  相似文献   

20.
陈雪骅  张国军 《华商》2014,(21):27-29
与农博会上的“老总”们聊天,是一件愉悦的事。这愉悦,很大程度上源自他们的精神面貌——朴素、开朗、喜气、爱憎分明,一提起自己的产品“就来神”,像动物世界的解说员,唯恐听众忽略了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群实干家。一群从市场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湖南蛮子”。一群脚踏实地、将做强品牌视为最大梦想的“经济人”。我们有理由走近他们,记录他们,与他们一起见证追梦的岁月,一起见证这个时代的每一次细微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