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烨 《大陆桥视野》2011,(22):15-16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10年内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是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遏制中国的过程。在这种大形势背景下,海关应该加强研究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规律、比较西方主要国家海关执行贸易保护措施中的关税壁垒手段,分析本国关税措施差距,有效发挥关税保护职能作用,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已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全世界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之一。2008年我国有36%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全年贸易直接损失达505亿美元,且中小企业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制裁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章通过实地调研提炼资料,对5家中小出口企业进行深入调查,以浙江嘉善县中小木业出口企业遭受新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作为数据样本,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壁垒对中小出口企业的影响,并试图找出理论影响和实际遭受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的主要特点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风潮来势凶猛,各种贸易保护措施接踵而至。目前这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潮流有什么特点?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走出去"和国际经济合作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  相似文献   

4.
李士虎 《经济》2013,(Z1):20-24
由商务部综合司与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2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倍多,中国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TradeAlert)"项目监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有40%的贸易保护措施是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5.
杨柳 《大陆桥视野》2009,(11):45-46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出口和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大多体现在通过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以及对进口的数量性控制,来保护本国企业不受或少受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这类措施将招致其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应,并可能遭受报复性贸易保护措施,其结果不免是两败俱伤。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的形式及措施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相似文献   

6.
由商务部综合司与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2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倍多,中国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 Trade Alert)"项目监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有40%的贸易保护措施是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7.
陈雅 《当代财经》2023,(2):106-119
基于贸易竞争效应理论,主要采用中国工企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2002—2013年匹配合并数据,考察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市场规模的初始生产率调节机制对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出口市场规模增长率影响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增长率的时间点选择。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初始生产率超过临界值水平时,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影响才能显现;从结构上看,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均为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气设备制造业;从时间点看,一般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分别发生在出口市场规模增长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善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市场规模,缩短创新决策时间,以发挥出口市场规模对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威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93-194
近几年,中国连续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无疑将影响中国出口经济的复苏。近日,中美轮胎特保案再次引发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程序呈现出新特点和表现形式,中国需要针对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采取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莹 《时代经贸》2012,(4):81-82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受到重创,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新型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扩散。在我国与他国的贸易摩擦中,属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最为典型。本文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动因入手,对美国对华制造业贸易保护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美国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主要受到国家利益的主导,利益集团对其影响较小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娜 《生产力研究》2011,(6):133-134
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国扮演着关键角色。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国。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官方公布失业率近10%,为了转嫁危机,美国重拾贸易保护主义。文章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谈起,在贸易保护对中国的影响方面着重于人民币汇率,并给出了在的当前形势下中国的对策。后对保险企业的创新目标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铁瑛  何欢浪 《财经研究》2018,(3):97-111
文章基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及面临产业"空心化"挑战的背景,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识别出其对加工贸易转型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提升了企业出口概率,也促进了企业出口量的扩张,并且通过"分工效应"促进了企业的出口,通过"工资溢价效应"抑制了企业的出口.进一步研究发现:(1)持续出口企业、存在时间较长企业以及规模较大企业的出口受惠于城市服务业发展,但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生产率水平较高企业的出口却会因城市服务业发展而受损;(2)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受到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抑制作用;(3)在剔除加工贸易企业后,资本密集型企业和生产率水平较高企业的出口同样会受惠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上述结论意味着,随着"服务型经济"的临近,寻求服务业发展与加工贸易转型的联动机制及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是应对产业"空心化"挑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新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发展以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起,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我国出口的巨大威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技术贸易壁垒的特点和对我国的贸易出口的影响入手,分析我国目前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我国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xport spillover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domestic firms by using firm‐level census data over the period of 2000–03. Based on a Heckman two‐step procedure combining first differencing and instrumental variable regression techniques, it is found that FDI has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xport value of domestic firms mainly through backward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xport‐to‐sales ratio of domestic firms through horizontal export‐related information spillovers. After decomposing FDI by different market orientation and domestic firms by different ownership,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positive impact on domestic firms' export values is mainly from the nonexporting and the exporting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while the positive impact on domestic firms' export‐to‐sales ratios is mainly from the high‐exporting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Both types of export spillovers are mainly diffused to domestic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追求重商主义"谬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统计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可证明中国的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增加和外汇储备扩张都不能说明中国在"追求重商主义".实质上,以消除贸易逆差为目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才是真正的"新重商主义".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绿色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势不可挡的趋势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广泛采取了与贸易有关的环保措施 ,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市场准入和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拓展对外贸易 ,从宏观上看可有多种举措 ,突出的三点包括 :国际合作中维护中国的权益、培育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者、通过出口产品结构绿色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王娜 《经济与管理》2010,24(2):41-44
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2009年9月发生的美国轮胎特保案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国企业应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市场拓展,积极开展区域性贸易合作,实现出口多元化,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规范价格,以“特保案”为契机,通过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实现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突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层面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出口企业数量)与集约边际(单位企业的平均出口额),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动态和二元边际结构,并考察不同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2000—2005年间尽管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集约边际,中国出口的增长仍大部分是由持续出口企业的贸易额扩大实现的;各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程度不尽相同,经济规模、距离和贸易成本的变动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0—2007年的3万多家工业企业数据,本文构造了包括内源融资、商业信贷以及企业信用特征等变量的企业融资约束综合指标。基于Heckman选择模型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的概率,而且对其出口规模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还发现融资状况改善对外资企业出口影响最显著;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虽受到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但其出口表现并未更差。此外,融资状况改善对那些高外源融资依赖度行业的企业出口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了2007年我国3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样本,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方面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存在负面效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较多、出口企业的惰性以及我国国内市场进入成本较高引起的。由此,我国企业应该重视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加快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