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设置专门的学科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高校德育课程相对于知识性课程以及非课程德育有自己的特点。德育课程诉诸的道德认识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基础作用、德育课程价值导向的鲜明性,能够克服学生自身经验的局限性和环境影响的多元性,以及德育课程内容的完整系统性,能够克服非课程德育内容的零散随机性,确立了德育课程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德育课是中职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提高学生思想素养、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的核心课程。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老师、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交流与互动的主要方式。如何进行有效性提问,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是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一项重要研究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实际教学,提出了目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徐徐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4):114-117
隐性德育课程在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阐述了德育隐性课程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建设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和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研究德育课程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德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两课”教育分科课程模式的依据不充分,实践中综合德育改革所产生了种种问题,应用综合课程模式开发综合德育课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当代基于科学教育新观念的综合课程开发原理可以归纳为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应用于综合德育的开发,能够克服综合德育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本文最后以“实事求是”为题,通过开发导读课与专题课实例,探讨综合德育课程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德育面临空洞、不贴近学生实际,德育效率不高,德育困难的局面,应通过改革,提高德育课程的作用,通过专业教育加强德育,建立德育长效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我国高职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面对德育无位、德育无奈和德育无能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应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入手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从明确德育的使命、树立健康的成功理念、开设幸福选修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德育教师的素质、形成科学有序的德育实践课程等六个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试论隐蔽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及开发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蔽课程自身的特点及高校的特殊性都决定了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隐蔽课程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引导、陶冶和规范作用。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有重点地做好隐蔽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工作,使之和德育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完善和思想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两课”教育现状展现出种种问题,是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和课程模式设置不尽合理的结果。将“两课”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社会素质教育上,是“两课”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结果。依据社会素质教育的特征思考。“两课”课程模式改革走综合课程的道路势在必行。综合德育课程模式可以基本解决当前“两课”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有利于发挥“两课”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对日语人才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旨在依托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解决日语专业现存的德育问题,必须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开发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校本教材或自编讲义进行补充;引入课程思政评价机制,采取定量的、定性的、差异化的评价策略;还应提升日语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及课程思政能力,以此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道德应用的路径和方法问题是道德教育最大的问题,价值观的应用又是道德应用中最大的问题.从审美的角度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之一.公民道德审美教育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缺乏审美性道德建构活动的传统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官德形象审美价值缺失、新媒介呈现的芜杂道德局面及“托底”制度的缺失是公民道德审美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建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官德之美”建设、完善互联网治理体系及制度设计等各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重语言技能、轻道德教育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师应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教材、教师、学生、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将道德教育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起来,融道德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高校和谐德育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是高校和谐德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建设高校和谐德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和谐德育文化;注重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培养大学生和谐的道德人格;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实行学分制是优化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从注重个性发展、规范学习行为、构建面向学生的服务体系、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等五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学分制条件的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五年一贯制高职新生的道德发展状况,是德育工作体现其目标的针对性、过程的阶段性、方法的差别性的必然要求,是德育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把新生入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建立在对学生道德发展现状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今后五年德育的可持续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促进学生道德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中国近代德育理论是深入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实际存在形态与发展主题是把握它的二条有益线索,从前者看,它有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等多种形态;而从后者看,它则先后经历了清末公德与私德理论、民初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及民中期后的训育理论三个内容相对各异的阶段。近一、二十年来,对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研究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从而也为人们反思与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理论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相较近代德育理论本身实际状况而言,已有研究还与之存在不小差距。因此,有必要在认真回顾与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加强道德教育,需要创建栽体,开展各 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德育工作实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以正面灌输为主导的传统德育模式确实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型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变化,传统德育模式的实效性大大减弱,甚至难以落实,这早已成为德育工作者颇为忧虑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高职生认知行为特点对传统德育工作模式提出的挑战,进而提出如何改革传统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德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道德需要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是人性内在的必然要求.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有着全面的动力作用.因此,要增加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确定恰当的道德教育目标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德育发展特征对我国德育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道德景况却出现了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恰与西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情况相似。我国已将这个问题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并积极开展德育建设工程,倡导德育改革一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使命,我们可以认真借坚西方当代德育的发展特征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德育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