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2月5日已公布年报,业绩大幅增长■股价自去年12月份以来稳步盘升■公司是载重胎和工程胎的龙头之一■当前股价:18.27元目标股价:25元■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相似文献   

2.
数据·分析     
《证券导刊》2013,(11):6-6
228家公司业绩变脸 超七成向下修正 从公布业绩的公司整体情况看,上市公司2012年业绩明显不如往年,并且很多公司的业绩预告与后面所公布的业绩快报或年报数据不一致。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将已公布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或年报的公司业绩前后数据对比发现,有228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变脸程度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8月的到来,上市公司也迎来了一个中期业绩报表公布的高峰期。由于很多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增长预期,对股价的走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市场震荡、缺乏热点的背景下,逐渐拉开的中报能不能成为推动股市稳步向上的一个助推器呢?对于中报数据应该怎样看待,怎样才能把握中报带来的机会,这些都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截止目前为止,06年的年报披露已进入尾声,从已公布的年报看,去年上市公司业绩可谓突飞猛进,每股收益平均增长达到惊人的50%!去年股指的持续大涨,有着坚实的业绩基础,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更为惊人,那么,未来的业绩增长冠军是谁?哪些公司股价增长比不上业绩增长的步伐?机构配置的盲点在哪里?本专题将为您一一剖析。  相似文献   

5.
截止目前为止,06年的年报披露已进入尾声,从已公布的年报看,去年上市公司业绩可谓突飞猛进,每股收益平均增长达到惊人的50%!去年股指的持续大涨,有着坚实的业绩基础,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更为惊人,那么,未来的业绩增长冠军是谁?哪些公司股价增长比不上业绩增长的步伐?机构配置的盲点在哪里?本专题将为您一一剖析。  相似文献   

