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淠河总干渠供水成本分析计算及两部制水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分析计算了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向农业和非农业供水以及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向合肥市供水的成本、费用、利润和税收;并根据计算结果构建了两部制水价,与现行执行水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淠河灌区的农业供水计算价格远高于执行水价,董大水库的计算水价高于执行水价,而淠河总干渠的非农业供水价格高于计算水价;向城市供水的基本水价为计量水价的1/3左右,而农业用水的计量水价为基本水价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务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水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亦宁 《水利经济》2010,28(2):31-35
在以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城市居民用水水价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各类城市的自来水价格、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作了比较分析,论证了城市的4项基本地理特征(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水资源水平)与城市水价之间的关系及对城市水务市场化的影响,最后对我国未来城市水务市场化的水价改革进行了设想,提出了阶梯式水价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滨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常规的地表水、地下水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华能威海电厂为例,基于全成本理论,构建海水淡化全成本分析模型,分别从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外部性成本展开核算,从有用性价值和稀缺性价值考虑资源成本,工程费用和前期投入费用计入工程成本,运用污染物当量法测算海水淡化对生态影响,计算得出威海市华能电厂海水淡化水全成本为7.166元/m3,其中资源成本为0.123元/m3,工程成本为6.597元/m3,外部性成本为0.446元/m3。对比目前自来水水价和外调水水价,淡化水不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因为其水量稳定、水质安全等特性,未来在城市供水系统中仍存在一定的应用潜力。最后为提升淡化水在纳入滨海缺水城市供水系统方面的竞争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居民"养老下乡"有助于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环境方面,我国大部分农村工业较少,绿色植被覆盖率高,人口密度小,空气质量好,具有较好的养老环境。住房方面,由于很多农民进城务工,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现象,农村住房的使用率较低,可以给城市居民养老提供充足的住房来源。养老成本方面,当前我国城市的消费成本远远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地,且离水源地较近,各项生活成本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城市居民"养老下乡"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方面,城市居民"养老下乡"推动农村  相似文献   

5.
自来水是民众生活的基础,水价变革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妥善处理好城市供水成本与水价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与调控机制在社会稳定和民众生活幸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变化的背景,对北方城市居民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出结论:水价对于减少城市居民用水需求的作用非常显著;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会对城市居民用水造成巨大压力,对城市居民用水价格、用水管理手段和农业节水制度的积极改革,为解决城市居民用水供需缺口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从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的必要性出发,对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的政策依据、水价结构和实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①应遵循<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有关两部制水价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共同原则,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特点,制定能够有效地补偿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兼顾供需双方利益的两部制水价;②在确定水价结构时必须综合考虑满足工程基本运行维护以及归还贷款本息两个因素;③基本水费不必再与设计水量之外的其他水量(如基本水量)挂钩.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水价的价格杠杆作用,分析了水价对南京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以及南京市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提出了适应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水价管理建议:建立农业用水的激励和补偿机制;加强对工业自备水源企业的监管;加大公共供水企业成本约束;审慎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淡水养殖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2000~2007年淡水养殖生产中各成本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的比较,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淡水养殖成本逐年上升,年收益率则表现为波动下降的趋势;我国水产养殖苗种成本、鱼药成本、饲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均呈现增长趋势,而销售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则为下降趋势;但从各成本构成要素占总成本的比重来看,苗种费用、饲料费用和鱼药费用的比重基本稳定,人工费用比重增长明显,而销售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比重则为下降。  相似文献   

10.
阶梯式水价模型中参数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和经济资源.但是由于水价制度不完善,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短缺和浪费并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梯式水价模型是一个国外研究和应用甚广的模型,因为它符合公平、资源节约和成本回收的原则.我国许多城市也正在试用这个模型,但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参数的设置不合理,导致模型的作用难以...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自来水价格及水价制度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梅  冯玉春 《水利经济》2004,22(1):25-27
简要介绍日本水价的现状,日本水价制定的原则,日本水价的分类和构成,日本东京水价计算实例,日本东京生活用水情况以及由于日本人口减少和人口高龄化使日本水价制度面临水费基价变动的新课题。提出我国应借鉴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日本的水价及节水经验,完善水价法规政策,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进行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张杰  贾绍凤 《水利经济》2012,30(4):19-22
制定合理的水价,是解决水资源不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措施。在对纽约市和北京市目前的水价构成及水平介绍的基础上,从水价承受能力、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角度进行对比和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两市的自来水定价与调节程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体现在:纽约市将水费分为计量水费、设施水费和服务费用,对房屋正面宽度和涉水设备收取非计量水费,污水处理费比例相对较高,水价的相对水平基本可引起居民对用水的重视;北京市实行单一的计量式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比例较低,水价相对水平偏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四川武引灌区为案例,实证检验农业水价现实运行情况与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契合程度,探讨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方法]文章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分析农业水价影响因素,建构“成本导向、支付可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测定农业水价的弹性区间。[结果]市场作用下,供给维度要以供水工程成本为基准,需求维度在用水户承载力支付能力区间较为合理;由于农业用水具有正外部性以及农业供水的垄断性,政府应为农业用水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农业水价构成应以平均运行可变成本为最低参考标准,也可实行全成本农业水价,以此符合“成本导向”。“支付可行”表现为实际支付能力和心理支付意愿,农业水价既要考虑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情况,判断用水户实际支付能力,又要研究其心理支付意愿,分析现实情况和心理参照点的差别情况。[结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学理建构与现实运行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即优化“成本导向”形成机制,科学建立灌区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农业用水价格制定准则,确立农业用水计收方式。优化“支付可行”形成机制,积极促进用水户增收,提高水价实际支付能力,强化宣传提高用水户心里支付意愿及加...  相似文献   