6.
截止目前为止,06年的年报披露已进入尾声,从已公布的年报看,去年上市公司业绩可谓突飞猛进,每股收益平均增长达到惊人的50%!去年股指的持续大涨,有着坚实的业绩基础,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更为惊人,那么,未来的业绩增长冠军是谁?哪些公司股价增长比不上业绩增长的步伐?机构配置的盲点在哪里?本专题将为您一一剖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2001~2005年上市公司发布预警公告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现行预警制度下,利空消息(预减与预亏型预警)发布所伴随的股票价格反映的绝对值要大于利好消息(预增与预盈型预警);上市公司在年报及中报预警中倾向于披露利空消息,而在季报预警中倾向于披露利好消息;年报预警的发布时间符合“好消息在前,坏消息在后”的规律;预警样本公司业绩大幅上升或者扭亏为盈的原因在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大幅上涨,而业绩大幅下跌或者亏损却源自公司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不力。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邹芯月 《证券导刊》2010,(35):79-80
■集装箱订单需求饱满■海洋工程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条■三季度单季业绩有望创出历史新高■当前股价:13.89元■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业绩超预期增长通过收购兼并,中集集团目前已形成了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装备、海洋工程四大业务板块。公司日前公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212亿元,同比大增1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2亿元,折合EPS0.34元,同比增速10.5%。收入大幅增长有三方面原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涉及年报的方方面面,许多公司的业绩因此发生了改变。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年报财务指标的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年报管理层的内容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公司的经营运转情况,让公司总结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营。投资者也可以借助其判断公司的发展潜力,从而决定今后投资力度的大小。年报中管理层的信息公布主要通过公司的相关财务报表及附注反映信息,但年报管理层的内容分析和信息的公布上难免缺乏客观性,例如信息缺乏真实性,,一定意义上加大了信息披露的难度;另外仅依据各相关财务数据难免缺乏实际意义的性的分析,因此要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钢铁困局     
马珊珊 《新理财》2013,(9):84-85
2013年上半年,国内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盈利整体难改下行趋势,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一直如影随形,行业面临史无前例“寒冬”。
  在行业整体没有明显回暖,尤其是6月份钢铁行业再现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多家上市钢企发布中报披露业绩预降,其中多为“预亏”和“续亏”,公司经营压力持续增大。然而,在基本面仍旧很难找到行业利好消息的现状下,截至8月16日,7家已发布中报的上市钢企均表示上半年实现盈利,在行业普遍处于加速下滑的态势下,此番中报披露业绩的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年报和中报审计期间提供会计审计等方面的技术支持,解决在实务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以降低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更好地完成会计报表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除特殊情况外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进行中报审计。本文使用2001—2005年自愿选择进行中报审计的445家 A 股上市公司和其配对样本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公司进行中期报告审计的决定因素和中报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的 ROE、财务杠杆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前十大对中报审计的购买有显著影响。考虑到中报审计可能是上市公司自选择的结果,我们进一步采用 Heckman 的两阶段模型方法来控制中报审计决定的内生性。研究发现,尽管自愿审计公司的中报显示更低的非正常应计利润,但没有证据表明这是由于审计造成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盈余质量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中报审计。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简称IPO)的公司,其经营业绩在上市前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如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说,一方面,公司往往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上市,公司上市时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股权资本,改善资本结构,提高了资信,等级,上市后还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持续融资,增强了竞争环境下抵御风险的财务能力;同时从上市前的资本约束,投资不足状态中解脱出来,在把握战略投资机会资源方面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公司在上市后的三至四年内,应该实现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一致甚至更高的经营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股票市场关注每股收益,权益资本收益率等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上市公司为了保持持续股权融资能力,一般都有合法利用会计准则操纵公司会计账面以求达到股票市场认同的增发新股或其他再融资财务标准.因此,有理由认为,公司上市后三至四年内,经营业绩应该逐年高,而不是递减,但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当年的经营业绩显著低于上市前一年.也就是说公司上市后难以维持其上市前的业绩水平,上市后经营业绩显著下降,本文称之为IPO效应.关于公司上市前后的业绩变化的理论预期与实证结果的背离,成为IPO研究领域新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上半年,市场出现深幅调整,医药板块也跟着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随着半年报的逐渐披露,医药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将重新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一些业绩增长快速而确定、股价又出现深幅调整的公司将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2020,(1)
管理层业绩造假、隐瞒或伪造部分审计证据,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2018年10月19日,长园集团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集团聘请律师对函件中涉及的其子公司长园和鹰的问题进行核查,初步判断长园和鹰涉嫌业绩造假。本文通过分析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长园和鹰2016、2017年年报审计的案例,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应对审计风险的对策,以期为注册会计师防范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境内有50多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300多只基金。投资者面对众多的证券投资基金,急需了解选择哪些财务指标才能准备分析基金的投资价值。一般来说,分析所用的财务指标可以根据基金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获取,包括季报、中报和年报。其中年报反映的财务问题比较全面,包括报告期末及其前一个年度末的比较式资产负债表、两年度的比较式经营业绩表及收益分配表、两年度的比较式基金净值变动表,同时采用数据列表方式,提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投资者除了参考已公布的主要财务指标,还可以根据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和已摘录的主要会计数据计算有关财务指标,并从基金资产状况、盈利状况和成长状况三个方面分析基金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叶雨晴 《证券导刊》2010,(48):50-51
临近年末,年报披露将至,多家公司业绩超预期。在已经公布2010年全年业绩预告的727家上市公司之中,业绩报喜的公司占了近八成,还有133家公司预计全年业绩翻番。整体来看,全年业绩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19.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09,(26):58-61
资金逐鹿中小板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10日,在已上市的275家中小板公司中,有261家公布了0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四成以上公司预计中期业绩增长。在16家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的公司中,有12家公司的业绩为向上修正。号称"中报第一股"的华东数控连拉涨停无疑成功地营造了赚钱效应;在业绩预期良好的大环境下,上周资金开始陆续涌向中小板。  相似文献   

20.
成万牍 《理财》2008,(4):57-58
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披露工作近期已正式拉开帷幕。投资者在关注公司年度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在高度关注着公司年度利润的分配方案。而配合着一年一度的年报行情。A股市场上盛传着有部分上市公司年度利润要"高送转"的传闻。个别机构甚至还煞有介事地筛选出了市场上具有"高送转"的题材股,这样一来,导致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异动。有不少中小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