14.
孙静  申碧峰  杨丽 《水利经济》2012,30(4):23-26
对北京市农民安全饮水工程水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国内其他省市两部制水价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北京市实施两部制水价的重要意义。以顺义区2008年安全饮水工程为例对两部制水价进行了实例计算和承受能力分析,为农民安全饮水工程水价改革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顺义区2008年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水价为1.2元/(人.月),计量水价为0.6元/m3。人均水费支出约为41.6元/a,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32%,在农民的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基于灰色评估的空间分区模型,在GIS和VB.NET的支持下,评估我国各地区农产品价格在春、夏、秋、冬4季的水平,并进行空间分区。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梯度差异:东南沿海的价格明显高于西北内陆;东部的价格显著高于西部;大城市的价格水平高于中小城市的水平。高价区一般集中在长江三角洲,低价区一般集中在内陆地区及西北地区。夏季的价格总体水平高于春季;冬季的价格水平总体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16.
Bilateral bargaining between chicken producers and processing firms determined chicken prices in Ontario from 1995 to 2002. A significant reform in 2003 introduced a formula‐based live price that is a function of chicken producers' costs. The latter pricing mechanism reduces the risk faced by processing firms and producers because the chicken price is known when output decisions are made. However, the pricing formula also involves some risk in that the cost components may be far removed from actual costs when production is carried out. Expected farm prices under the two different pricing mechanisms are also not identical. The producers' and processors' expected utility of profits under each pricing mechanism is computed. The bargaining pricing mechanism generally yields higher expected utility for producers than the formula‐based price. Conversely, processing firms obtain a higher expected utility under the formula‐based pricing than under the bargaining framework. These conclusions critically hinge on the size of the producers' margin component in the formula‐based price. In that sense, the formula‐based pricing mechanism did not lessen the significance of relative bargaining strengths in establishing the distribution of welfare in the chicken industry. Des négociations bilatérales entre les producteurs de poulet et les entreprises de transformation déterminaient le prix du poulet vivant en Ontario de 1995 à 2002. Une formule de prix établie en fonction des coûts de production des producteurs de poulet fut introduite en 2003. Ce mécanisme réduit le risque auquel sont confrontés les transformateurs et les producteurs parce que le prix du poulet vivant est connu lorsque les décisions de production sont prises. Cependant, la formule de prix comporte aussi un risque dans le sens où la composante du coût dans la formule de prix peut être différente des coûts réels de production du poulet vivant. Les prix espérés du poulet vivant sont aussi différents dans les deux systèmes de prix. L'utilité espérée des profits pour les producteurs et les transformateurs de poulet est calculée dans les deux mécanismes. Le modèle fondé sur la négociation génère une utilité espérée des profits plus élevée pour les producteurs que la formule de prix. À l'inverse, les transformateurs obtiennent une utilité espérée des profits plus élevée selon la formule de prix que selon le modèle fondé sur la négociation. Ces conclusions sont étroitement liées à la taille de la marge des producteurs utilisée dans le calcul de la formule de prix. Dans ce sens, l'introduction d'un nouveau mécanisme de détermination des prix n'a pas modifié l'importance du pouvoir relatif de négociation dans la distribution du surplus économique au sein de la filière canadienne du poulet.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水权及水库水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库水权转让的特点,提出了构成水库水权转让价格的7个要素,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水权转让所需节水灌溉工程成本水价、农业补偿水价、生态补偿水价、税金和合理的利润,并对各个要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水价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生猪价格的省际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各省域间价格联动效应探究我国生猪价格体系的传导机制,对治理我国生猪产业区域不均衡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生猪价格的空间传导特性,引入溢出效应分解分析替代品价格、成本要素对省域生猪价格的冲击效应,并运用广义预测误差分解测定省际生猪价格关联水平及方向。结果 (1)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其空间集聚特征随时间推移愈发显著,产业布局呈现“高—高南部簇拥,低—低东向西扩”的空间演变特征。(2)省内替代品价格、成本要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但作用力度有限,省际溢出效应是生猪价格发生空间传导的主导因素。(3)鸡肉价格与省内、省外的生猪价格存在密切正向关联;牛肉价格波动推动本省生猪价格同步波动;豆粕价格波动对本省或邻省生猪价格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玉米价格变化引起本省或邻省生猪价格的负向变化。(4)辽宁、河北、吉林、河南等省的正向净关联度较大,属于波动“主导者”或“发动者”;上海、广西、重庆等省市的负净关联度较大,隶属价格波动的“接收者”;江苏、湖南、福建等省市的关联度和全国平均关联度持平,在价格波动传导体系中属于波动“中介者”。结论 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省域在生猪价格传导体系中所发挥职能的不同,分级管控生猪价格,同时促进地方畜牧业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市为例,对居民生活用水现状及城市供水的定价进行分析研究,基于ELES模型,分析重庆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的支付能力。结果表明:水费支出承受能力随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用水需求收入弹性随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大;低收入户的生活用水基本需求支出处于警戒线;2016年重庆市实施了阶梯水价的计价方式,定价基本合理,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